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日武觀點:總統女士,您真的錯了!

2022-09-24 06:50

? 人氣

總統蔡英文。(資料照,顏麟宇攝)

總統蔡英文。(資料照,顏麟宇攝)

身為老國民黨,我對您的任何評論都可能被視為惡意抹黑,但身為民主國家的自由人,我應該有權說幾句話,尤其是本著自己的專業,引經據典而自然衍生的推論──您將會看到許多政治與公共行政領域的學者專家都瞭然於心,但很可能不敢據以對您有所建言的理論邏輯與實證發現。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確實,我對您的許多政策都不敢苟同,但我想要惡意批評的話,針對您日前在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的表現,可以直接用網路批評中常見的「不演了」來蓋棺論定,根本不需要搜索枯腸、絞盡腦汁的提出邏輯依據。個人才學有限加上媒體篇幅限制,以下只用兩個觀點來說明您錯在何處,以及衍生的後果可能為何。

否定了言行如一的領導典範

前述的「不演了」,其實反映了商管學界早已知道的一個事實:在某種程度上,管理可以視為一種「表演藝術(performance art)」。簡單的說就是,任何階層的領導者都必須在體制賦予的權力之外,另行運用自己的言語和行為來影響周遭的人,因此任何公開的言行都應該謹慎,避免衍生意料之外的結果。

您身為民主國家的領導人,雖然達不到「言出法隨」,甚或「一言興邦,一言喪邦」的程度,但正如美國前總統川普帶動了輕忽新冠病毒嚴重性的風潮,導致許多官員和民眾不相信各種防疫措施的必要性,您的言行也必定會對台灣社會產生重大影響。

雖然我不支持您的許多公共政策,但我也承認您的公共形象並不差,在部分族群當中甚至可能博得「親民愛民,澤被蒼生」的美譽。然而,您在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的言行,卻是這個人設崩盤的證據,而且還成為全國公民營組織領導者的負面典範──用俗話來說就是違反「言行如一」的誠信這項普世價值觀,用學術名詞來說就是否定了「行為正直(behavioral integrity)」的重要性。

您可能不同意,那麼就針對3個問題檢視吧。首先,不論原因為何,您讓花東地區的地方政府官員枯等了2個小時,這不是造謠吧?確實,在某些人心中,「官愈大愈晚到場」是理所當然,但是在奉行「人人平等」的自由人心中,這就變成您認為浪費小官的時間是無所謂的小事情,無意中塑造出您在「耍官威」或「擺官架子」的形象,並不符合您那「親民」的人設。

其次,您花了幾分鐘念完稿子就直接閃人,這也不是造謠吧?不論原因為何,如果您那「愛民」的人設正確無誤,那麼您必定不會認為交代了4個基本方向後,就善盡了總統的職責。例如您必定還會想到,在賦稅集權的台灣,3座橋樑毀損和無數民宅受創,都需要中央的補助方可望全面整修,身為總統的您是否需要公開對花東人民做出確切的承諾,以免各級政府推拖擺爛。但您確實是念完稿子就閃人了,根本就沒有注意到花東地區的官員並未連線。

最後,批評聲浪乍起,消防署立刻就用「連線作業疏失」擔責,這同樣不是造謠吧?不論原因為何,如果您真的以「澤被蒼生」為己任,您至少會向花東地區的官員詢問,那些死傷的民眾是否獲得應有的照料,房屋受損的民眾是否獲得妥善的安置。然而,您當天確實沒有想到這些,然後把責任推卸給部屬。

用學術語言和市井俗話來說,第1個錯誤是尊卑有序的「威權主義」,第2個錯誤是隨意交代了事的「形式主義」,第3個錯誤則是推諉卸責的「甩鍋」和「千錯萬錯,自己沒錯」,都是自由人所厭惡,而且理應在民主國家當中消失的行為,但確實發生在您的身上了。至於既有人設與實際行為不符,就指向沒有誠信,不夠正直等道德操守層面,但其後果比較無形而長遠。

短期、表層的負面後果

20220918-總統蔡英文與行政院長蘇貞昌18日晚間8時共同坐鎮「0918台東地震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聽取相關單位報告。(總統府提供)
總統蔡英文與行政院長蘇貞昌於9月18日晚間8時共同坐鎮「0918台東地震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聽取相關單位報告。(資料照,總統府提供)

如果您的幕僚很盡職,能夠客觀正確的蒐集輿情資料,那麼您必定會知道這段期間您可說是「負評不斷」。例如,《Yahoo新聞》在9月19日貼上消防署承認疏失和您致歉的新聞後,6個小時內就出現超過3千5百則留言,基本上全部都是負評,最受歡迎的4則留言按讚數都破3千,內容集中在「只顧選舉」和「推諉卸責」這兩方面。

您當然可以用「Yahoo新聞偏藍」來自我辯護,那麼就看看您的臉書吧。在撰寫本文之際,您那篇道歉的貼文共獲得2.3萬個讚和加油,以及5千多則留言和4百多次分享,看起來人氣還不錯。然而,臉書並未公布究竟有多少人給出負評,而早在當天傍晚就有媒體指出「網友炸鍋留言灌爆小英臉書」。我實際造訪後發現,最受歡迎的留言內容是「可是總統,您開的防災會議完全不理花東」,共有2千7百多人喊讚或大笑。

簡短的網路評論反映了網友的第一時間反應,堪稱是毫無掩飾做作的真相,您當然還是可以繼承前總統陳水扁的作風,抱著鴕鳥心態,宣稱那些只是「少數人的意見」,而且還是胡言亂語的「惡意批評」。

例如,民進黨發言人謝子涵所言的「拿天災做文章,獲取政治紅利」就反映了這個論點,但這種解釋不但沒有解開「威權主義」和「形式主義」的質疑,反而再度證實綠營的「甩鍋國民黨」和「千錯萬錯,自己沒錯」──民進黨團幹事長羅致政所言的「少點口水、多點汗水」也同樣犯了只會指責別人,不會自我檢討的毛病。

我必須提醒您,台灣社會和世界各個民主國家一樣,民眾都不喜歡自己的觀點或立場受到否定,因為這種情況會衍生心理上的不舒服,學界稱之為「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於是,各國都存在大量的回音室(echo chamber),也就是國內俗稱的「同溫層」,觀點或立場相近的民眾在其中「抱團取暖」,藉由他人的贊同肯定來衍生「自我感覺良好」的幸福感。

「抱團取暖」和「報喜不報憂」都是人性,所以您不能根據身邊人所言來判斷輿情。例如,網紅逆風的烏鴉抓出閣揆蘇貞昌「等12分鐘不爽開罵」的事實,只是針對前述的「威權主義」而發,但數千網友喊讚加上數百人分享,就代表至少有上萬人認為,目前官職最高的兩個人都是愛耍官威、愛擺官架子的「封建遺民」──相信還有許多人可以拿出您的「沒收初選」,和蘇貞昌在疫情指揮中心的「官員列隊站好迎接,38秒後才下車」來進一步佐證。

同理,在一篇萬人點閱,數百人分享的媒體社論中,和逆風的烏鴉同樣的把蘇貞昌耍官威的事件納入,同時還指稱您「退化得未免太快」,而且退化的原因之一是建構出一個同溫層,您只需要照念幕僚給的稿子,忘卻了總統除了念稿之外,肩上是有責任的──這等於是指稱您的言行已經淪為「形式主義」,而且還主動的消滅民主社會最珍貴的多元觀點,而後者也是威權主義的象徵。

長期、深層的負面後果

台灣和許多民主社會一樣都面臨資訊爆炸的現實,因此您不必過於在意上述短期、表面的負面後果。實際上,在您道歉後的第3天,《Yahoo新聞》首頁已經找不到相關新聞,而且「新聞熱搜」的10個關鍵詞都和您無關。因此,對您而言或許只是暫時有點尷尬,有點掉面子,但我還是要提醒您,「親民愛民,澤被蒼生」的人設崩潰,可能衍生許多長期、深層的負面後果。

學界早已證明,領導者或任職機構言行不一或行為不正直,會對員工的態度與行為產生許多負面影響。您身為國家領導人,不必在意這些針對公民營機構基層員工的研究發現,但您至少應該知道其中的兩個負面影響。

第1個負面影響是關於人際信任(interpersonal trust)。既有學理和實證一致指出,領導者或任職機構言行合一的程度和員工信任的程度關係密切,統計上呈現心理和行為領域罕見的高相關。換言之,至少對那些覺得您言行不一的人而言,對您本人甚或民進黨的信任程度是下降的。

第2個負面後果是關於對領導者或任職機構的認同(identification)。既有學理和實證一致指出,領導者或任職機構言行合一的程度和部屬認同的程度關係密切,統計上呈現中等程度的正相關。換言之,至少對那些覺得您言行不一的人而言,對您本人甚或民進黨的認同程度是下降的。

我無法用實證研究證明這兩點發生在您和民進黨身上,但我可以用這兩點解釋近期的民調發現。在台灣民意基金會9月份發布的長期固定民調中,代表對您信任和認同的「總統聲望」,已經連續下跌兩個月,支持者從53%掉到43.8%,若換算成5等分量表的話,則等於是從略呈正面的3.07分掉到成為負面的2.76分。而在此同時,代表對民進黨信任和認同的「政黨支持度」,也同樣連續下跌兩個月,支持者從34.2%掉到22.4%。

20220919-蔡英文民意長期趨勢。(台灣民意基金會提供)
蔡英文民意長期趨勢。(資料照,台灣民意基金會提供)

雖然台灣民意基金會提出6大項可能的解釋,但以20到34歲的選民支持度下降最大而言,關鍵應該在於力挺抄襲案所反映出來的權威心態,以及推動「數位中介服務法」衍生的反彈,而這兩者都是您「反民主」的言行不一。當然,也不能排除中共環台軍演暴露出來的「辣台不辣」,和疫苗相關事項衍生的「草菅人命」聯想等,同樣也都是您的言行不一使然。

放在歷史長河中,您或民進黨的一時成敗都無足輕重,比這兩者更重要的是,如果您真的想要當一個政治家(stateswoman) ,以「親民愛民,澤被蒼生」自詡,而不是最後被扣上爭名奪利的政客(politician)罵名,那麼就應該注意學界所說的「滴漏效應(trickle-down effect)」,也就是俗話所說的「上行下效」。

學界研究顯示,組織高層的不道德甚或違法行為,經常會渲染到中基層主管,從而讓整個管理階層都成為一丘之貉,而基層員工則因此產生負面態度與行為。因此,您在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的言行,可能讓大官對小官、小官對民眾的耍官威行為獲得正當性,讓官場陋習延續不絕,結果是回到威權時代,把「人人平等」這個民主第1鐵律拋諸腦後,也把「公僕(public servant)」這個名詞當成笑話。

同理,台灣官場的「形式主義」和「推諉卸責」也早已相沿成習,而您在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的言行,配合民進黨近年自暴自棄,逐步打造出來的「甩鍋國民黨」、「綠能你不能」、和「千錯萬錯,自己沒錯」等形象,意味著民進黨執政下的官員不需要用心辦事,表面應付即可,萬一出事則大家來比「太極拳功夫」。試問,這會是您理想中,能夠澤被蒼生的公務體系嗎?

我和許多人一樣鄙視陳水扁,但我承認他在台北市長任內做了一件好事──讓雙北的地方基層公務員拋棄「我是官,你是民」的心態,用公僕應有的舉止對待前來辦事的民眾。那麼,您在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的言行,是促成中央政府官員的進化或退化呢?

違反問責觀點下的公僕義務

除了言行不一的錯誤之外,您也忘了自己雖然享有國家領導人的地位,但本質上仍然是眾多公僕之一,而且雖然當初修訂憲法時因為兩黨的私心算計,把總統一職推到公務體系無法制約的至高位置,但本質上您還是要對選民負責的。

如果用西方學界探討多年的問責(accountability,或譯為當責、課責、咎責等等)觀念來討論,那麼您錯得更離譜,因為您沒有善盡自己對選民的義務,只是提出一個不合情理的藉口,然後不痛不癢的道歉了事。

問責一詞源自於英文的“accountable”,若意譯成「負起責任、給出解釋、或加以說明」就不難瞭解其實際意義,但您無需責備學界用學術名詞嚇人,因為英文的“account”就帶有負責和解釋的意義,我們只是因為英語屬於第2語言(ESL)所衍生的文化差異而難以掌握其本意。

圖1說明了選民和直選總統之間的選舉和問責,其中配合台灣總統的特殊地位而省略了國會的角色。簡單的說,選民經由選舉過程,將整個國家的公共事務授權給總統斟酌處理,因此選民是委託人(principals),總統則是代理人(agent)。這點顯示選民和總統之間屬於委託代理關係,而不是陳水扁時代所言的「我贏了,這4年就聽我的,4年後再拼一場」的「投票選皇帝」。

換言之,選民仍然保有監督總統的權利,而總統則負有對選民解釋其言行的義務──當然,實際上的問責並不限於選民和總統之間的關係,其他公職人員或政府機關也和民眾具有類似的關係,只不過台灣的總統具有超然地位,無法由國會議員居間問責。

圖1 問責基本觀念(作者提供)
圖1 問責基本觀念(作者提供)

學術文獻中還有許多特殊名詞,例如總統屬於演員(actor),對總統言行有所質疑的民眾稱為論壇(forum),彼此間屬於垂直問責(vertical accountability),但還有由獨立第3者組成調查團的水平問責(horizontal accountability)等等。身為國家領導人,您不需要瞭解這些細節,但有必要知道問責的標準過程。

簡單的說,在選民對您的言行有意見之後,您有義務提出解釋說明,選民針對您所提出的理由進行辯論,最後做出評斷並決定是否要懲處及如何懲處。

以您在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的表現而言,選民提出質疑,您也回應並道歉,而且輿論中也反映了各方看法,選民心中自有評斷,甚至已經決定既有的譴責和您的道歉是否已經足夠。因此表面上而言,您確實履行了問責的義務。

然而,我相信您心中也有數──消防署的連線作業疏失只是代罪羔羊,您當時的言行很清楚,就是念完稿子交代了事,根本沒有打算進一步掌握災情,並解決可能存在的問題或困難,否則不會出現直接閃人的結果。換言之,明眼人都知道您在說謊,而那些為您辯護的人則是因為某些不可告人的原因而扮成睜眼瞎。

因此對明眼人而言,您是錯上加錯,既有的譴責和您的道歉絕對不夠,用年底的選票出氣是理所當然,還可能正式或非正式投入「逆英」甚或「反綠」的團隊,或多或少的盡己之力給出負面口碑。

或許您認為,綠營的鐵桿支持者為數眾多,幾千或幾萬個明眼人不可能影響大局。但您別忘了,您的執政團隊並非完美無缺,例如陳時中的「保密30年」和NCC的「中介法」,都是講不清楚說不明白的疑雲,而且迄今並未受到任何懲處,也就是有權無責,出現學界所稱的問責赤字(accountability deficit)。

後果呢?您不但可能輸掉今年的選舉,還可能讓民眾對民主制度喪失信心,同時也不信任政府官員和民意代表。以「親民愛民,澤被蒼生」自詡的您,願意在歷史上承擔這種罵名嗎?

*作者為大學退休教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