李光耀葬禮外交面面觀

2015-04-06 23:00

? 人氣

李光耀靈柩從新加坡街道經過時,沿途人群圍觀哭喊。(歐新社)

李光耀靈柩從新加坡街道經過時,沿途人群圍觀哭喊。(歐新社)

李光耀的國葬典禮,百萬群眾雨中弔唁,備極哀榮;日本、韓國、印度與澳洲等國家由最高領袖出席;但歐陸國家德國、法國與北歐等卻沒有高層代表出席,反映國際間不同的價值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李光耀的國葬禮三月二十九日在風雨中完成,東盟(亞細安、東協)的九個夥伴國以及亞太區國家都派出高層代表出席,此外,印度和英國也都有來自相當高層的致意。一連七天的國葬儀式前所未有的隆重。

國葬當日,遺體從國會大廈運往新加坡國立大學文化中心舉行告別式,沿路經過多個具有代表意義的地點,全程十五點四公里,雖然風雨交加,但路途上都是人群圍觀,慢行的靈車經過時,許多人高喊「李光耀」的名字,一些人悲傷哭泣,一些舉手敬禮,老人家甚至雙手合十,少數人則為他下跪。

連日來,前往李光耀停柩處的國會大廈致敬的民眾累計四十多萬,另外在全島多處社區中心弔唁的人數也創下紀錄。當地媒體報道,參與總人數超過一百五十萬,幾乎等於當地三百多萬居民(公民與永久居民)的半數。

國葬過程在當地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下,逐步將一代強人李光耀的形象柔化,甚至幾乎神話化,電台節目都改成輕音樂、老歌等,娛樂節目大量縮減,電視不斷出現的是他生平的種種活動、講話,重溫他對各種課題的觀點。

重點描述的豐功偉業包括國際問題戰略家、為新加坡創建強大的國防、綠化、房屋建設、水資源等等,今日新加坡的所有成就都歸於他的名下。基本上是屬於「包裝式報道」,對於民間和網絡近年持續質疑的問題,例如對付數以百計異議人士、利用內安法無審判拘押刑求政治犯;造成母語水平一再下降、不再是東南亞中文重鎮;不顧民主原則,以司法對付足以構成威脅的民眾反對黨人士,諸如此類的課題,在一星期的新聞內容中隻字不提。

外交上的成就是李光耀給新加坡帶來最大的榮耀,當地媒體和國民都相信,這顯示李光耀在國際社會的威望,也使得「新加坡」成為一個國際品牌,當地企業在海外投資或者新加坡人去國外發展,都因新加坡之名而更順利。新加坡品牌彷彿就代表著品質精緻、語文能力、守法、專業等等。

然而李光耀葬禮的一大缺漏凸顯新加坡對外形象的偏差,那就是歐陸主要國家集體缺席,除了英國派出外交部長,德國、法國等重量級國家,以及北歐國家都沒有高層代表,這顯示講究人權自由法治的歐洲,畢竟對李光耀的強人統治手腕無法認同。新加坡至今仍有異議人士流亡歐洲。

新加坡外交系統向來自認卓越,此次國葬卻看得出李光耀的強人理念在亞洲似乎有說服力,卻過不了歐洲老牌民主國家這一關。後李光耀時代,強人不再,新加坡若果要維持其威權統治,是繼續以李光耀的說辭對外辯解?還是能有更好的理由,值得注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