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盈隆專欄:蔡英文總統任期會是四年或八年?

2018-06-30 06:50

? 人氣

蔡英文總統民調低迷,其實她的前任馬英九的第一任前兩年民調也很慘淡。(顏麟宇攝)

蔡英文總統民調低迷,其實她的前任馬英九的第一任前兩年民調也很慘淡。(顏麟宇攝)

還記得八年前,2010年4月初,我應美國史丹佛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邀請,就台灣民主發展的相關議題發表演講,主題是「變遷中的台灣政治景觀和2012總統選舉的展望」。很自然地,這個演講的中心問題就是「2012馬英九總統能不能連任?」有趣的是,當時馬英九上任還不到兩年,儘管他曾經在2008年總統大選中獲得壓倒性勝利,成為超級政治明星,但台灣社會內部已迫不及待開始討論這一個問題。也許有人會說,『馬能否順利連任』這個問題在當時只是反對他的人所提出來的或感興趣的。但其實不然。當時的確有不少藍營政治人物、學者、以及親藍媒體都表達了強烈的憂慮和關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蔡英文上台執政兩週年和馬英九上台執政兩週年,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兩人都經歷了政黨輪替後的兩年。執政兩年後,蔡英文和馬英九的處境不完全相同,但有類似之處,就是全國民意支持度出奇的低。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這樣的現象對2020總統大選的意涵是什麼?對2018台灣地方選舉會有什麼樣的影響?要探討這個問題,我覺得可以先從台灣人對「2016政黨輪替效益」的真實感受談起。

2016年台灣總統大選結果造成第三次政黨輪替執政,也是第三次政權和平移轉。每一次的政黨輪替都代表一種新的氣象,人民也因此滿懷憧憬和希望,期盼政黨輪替為社會發展帶來改變、進步與提升。經歷第三次政黨輪執政的台灣人民對蔡英文總統過去兩年的執政究竟有什麼感覺、反應和評價呢?

台灣人對第三次政黨輪替效益的真實感受

我們問:「民進黨重返執政兩年,在蔡英文總統領導下,您覺得台灣整體發展和馬英九政府時代比,是比較好?比較壞?還是一樣,沒什麼改變?」結果發現:23.1%認為比較好,29.3%認為比較壞,44.5%認為一樣,沒什麼改變,3.1%很難講、不知道、拒答。換句話說,在年滿二十歲的台灣成年人中,大多數人(四成五)不覺得政黨輪替有帶來改變,其次(兩成九)認為政黨輪替反而帶來比較壞的結果,殿後的是(兩成三)認為蔡英文執政有帶來比較好的發展。

圖 21:關於 2016 年政黨輪替的效應。(台灣民意基金會提供)
關於 2016 年政黨輪替的效應。(台灣民意基金會提供)

這項研究發現顯示,2016政黨輪替兩年後,有七成四的台灣人若不是認為政黨輪替並沒有為社會帶來什麼改變,就是認為政黨輪替反而帶來更壞的結果。台灣人對政黨輪替出現這樣超高比例的不算正面的集體反應,值得深思。誠然,大多數中國國民黨或泛藍支持者不會為民進黨重返執政鼓掌叫好,這是人性使然;但當有近四分之三的人有這種非正面的感覺或評價時,這就絕非僅是來自敵對陣營惡意的污衊或詆毀。

蔡英文總統執政已經滿兩年,未來至少還有兩年執政的時間,台灣人對未來的看法是什麼?應該是非常有意思、有意義的問題。我們問:「展望未來兩年,在蔡英文總統繼續領導下,您覺得台灣整體發展會比較好?比較壞?還是一樣,沒什麼改變?」結果發現:24.6%認為會比較好,25.8%認為會比較壞,43.2%認為一樣,沒什麼改變,6.4%很難講、不知道、拒答。換句話說,在二十歲以上的台灣成年人中,大多數人認為(四成三)未來兩年在蔡總統繼續領導下,台灣整體發展還是一樣,不會有什麼改變,其次是(兩成六)認為會比較壞,殿後的是(兩成五)認為會比較好。

這樣的發現顯示,台灣人對未來兩年在蔡總統繼續領導下的台灣抱持樂觀態度的人是少數人,只有四分之一,其他近七成的人基本上抱持的是較悲觀的態度。造成絕大多數台灣人對蔡總統的領導不抱樂觀態度的心理背景為何?值得進一步探究。

馬英九執政的前兩年為何不受人民肯定?

馬英九上台執政前兩年,整體施政表現不得民心。在民眾眼中,馬英九似乎已成為史上最無能總統的代名詞。連知名作家南方朔都將馬英九比喻成明朝末代皇帝崇禎,甚至比崇禎還不如,由此可見一斑。的確,馬英九總統聲望從2008年520上台後一個月就開始不好,並持續低迷。根據聯合報2010年2月27日立委補選過後的一份全國性民意調查顯示,馬當時的民意滿意度只有29%。

20180619-前總通馬英九出席國民黨前主席吳伯雄八十大壽感恩餐會。(陳韡誌攝)
前總通馬英九在第一任的前半段兩年任期中,民調也曾跌到百分之29%。(陳韡誌攝)

馬英九執政前兩年施政不受人民歡迎的成因可能很多,試舉其中幾個較明顯者:

第一,馬政府自2008年五月二十日一上台,股市狂跌從台股九千多點一路下滑到四千點,股民哀鴻遍野;

第二,馬上台後,根據行政院經建會當時統計資料顯示,GDP連六季負成長、每人每年國民所得明顯減少,失業率衝歷史新高、民生凋蔽;

第三,政治上走急遽親中路線背離主流民意,包括所謂外交休兵、四次江陳會、高規格款待中國特使陳雲林、兩岸直航與大陸觀光客來台並沒為台灣經濟帶來立即明顯好處;

第四 ,無限期關押前總統陳水扁所引發的政治迫害與司法人權問題;

第五,『兩岸經濟架構協議』(ECFA)協商獨斷獨行、啟人疑竇;

第六,江陳會期間處理群眾集會遊行,爆發流血衝突事件,引發台灣人權嚴重倒退的質疑;

第七,2009年八月莫拉克風災處理荒腔走板,宛如美國版的Katrina風災,包括第一時間拒絕外國援助、自總統以下的高層政府官員對災情漫不經心或推卸責任;

第八,未事先和國會及在野黨領袖溝通,逕自決定開放美國帶骨牛肉、絞肉及內臟進口,引發民眾不安、憤怒與反感。

然而,儘管馬英九執政前兩年整體表現不得民心,但兩年後,馬仍然贏得2012總統大選,主要原因為何?是僥倖贏得連任嗎?非也,主要是因為選戰最後關鍵時刻多數選民認為馬當時的競爭對手,蔡英文和宋楚瑜,尚不足以取代馬。何況他當時還擁有以下幾個有利條件:現任優勢、三都市長、十二席縣市長、七十五席以上立法委員、國民黨傳統勢力仍強、中國共產黨政府明的暗的協助、巨額黨產可供運用等等。

蔡英文是2012年總統大選落選人,2016年首次贏得總統大選,如今執政兩年,民意支持度卻長時間落在三成出頭;兩年後,她會像馬英九一樣,因為多數選民認為她的競爭對手太弱,而連任成功嗎?值得大家持續關心和討論。當然,年底2018九合一地方大選的結果,必然是一個最重要的風向球。

*作者為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前台灣政治學會會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

游盈隆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