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復觀點:科技匯流 媒體人與閱聽人都命懸一線

2015-03-25 05:30

? 人氣

好了,要去哪裡找辦桌/滾桌?找到了人家讓拍嗎? 讓拍不讓訪怎麼辦? 受訪的人還必須要累到生病,且最好對著鏡頭大罵老闆、涕淚縱橫? 台灣記者確實個個有本事,說得誇張一點,主管逼迫之下,你都必須在大白天把月亮生出來,是故寶島無冕王們人人必須身手矯捷、擁有通天人脈、高EQ,以及從無到有的創意,包括作假的天分或智慧。不過,本段所說的種種,都只和台灣本地有關係,或者只和一個封閉的視聽市場有關係,這些浸淫在一個以取悅閱聽人或廣告主導向的有限媒體環境中的新聞人,除非個人有著堅決的毅力和決心,否則,想要另覓有限在地思維之外的層面或格局,可能舉步維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港澳記者被動在地化 中國媒體大軍染紅東方之珠〉

港澳地區的媒體工作者,一方面擁有較好的國際觀,一方面也都熟稔於在觀點呈現及受到紅色勢力干擾之間的拉鋸中求得平衡的能力。尤其97年回歸之後的香港記者,在大環境的劇烈變動下,不得不對在地港聞有著更多的關注,不過,相較於台灣記者根深蒂固的在地化思維,香港記者的在地思維是相對被動的,因為來自中國的觸手一年年染紅東方之珠,讓他們不得不在夾縫中探尋更多香港在時代變動中存在的意義。再說,從境外媒體鳳凰衛視開始,到被許多對自由仍有期許的香港人逐漸唾棄的亞視、TVB,再到近年一間間紅色背景極度濃厚的新興電視台紛紛冒出頭,比如亞太第一衛視,算一算,一國兩制15年,香港多出17家紅色電視台,如今這個數字仍然不斷迅速竄升中。

魔童王維基HKTV在幾經波折後,不放棄持續遞件申請牌照,資源整合再整合,終於在2014年11月正式於網路開播,成為香港第一個網路電視台,或許成為極少數傳達香港人聲音的媒介之一,但這股力量究竟是否和佔中行動一樣,精疲力竭之後恐也暫時走向屈服於大環境的命運,確也有待觀察。但不可否認的是,環境再變,香港的記者,不論是港籍、陸籍,或身在紅色或非紅色媒體中的記者,都能看見建立更有層次的批判格局之契機,儘管這是個人的部分,和他們所在的媒體要求他們怎麼報導無關。

(香港電視 HKTV: 王維基的開幕致辭)


至於中國的記者,人人政治信仰專一,熟稔歷史掌故、關心國際大事是他們的基本功,不過可惜的是,所有的視角與思維都從炎黃帝國主義出發,限制了他們對於真實世界透視的可能性,原因無他,只和中國媒體的存在意義本來就是為黨/國之喉舌有關。

〈窺探記者臉書 中港台各有風景〉

來到臉書等社群平台上,各地新聞工作者們所呈現的生活面貌也出現有趣的區域差別。台灣記者貼出的圖文,單就與工作有關的部分,大體呈現兩大類,第一類,抱怨平均11小時以上過長的工作時間、長官不合理的要求或低劣的生活品質;第二類,屬於媒體工作帶來的所謂小確幸,比如和某某名人的合照,或是搶先嚐到尚未面市的美食,以及出席一般民眾難以接近的特殊場合,諸如金馬獎頒獎典禮、電影首映會、候選人辯論現場等。香港記者們在報導新聞時的遣詞用字,較中規中矩,新聞內容編排與剪輯手法也遠不如台灣記者活潑,但回歸到個人的部分,有些人拖著一天的疲憊回到家,打開電腦,登入社交平台,卻多能洋洋灑灑洞悉國際情勢、從經濟、政治到藝術文化,近來更多的則是在中國與香港對峙的氣氛中對於在地的守護情感,以及對大環境變革的點滴無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