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中國行動計劃」讓麥卡錫時代復活?美中摩擦促使華人科學家紛紛離開美國

2022-09-29 09:50

? 人氣

學生們走過麻省理工學院劍橋校區10號樓的「大圓頂」。(美聯社)

學生們走過麻省理工學院劍橋校區10號樓的「大圓頂」。(美聯社)

越來越多的華裔科學家和工程師放棄了美國頂級大學的終身職位,前往中國或其他地方,這一現象表明美國對這個推動創新的群體的吸引力正在減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許多學者所稱的日益敵對的政治和種族環境是導致這一趨勢的原因之一,該趨勢已促使拜登政府與華裔學者合作,以解決後者的關切。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根據普林斯頓大學、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收集的數據,2021年,有1,400多名在美國接受培訓的中國科學家放棄了在美國學術單位或企業的工作,轉而回到中國,該人數比前一年增加22%。倡導組織亞裔美國學者論壇(Asian American Scholar Forum)將於周五公布這些數據,其依據是學術期刊上作者姓名下地址的變化。

在過去20年裡,隨著中國變得更加富裕,並獲得了作為科學研究中心的地位,越來越多在美國接受培訓的中國科學家回國。過去10年,中國一直試圖通過人才項目招募頂級研究人員,但從歷史上看,大多數人都選擇留在美國。

然而,從2020年開始,離開美國的人數急劇上升,2020年暴發新冠疫情,同時根據特朗普時代司法部旨在應對來自中國的國家安全威脅的「中國行動計劃」(China Initiative)提出的針對學者的刑事案件也有所增加。

拜登(Joe Biden)政府的司法部表示,在一系列起訴失敗和種族定性指控之後,今年2月停止了根據「中國行動計劃」提起新案件,但一些華裔科學家說,他們仍然覺得懷疑是針對他們的,而且擔心只要美中關係繼續緊張,這種懷疑就會持續下去。

過去一年已離開美國的中國科學家和華裔科學家當中,有來自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的知名學者,包括一位數學界最高獎項菲爾茲獎(Fields Medal)的得主。

亞利桑那大學(University of Arizona)的研究人員2021年夏天開展的一項調查發現,每10名華裔科學家中就有四名最近考慮離開美國,因為擔心受到美國政府的監控。

在採訪中,近20名已經離開或正考慮離開美國的華裔科學家提到了對政府迫害的焦慮,以及疫情期間日益增多的針對亞裔的暴力事件。一些人表示,他們的想法也受到其他因素影響,包括更好的報酬或與親人的距離。

大多數接受《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採訪的人士都是取得了終身教職的歸化入籍的美國公民,許多人是航空航天和生物領域的專家。中國政府已將航空航天和生物列為應加大力度投資的具有戰略重要性的領域;這兩者也在前述「中國行動計劃」之下受到最密切審視的領域之列。

一位中國機械工程教授說,在美國待了20多年後,他今年夏天離開了一所頂尖的美國大學,加入了香港的一所大學,他提到希望離年邁的父母近一些,並表示對美國的政治環境感到厭倦。他說,之前由於美國的政治氣氛變得非常緊張,他不再尋求與其他科學家合作。這位科學家的孩子出生於美國。

他說,我不想看到我身上的中國身份使他們受到聯邦政府部門的審查。


 

一些中國科學家現在稱,中國對言論和學術自由的限制讓他們感覺自己被困住了。在中國,學者們經常要參加政治教育會議,而且不得不小心翼翼地避免越過共產黨的政治紅線。此外,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也降低了中國對海歸人才的吸引力。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一名人工智慧專業的博士生說,上述兩個因素阻礙了他最初想回國的熱情。但他也擔心自己會成為美國政府針對的目標。

他說,這真是一個兩難選擇,出於許多原因不能回中國,也不能安心地留在美國。

當前美國正尋求捍衛其在科技創新方面的優勢,中國則在迅速縮小與美國之間的差距。美國國會最近通過了《晶片法案》(Chips Act),以提升美國在科技領域的競爭力,其中將拿出800億美元資金用於改進對人工智慧等核心技術的研究。

芝加哥智庫MacroPolo 2020年的一項分析發現,在為美國機構工作的人工智慧研究人員中,出生在中國的科學家佔了近30%。

Google(Google)母公司Alphabet Inc.前執行董事長、美國政府人工智能國家安全委員會(National Security Commission on AI)主席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在接受採訪時說,中國科學家和其他外國出生的科學家一直是美國國家力量的來源。他說:「與一個擁有14億人口、人才濟濟的國家切斷聯繫,絕不該成為我們的目標。」

根據美國、中國和荷蘭學者的一項研究,2019年,在被引用次數最多的前1%的科學論文中,中國學者的論文佔比超過了美國學者。這一佔比通常被視為衡量科學領導力的一個關鍵指標。

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李侃如-羅睿弛中國研究中心(Lieberthal-Rogel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主任林安之(Ann Chih Lin)說,爭奪科學人才的全球競爭加劇意味著美國應該更加註意,讓頂級研究人員感到受歡迎。林安之稱:「優秀的人有機會離開,為什麼還要推他們一把?」

亞裔美國學者論壇去年冬天對華裔科學家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89%的華裔科學家說他們希望為美國的科技領先地位做出貢獻。

雖然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的科學家們表示,他們認為追查中國間諜活動很重要,但他們也表示,對許多人來說,「中國行動計劃」改變了他們對美國的看法,不再認為美國是一個可以讓他們免受潛在迫害的地方。有人舉了著名火箭科學家錢學森的例子來說明這對美國的潛在風險。錢學森在麥卡錫(McCarthy)時代從美國回到中國,後來幫助中國發展太空和核武器計劃。

離開美國的學者中,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Yau Shing-Tung)知名度很高,他於4月離開哈佛,前往北京的清華大學任職。這位數學家先前曾表示有意幫助中國首次贏得菲爾茲獎。丘成桐也曾嘆惋,認為中國學生和教授在美國受到猜疑。丘成桐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當年美國政府批評蘇聯的學術環境,」他在2021年9月對哈佛大學新生的一次演講中說。「想不到在這裡復活。」

「中國行動計劃」的設計者之一、前馬薩諸塞州聯邦檢察官Andrew Lelling今年早些時候說,該計劃成功地警告科學家們要重新考慮他們與中國的聯繫,並推動大學和撥款機構提高警惕。

美國司法部在給《華爾街日報》的一份聲明中提到了負責國家安全的助理司法部長Matthew Olsen在2月份的講話,當時他承諾在未來的調查和起訴中會考慮中國科學家的關切。

「保障研究機構的誠信和透明是一個關乎國家安全的問題,」Olsen說。「不過,確保我們能夠繼續吸引世界各地最優秀、最卓越的研究人員和學者來我們國家也是一個關乎國家安全的問題。」

據參加會議的普林斯頓大學機械與航天工程教授琚詒光說,今年上半年,一些在美國的華裔資深學者與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進行了多次會面,以期解決他們的關切。

琚詒光和其他與會者說,學者們申訴稱,許多「中國行動計劃」的案例都是由於科學家們錯誤填寫了旨在披露與中國研究關係的複雜表格,為了回應學者們的申訴,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一直在努力使各政府機構的資訊披露程序標準化。

密西根大學的林安之說,這種程序上的變化是積極的,但還不足以解決許多中國學者感受到的寒蟬效應。

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在一份聲明中說,資訊披露要求的標準化是為了提高透明度和增強信任。該機構表示:「我們還計劃繼續與美國科研界的不同利益相關者密切合作,以創造一個開放、友好的研究環境。」

決策者的最佳夥伴

立即訂閱,即刻暢讀華爾街日報全文內容

並享有更佳的閱讀體驗

訂閱 每天只要10.9元 查看訂閱方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