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W專訪德國小說家施益堅:台灣人很熱情友善,台灣料理比德國料理好吃很多倍,台灣沒有真正的冬天

2022-10-04 11:00

? 人氣

德國之聲:您為什麼會選擇在台灣定居?

施益堅:這要從我讀完哲學博士後開始說:拿到博士學位後我開始找工作,可是一個哲學博士能做的工作不多,所以我一直找不到工作;有一天我逼不得已去了社會局想要申請針對失業人口設計的社會補助金。櫃檯的女士問我有沒有中學畢業,我回答有。然後她接著問有沒有高中畢業,我告訴她有,我甚至有博士學位;那位女士就滿臉疑惑的問我:那麼你在這裡做什麼。這句話有如當頭棒喝。對啊?我到底在做什麼?我既然在德國沒有前途,我就問了一個在台灣中研院工作的朋友,問他我在台灣有沒有機會,所以2005年我到了台灣。當時我也沒料到在往後的六年會留在台灣,分別在中研院、台大、國科會和其他單位工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後來留在台灣是因為我老婆的緣故。我從高中起,最大的夢想就是成為作家,所以2005年我到台灣後,白天工作,晚上和周末寫小說。四年後出版第一本小說《邊境行走》(Grenzgang),這本小說在德國賣得很好,也得了獎,所以我決定放棄學術生涯,專心寫作。我想我如果住在德國,會比較方便參加朗讀會、書展、及其他藝文活動,因此我決定回德國定居;但就在離開前,機票已經買好了,我突然愛上一個台灣女生。但我還是決定自己一個人先回德國,然後展開遠距離戀愛。有一段時間我在葡萄牙寫小說,女朋友在台灣,我們每年只有一、二次機會可以見面。遠距離戀愛剛開始的時候還行得通,但到了某個時刻,某個年齡就必須做出選擇,如果兩人要在一起最好住在同一國家,所以2015年我回到台灣。我妻子在台灣有工作,而我是獨立的作家,住在哪個國家其實沒有太大差別,所以我就來台灣定居。

德國之聲:在台灣居住和在德國有什麼不同?

施益堅:我已經習慣遊走在兩個地球板塊間,我常說:台灣是我第二個家,這就意味著德國是我的第一個家。但無論如何我在兩個地方都不陌生,都覺得很舒服。我父母和家人,還有我最要好的朋友都在德國,所以我常想念他們。我每次回德國都很高興地和他們聊天、吃些家鄉菜。每次去柏林還會去以前當學生時常去的酒吧喝酒。每一次都感覺自己回到很熟悉的地方。可是當我回到台灣,那種熟悉的感覺也差不多,我很愛我老婆,我在台灣也有一些朋友。我覺得兩個國家的確不一樣,可是生活的本質沒有太大的差別。在台灣我住在一個現代的大都市,可以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無論是在德國還是在台灣我白天都在寫作;如果在台灣,晚上我會和老婆出門吃飯、看電影、看表演或去酒吧喝點東西;如果我們在德國,情況也差不多,只不過去不一樣的餐廳不一樣的電影院,生活型態其實差不多。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