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信觀點:沒有完整的兩岸政策,讓台灣成了「危機未定論」

2022-08-19 07:00

? 人氣

2022年8月3日,由於裴洛西堅持訪問台灣,親北京的香港民眾在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外抗議。(資料照,美聯社)

2022年8月3日,由於裴洛西堅持訪問台灣,親北京的香港民眾在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外抗議。(資料照,美聯社)

共軍軍演從8/4中午到8/7中午段第一階段告結束,接著8/10國台辦馬上推出第三版的《臺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強調不放棄武力,但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和極少數台獨份子」,非和平方式是不得已的最後選擇。同時北京宣布台海軍演常態化、長期化。裴洛西來台訪問激起北京這一連串的激烈反應。同時也讓習近平在處理兩岸問題時拿到最新的主動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相對地,北京的軍演大動作,讓拜登的雷根號航母打擊群只能在太平洋西岸來回打轉,等到8/14最新一批美國參眾議員訪問團來台訪問時,解放軍馬上發布最新軍演的動態訊息。這種常態化的操作,讓共軍對於越過台海中線及把台海當做內海視為理所當然,而未來每次軍演都會朝包圍、封鎖台灣做為練習。反觀蔡政府唯一可做的竟然只有口頭上表達抗議,要求北京理性並提出希望透過對話來解決問題。只是小英的國安團隊根本沒有任何一套對應劇本,還不斷地邀請/接待美日等國的參眾議員來台。小動作頻頻,挑釁意味十足,對化解台海緊張情勢毫無進展。

2022年8月,美軍E-2D空中預警機在「雷根號」航空母艦起降,應對台海情勢(AP)
2022年8月,美軍E-2D空中預警機在「雷根號」航空母艦起降,應對台海情勢(資料照,美聯社)

從8/4迄今,台海現況已經丕變,改變的主動權卻不在我們這邊,小英一再強調不會改變台海現狀,但是在政治動作上卻是小招不斷,裴洛西的旋風式訪台給了習近平最好的部署軍演藉口。明明是中國與美國之間的「一個中國」定義之爭,解放軍的飛彈、火炮、空軍海軍聯合出動。中美對抗的後遺症就是我方隨時得面臨共機共艦的「逼近」壓力。

8/4-8/7的共軍軍演,第一天即顯示了未來攻台戰略與戰術運作新模式:東風導彈系列齊發,主力是大陸東南沿海的火箭部隊,主要攻擊重點就是在操練第一擊時,如何在彈雨下讓台灣的國軍與指揮系統全面癱瘓。特別值得注意的還是越過台灣上空而射向東部的四枚東風導彈。相關的落彈參數明顯地就會成為解放軍下一波軍演的重要參考。

第二天的軍演。針對台灣北部、西南、東部海空域進行實戰化聯合演訓,主要以執行「抵近懾壓」任務的空軍演習為主。我國防部統計共軍軍演第二天總計49架次共軍快慢戰機在台海中線活動。其中殲10有7架次、殲11有6架次、殲16計10架次、蘇愷卅則高達24架次、還有運八遠干機及運八反潛機各一架。明顯地就是在爭取對台的制空權與制海權,同時建立共軍陸軍登島攻擊的契機。越過台灣中線根本是這次軍演最核心的指標,因為海峽中線東邊就是靠近台灣本島,軍演既然是要練習包圍與鎖台,那麼越過海峽中線,才有可能刺探蔡政府與國軍所有可能的反應。以此來尋求更快速與更有效的鎖台攻勢。

共軍第三天的軍演,在台灣北部、西南部和東部空域展開海空聯合偵察預警、火力突擊為主的軍演。以「對陸打擊,對海突擊」為主軸。空軍部分有20架共機在海峽中線活動,3 架次無人機擾金門。另外有14艘共艦參與監測,主要監測重點還是台灣東部沿海地區的戰力。從首日到第三日共軍設定了72小時的軍演期限,就是要檢視解放軍能否在這72小時阻擋下來自美日韓或菲律賓等地區的美軍或聯軍的馳援,並且讓未來鎖台攻勢可以建立起海上輸送道,讓解放軍陸軍登島,並進行斬首、清鄉逐步掌控台島,完成「武力統一」的作戰工程。問題是針對共軍軍演蔡政府明顯沒有任何戰略與戰術上的因應,全部採取的是「低姿態」,讓國軍進入戰備狀況二,小英總統8/5照常參加美食展,批評中國軍演「不負責任」,嚴正要求北京理性,我國則加強戰備、嚴密監控、政府各單位沉著應對,請國人放心、保持冷靜,也感謝全體國軍第一線守護。深夜再發臉書表示:深夜在臉書發文表示,「政府已做好完整應變準備、國軍也正全力應對」;同時也再次強調,「面對困難艱險,絕不退縮,守護美麗家園,是我們不變的堅持」。只是,軍事上處處被動,顯然採取「寧受第一擊,不開第一槍」的消極戰略。

小英的「寧受第一擊,不開第一槍」表面上是在緩和兩岸在裴洛西抵台時的緊張氣氛,可是造成這樣的緊張氣氛讓全國軍民共同的來承擔,換來的只是裴洛西的旋風過境,然後呢?

結束軍演的共軍,隨即由大陸海事局連發三起航行警告,在黃海南部、渤海部分海域實施十天到一個月不等的長期軍演。顯然就是在警告美日台,裴洛西訪台事件不可能軍演結束就停下來。長期軍演就是北京在這個事件中拿到的主動權與優勢。

總之,共軍軍演從8/4的12:00至8/7的12:00總共72小時,告一段落,大陸《央視》專文分析指出本次演訓具有10大突破:包括(一)人民海軍貼近台灣海岸線、(二)人民空軍俯瞰台灣海岸線和中央山脈、(三)常規導彈首次穿越台島、(四)殲-20參與對台軍事演訓、(五)徹底打破所謂「海峽中線」的幻想、(六)離台灣島最近演練、(七)拒外部勢力干涉、(八)首次在台灣東部設實戰射擊靶場「封後路」、(九)首次組織航母編隊威懾演練,最後是(十)全軍出擊。

蔡英文總統接見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團一行。(總統府)
蔡英文總統接見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團一行。(資料照,取自總統府)

蔡政府的因應重點則是一再凸顯陸方作為,不僅是對台灣造成威脅,實質上已經是國際危機。針對北京對美國八大反制措施,美國務卿布林肯表示,「發生在台海的事情已經影響到整個區域,甚至全世界,因為台海如同南海,是重要國際水道。」他批北京此次的軍演「危險,並使使台灣周遭局勢不穩」。白宮國安會印太事務總監坎伯(Kurt Campbell)召見大陸美大使秦剛,表達希望中美通訊路線暢通、美方一中政策未變,但是不能接受中方的行動。秦剛當場反駁回美方的「無理指責」,強硬表示中方軍演是「震懾台分裂勢力,推動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大陸《央視》所說的十大突破可以說是北京對這次台海軍演的戰略與戰術總結。但在政略與外交還有經濟戰呢?北京官媒《環球時報》在8/16的社評〈一張懲戒「台獨」的天網已經張開〉文中指出,「我們追求的是精準打擊。……一張懲戒『台獨』的天網已經張開,不會漏掉任何一個『台獨』頑固分子。至於何時收網,完全由我們決定。」這是針對8/16中共中央台辦宣布對蕭美琴、顧立雄等七人實施制裁名單,加上去年開出的蘇貞昌、遊錫堃、吳釗燮三人名單實施制裁而意有所指,這是針對「台獨」要做「精確打擊」。可是,蔡政府的反應又是什麼呢?

長期以來國共對戰的過程中,共軍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文攻武嚇,反過來當武力展示之後,就會有文攻的動作出現。823砲戰時,原本要用砲彈征服金門,卻因著當時美軍第七艦隊的協防,共軍在毛澤東指示的「只打蔣艦,不打美艦」的作戰原則下(老毛深知若是在台海擊中美艦,換來的後果會是美軍的介入甚至直接對戰),國軍在兩蔣的精心部署與823砲戰開打後,加上俞大維部長積極向美方爭取到八英吋榴砲,迅速反擊,震懾共軍。老毛被迫改變策略以採取對金門島「封而不死,打而不登」(就是後來「單打雙不打」作戰模式)。當年的中華民國與美國的《共同防衛條約》,讓兩蔣與美方爭取到主動權。但是如今第四波台海危機中,美軍的雷根號航母打擊群,不敢靠近台海,裴洛西與美國參眾議員來台時,才在遙遠處「護航」,根本談不上與台灣共存亡。

還有,美國媒體在危機中再度提及「台灣地位未確定論」等,蔡政府卻未做出適時與適切的反應,讓北京又掌握到話語權。8/15《環球時報》社評〈美媒對臺灣歷史動刀,只能自爆其醜〉,就指出:「至於真正的歷史,剛剛發表的《臺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對海峽兩岸深厚的歷史和文化聯繫做了權威、系統的闡述。儘管海峽兩岸尚未完全統一,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從未分割也決不允許分割,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的地位從未改變也決不允許改變……,1978年12月發表的《中美建交公報》聲明:『美利堅合眾國政府承認中國的立場,即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在這些鐵一般事實面前,任何歷史虛無主義都是可笑的,也是徒勞的。」(美媒與綠媒一再報導有關「台灣地位未定論」,想要凸顯台灣危機就是國際危機,被北京咬住《中美建交公報》上的「一個中國」定義,這是拜登也無法否認的,在這次共軍軍演北京就是緊抓此原則不放,反批美媒與綠媒的說法是「歷史虛無主義」,小英政府同樣沒有任何回應。)

小英是中華民國的總統,對於美媒與陸媒的對槓,不但沒有表達我國的立場,此時國史館的臉書上還發布台灣憲法學會前理事長許慶雄講座影音,並寫上「聯合國與國際社會都認定『中華民國』已經由北京政府代表、繼承」等語,引發不少國人抗議之聲。問題是在這場台海危機中,看不到小英國安團隊積極因應對策,軍事、經濟與外交戰上都只能低姿態到不能低,等共軍結束演習之後,國防部與外交部才出面大聲說話。問題是這些凸顯出蔡政府根本沒有完整的兩岸關係政策,還有更可怕的是,不能為中華民國說話,讓台灣成了「危機未定論」,如何來號召國人團結?又如何讓國軍知道「為誰而戰」呢?

*作者為銘傳大學新聞系主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

孔令信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