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昭南專欄:不對稱作戰實質形成─美國計劃將台灣變成龐大武器庫

2022-10-08 07:00

? 人氣

在最近的一次專訪中,李喜明指出,以前解放軍是能力不夠,只要台灣不獨,對岸就不武。但現在連美國都擺不平中國了;而且習近平未來要完成中國夢,中華民族若還有隱性分裂就達成不了中國夢,沒有統一台灣又哪來的民族復興,因為拼圖少了最重要的一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今年8月共軍圍台軍演,與1996年台海危機相比,結果可說是大相逕庭。1996年演習共軍是灰頭土臉、草草收兵,今年解放軍在台海則是「想做的事都做完了」,顯然美國的軍事力量已沒辦法嚇阻共軍行動。

李喜明並以今年8月中共軍演為例指出,我海軍若是以同樣數量的軍艦去應處共艦,是很危險的作法,只要對方同時攻擊,將能一次殲滅我主力戰艦;相對的,不對稱作戰倡議的微型飛彈突擊艇、岸置反艦飛彈、無人機就能派上用場。

就如曹興誠所倡議的,如果台灣擁有大小無人機上百萬架,再搭配幾十萬枚各型飛彈或導彈,則縱令共軍有多強大的制空或制海能量,也一樣可以打成平手或造成強大牽制力而使其不敢貿然造次,這就等同於坐擁核武的大國,相互「保證毀滅」的一種真實嚇阻作用。

20220927-前參謀總長李喜明接受《風傳媒》專訪。(柯承惠攝)
前參謀總長李喜明倡議不對稱戰略。(柯承惠攝)

唯有「反佔領」的意志,才能發揮止戰之作用

李喜明在專訪中舉了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為例,指其價值在於射程逾300公里的陸軍戰術飛彈,它當然可以用來源頭打擊,但更重要的是,它部署在台灣任何地方,藉地形優勢掩護,能對登陸之敵實施打擊,放哪都能打到敵軍。

我認為兩岸作戰的不平衡點應該放在,對方目標在武統台灣,而台灣意在有效防衛。防衛者的戰略部署應該是對於入侵進犯者給予盡數殲滅,無論是在海上或是登陸部隊,更甚者,則對其艱困的渡海補給後勤源頭進行完全摧毀。

而敵方的武統入侵則必然鎖定完成「全盤佔領台灣」才能成就其實質統治的「歷史」意義,再進而將台灣實質轉換成中國東出太平洋跟美國一決霸權的軍事基地。也就是把台灣當成中共擴軍稱霸的「不沉的航空母艦」直接挑戰美帝國霸權。

套用戰略專欄作家范疇先生在其新書《後中共的中國》中所提示的基本概念:「只要有一部份台灣人在他所居的區域內拒絕被佔領,敵方的入侵就完全失去意義了,而且還可能導致敵方自己政權的整體垮台。」

范疇先生也在該書中演述台灣人心中的「抗敵」標尺:

台灣不少人被譏評為「投降主義者」,因此有人發起參選人簽署「不投降誓言」運動。但我認為,這並沒有抓到要害。「不投降」只是一種被動的狀態;躺平式的不投降,並不足以抵銷敵人入侵的力道。唯有「反佔領」的意志,才能發揮止戰之作用

邱國正:只要越界,對方沒先開火也要擊毀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昭南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