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名千里路》從一場離家8868公里的「國籍正名運動」,看挪威台灣人的美麗與哀愁

2022-08-13 15:00

? 人氣

在挪台灣人國籍正名運動發起人約瑟夫(Joseph)將向挪威奧斯陸地方法院提出民事訴訟,爭取在挪台灣人國籍正名為「台灣」。(蔡亦寧攝)

在挪台灣人國籍正名運動發起人約瑟夫(Joseph)將向挪威奧斯陸地方法院提出民事訴訟,爭取在挪台灣人國籍正名為「台灣」。(蔡亦寧攝)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8月2日旋風訪台後,中共旋即展開全方位的政治報復,不但禁止進口多項台灣農產品,更祭出1996年台海危機以來的首次軍事實彈演習。然而,另一場中共對台灣的無聲壓制,其實早在12年前就開打,而且戰場還是在距離台灣8868公里遠的挪威。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10年,挪威諾貝爾委員會(Norwegian Nobel Committee)把和平獎頒給中國異議人士劉曉波,讓北京當局大為光火,隨即對挪威祭出強硬的政治及經濟反制手段。當時一心渴望搶攻中國市場的挪威,選擇向北京讓步並表態支持「一中原則」。此後,陸續有台灣旅挪居民於更換居留證時發現,自身國籍遭挪威移民局改註記為「中國(Kina)」。

2017年,一群在挪台灣學生以改註國籍侵害人權為由,將挪威政府告上法庭。一路上,他們向奧斯陸地方法院提告、上訴到高等法院和最高法院,並在三級法院未開庭審理的情況下被駁回上訴後,再將台灣人的身份認同議題,帶進歐洲人權法院(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尋求權利救濟。

但2021年7月29日,在東京奧運媒體熱度最盛之際,歐洲人權法院以「顯然無任何根據(manifestly ill-founded)」拒絕受理此案,讓這場歷時6年的「在挪台灣人國籍正名運動」嘎然而止。

時隔一年,在挪台灣人國籍正名運動發起人 Joseph 8月以視訊方式接受《風傳媒》專訪,分享在中美政治競逐白熱化、台海局勢升級之下,台灣人還可以如何勇敢地繼續前行。

2018年5月23日,台灣民眾在挪威的居留證被註記為中國籍,有一群台灣留學生對此感到不滿,準備向挪威移民局提出告訴,挪威最大報《晚郵報》以跨頁方式報導這群台灣人的處境。(在挪台灣人國籍正名運動提供)
2018年5月23日,台灣民眾在挪威的居留證被註記為中國籍,有一群台灣留學生對此感到不滿,準備向挪威移民局提出告訴,挪威最大報《晚郵報》以跨頁方式報導這群台灣人的處境。(在挪台灣人國籍正名運動提供)

挪威政壇長年左傾,對中國抱有「朦朧美」想像

隨著中國極權主義近年迅速崛起,歐美各國抗中意識日益清晰,但向來重視自由人權價值的挪威,卻遲遲不見任何表態。目前於挪威協助中研院研究該國企業人權法案的Joseph坦言,這與挪威意識形態長期左傾的歷史有關。

Joseph表示,挪威是所謂的「福利國家」,雖然不算是社會主義國家,但意識形態仍偏左派。挪威左派工黨(Arbeiderpartiet)1887年成立以來,長年掌管該國政權,導致挪威在政治歷史傳統上,對於兩岸關係的理解較偏向中共史觀。

1949年,中共宣布建立中國人民共和國,挪威是最早承認該政權的國家之一,有別歐美多數國家直到1970年代才承認中共政權的態度。Joseph指出,部分挪威報導至今還寫道,中華民國是1949年才在台灣出現的國家。

他也進一步補充,由於挪威過去未被蘇聯統治,因此它對共產主義仍抱有一種充滿理想性的「朦朧美」。再者,挪威與中國相距甚遠,北京很難對其造成直接的地緣政治影響,因而挪威看待中國仍保有某種「東方主義式」的美感,認為中國正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2013年至2021年間,挪威政府改由較為友台的右派保守黨(Høyre)當家作主,讓許多旅挪台人滿懷希望,認為台挪關係有望出現轉機。豈料,劉曉波事件造成的影響過大,迫使保守黨上任就將「修復與中國的關係」列為首要執政目標,台灣議題又再次成為挪威政壇的禁忌話題。

2019年9月,在挪台灣人國籍正名運動發起人 Joseph 與挪威委任律師談話。(照片:在挪台灣人國籍正名運動提供)
2019年9月,在挪台灣人國籍正名運動發起人 Joseph 與挪威委任律師談話。(照片:在挪台灣人國籍正名運動提供)

挪威國會友台聲量漸增

不過,隨著中共近年惡名遠播,挪威國會內部也開始出現不少友台聲音。2022年3月,挪威國會友台小組(Taiwan Friendship Group in the Norwegian Parliament)主席莊臣(Tor Andre Johnsen)在臉書(Facebook)發布一則貼文,內容指出我國駐瑞典代表姚金祥與7位挪威議員進行餐敘,這是我國駐挪威代表處2017年撤館以來,台挪雙方官員的首次公開互動。

挪威國會友台小組是一個跨黨派的半公開組織,向來由右派政黨主導。Joseph指出,該組織近來也增加幾位來自「紅黨」(Rødt)、「社會主義左翼黨」(SV)等左派政黨的成員,顯示挪威國會的友台聲量正逐步攀升中。不過,目前執政的工黨仍未有成員加入該組織。

Joseph表示,雖然歐洲多國對台灣的印象還停留在「國共內戰」,但他們近年對台灣民主化歷史的了解也越來越深入。2022年6月,挪威自由黨(Venstre)主席梅爾比(Guri Melby)更向國會提出建議案,要求挪威政府評估以「經濟」方式加強台挪雙邊關係的可能性,包含建立台挪合作的半導體產業設施、重新在台北開設挪威辦事處等。

「從理想主義出發,用現實主義實踐」

談及「在挪台灣人國籍正名運動」對台灣國際能見度的影響及後續發展,Joseph坦言,最終結果雖然令人挫敗,但他認為這仍有助於凝聚台灣人的自我身分認同。自稱感性浪漫的他,表示目前還不確定這場運動未來的走向為何,但這將是他心中永遠的牽掛,往後只要有他可以幫忙的地方,他還會全力以赴。

8月2日,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率團訪台,引發國際媒體高度關注。挪威多家媒體在報導此事時,對於兩岸關係的描述不甚精確,Joseph不厭其煩地挨家挨戶寫信告知。儘管最終只獲得一家媒體的回覆,但他告訴《風傳媒》,這就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輕鬆做到的「正名運動」。

2018年8月至9月,在挪台灣人國籍正名運動發起人 Joseph 在美國加州 FAPA 各分會演講。(照片:在挪台灣人國籍正名運動提供)
2018年8月至9月,在挪台灣人國籍正名運動發起人 Joseph 在美國加州 FAPA 各分會演講。(照片:在挪台灣人國籍正名運動提供)

過去6年,Joseph 嚐盡國際現實的冷暖,問他風雨歸來之後,成長最多的是什麼?他說,大概是更加理解現實主義,也不再這麼用力抵抗它。「我永遠都會站在理想主義的角度思考,但現實主義將會變成我實踐理念的重要工具。」他堅定地說道。

面對台灣未來的發展,Joseph認為台灣目前以自由、民主、法治為國家發展方向,應該可以避免走上中國那種極端民族主義、充滿仇恨對立的道路,因為他堅信:「要學會做一個好人,才能決定要做什麼人。不管是台灣人還是中國人,都得先知道做一個好人需要做出什麼決定。」

「在挪台灣人國籍正名運動」歷程記錄網站已於2022年7月29日上線,如欲瞭解更多運動細節,請至官網閱覽。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