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透明度:《血路盛世:當代東南亞的權力與衝突》選摘(3)

2018-06-16 04:30

? 人氣

馬來西亞前總理納吉的住處5月16日晚間遭馬國警方搜索,圖為12日納吉宣布辭去巫統黨主席。(資料照,美聯社)

馬來西亞前總理納吉的住處5月16日晚間遭馬國警方搜索,圖為12日納吉宣布辭去巫統黨主席。(資料照,美聯社)

低劣的政治與不良的治理阻礙了東南亞的發展,但在背後像個可靠的內燃機驅動著這一切的,是受賄與貪汙的惡性文化。東南亞國家經常高居全球評比貪腐與透明度不足的排行榜。根據監察反貪的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TI),2015年的貪腐印象指數(Perception of corruption index,CPI,指數越高,排名越前面,也代表感知的貪腐程度越低。),柬埔寨在168個國家中排名第150位,泰國位居第76位,印尼第88位,越南則居第112位。新加坡排名第8,而奇怪的是,馬來西亞處境艱困,排名竟然高居50多位。在一個逐漸成為全球金融與投資中心的區域,如此嚴重的貪腐現象令人擔憂。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現代東南亞處於貪腐荼毒著社會各階層的世界。享有盛名的《遠東經濟評論》在70年代中期報導,「茶水費」(檯面下購買商品與服務的費用)是當地的一種「生活方式」。可惜的是,隨著時光流逝,改革推行了數十年,某些國家打造了更透明、更具代表性的政府,現代媒體科技也有先進的突破,但除此之外,似乎沒有其他進展,唯一的例外或許是問題的嚴重性更加明顯。除了過去30年來的多起驚人醜聞外,小額貪汙與日常尋租行為繼續折磨著平民百姓。任何在馬來西亞或泰國因為超速而被攔下、在印尼申請過駕照或建築許可,或是生活在菲律賓的人,都知道就連基本的執法與公部門服務也包含了賄賂:奉交不經解釋的現金。這些事情雖有例行程序,但從未有人循正規途徑處理。一名雅加達的警察曾經攔下我,堅稱我超速。他說我可以選擇到警局繳納罰款,並滔滔不絕地詳述這樣會花多少時間、要填多少表格等等。接著,他又提供另一個選擇:付給他一筆低於罰單金額的罰款。他收下賄賂之後,甚至還開了一張收據!我在馬來西亞與泰國也有過類似經驗。

※※※

追根究柢,造成東南亞社會弊病的原因在於:權力集中於少數人手中。他們的自私利益受到根深柢固的精英生存機制,也就是賄賂(成為社會區分的標準)所驅使。有錢賄賂的人能確保自己取得服務或資源。假如沒有賄賂與貪腐,便能促成社會平衡,而這個現象將損害與侵蝕現有的階級制度,並且意味著需要與更多人共享稀少的資源。此外,為了取得服務而支付額外費用,可以確保規則有利於付費者。因此,受賄的緩衝支持著精英的自私行為。

如此一來,如泰國專欄作家孔李狄(Kong Rithdee)所巧妙敘述的,家長為了讓孩子進入頂尖學校而行賄;有錢人為了避稅而在帳務上動手腳;政府官員為了讓妻小分派到最好的工作而買通高層。「這個體制讓官員得以收取回扣並且洗腦我們,讓我們相信如果找對了人,就能解決任何事情。」我在東南亞工作期間,人們都覺得我是瘋了才會想自己申請簽證或工作許可,而不找「能人」──這個人知道要找誰協商,以及為了取得所需服務必須私下付多少錢。東南亞多數區域裡,人們不繳所得稅,而是用少許金錢賄賂。這種機制有點類似課稅:你越有錢,就得拿越多的錢來賄賂。

貪汙除了可幫助精英維持優渥財富,對有意控制精英的人士而言,也是實用的政治工具。印尼蘇哈托等獨裁主義領袖,透過大規模的貪汙推動有助於自己掌權30年的贍徇制度。在位者藉由核發商業執照或壟斷商品的進出口,來獲得並保有下位者的忠誠。這種行為萌生自50年代荷屬資產的國有化(大多分配給軍隊成員與政治精英),而印尼最初的固有財產就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蘇哈托有別於其他國家領袖,大幅縮減經濟基礎。他3名最年長的孩子握有利潤最豐厚的獨占事業,控制塑膠與石油化學製品等工業基本必要資源的進口。外國投資者向政府施壓、要求開放製造業時,蘇哈托家族乾脆調整方式並取得控股權,因此不再需要曾經擁有的進口壟斷權(無論上游或下游)。等到1998年蘇哈托下台,國際透明組織宣布,蘇哈托是現代史上最腐敗的領袖,他在位32年期間,據估侵吞了高達3百億美元的公帑。

蘇哈托(Suharto),印尼獨裁者。印尼自獨立以來的第二任總統,執政超過32年。(公有領域@Wikipedia)
蘇哈托(Suharto),印尼獨裁者。印尼自獨立以來的第二任總統,執政超過32年。(公有領域@Wikipedia)

在印尼,普遍的貪腐現象成了社會與政治發展的強大阻力。過去20年的民主過渡期中,主要的障礙是公權力與司法(在現代民主體制中適當守護法律與秩序)的改革。在人民看來,這兩項制度都未能勝任其現代角色。根據蓋洛普(Gallup)民調公司調查,2010年,印尼只有4成的都市民眾對司法有信心。同一份調查也指出,9成的印尼人民認為,政府內部的貪汙無所不在。肅貪委員會於2002年成立、擁有調查甚至逮捕嫌犯的強大權力時,民意的潮流開始轉向。在開始運作的頭幾年,肅貪委員會達到驚人的百分之百定罪率。印尼各地的監獄出現越來越多的失勢官員,當中包含多位盜用公帑的部會首長。雅加達破舊不堪的西皮南監獄(Cipinang)從前關著面容枯槁的政治異議與反動人士,如今全是腦滿腸肥、每天都有家僕或親人送餐點來的精英成員。即便是在當時,刑罰的輕重程度也受到貪腐情事左右:一些資源較多的囚犯可在週末到購物中心逛街與回家休息,等到星期一再回監獄。

肅貪委員會成功的關鍵之一,在於不靠惡名昭彰的貪腐警察即可調查嫌犯。這個委員會的成效實在好到令人難以置信:當中的官員抱怨政府與警方不夠配合;而踴躍檢舉不法的民眾帶來超過1萬6千起待查案件。到了2009年,委員會開始調查某位資深警官,與警方陷入苦戰。一名高階警官形容,肅貪委員是「嘗試與鱷魚對抗的壁虎」。近年,這個廣受歡迎與成效可彰的委員會因為政治交易而遭到閹割。總統佐科・維多多上任的第一年,行政機構認為有必要考慮逐步廢除肅貪委員會,好讓自己有足夠運作的政治空間。

賄賂通常是在東南亞經商的固定成本。在國營部門中,這表示會抬高所有商品與服務的價格以彌補低廉薪資。2014年在馬來西亞進行的調查發現,竟然有64%的民眾表示,商人必須行賄才有辦法做生意。就私有部門而言,賄賂經常是隔絕政府督查與干涉或是避稅的成本。外界普遍認為,支配東南亞貿易領域的華人最容易貪汙。這種看法並不完全公正。這項指控源自華僑企業家缺乏安全感的事實,身為外來族群的他們,仰賴政府官員通融以獲取通商必要的執照與許可。這樣的依賴轉而使他們私下進行賄賂,以確保能順利取得必要的許可,而這種行為通常是受到意圖趁機剝削華人以賺取額外收入的官員所指示。

大眾普遍默認,賄賂以加速服務與商品遞送的行為,促進了東南亞的經濟,使得商業活動更有效率,而且通常能省去官僚體制的繁雜手續。因此,企業界充斥著回扣與賄賂的勾當,情況嚴重到幾乎已成了家常便飯。關於商業逐漸與政治密不可分、替現代企業和政治高層的大規模勾結與貪汙奠基的現象,馬來西亞是個突出的例子。

*本文經授權選自商周出版《血路盛世:當代東南亞的權力與衝突》。作者麥可・瓦提裘提斯(Michael R. J. Vatikiotis)因從事媒體和衝突調停工作旅居東南亞40年,不僅擁有豐富在地經驗,也親身參與了當代東南亞諸多重大事件。他以媒體記者犀利的眼光與文筆,從經濟與文化、殖民與歷史角度分析,講述他對東南亞民主社會、君主政體與獨裁者的觀察,描繪他與東南亞各國重要政治人物、軍方高層與精英分子的往來經驗,以及他和升斗小民、學運領袖、抗爭人士的訪談,反映出東南亞的政治與社會真實面。此外,他也聚焦該區的族群與宗教衝突,特別是近年伊斯蘭激進思想滲透此地所造成的動亂與紛擾。在本書中,你將穿梭於以下現場:1968年菲律賓獨裁者馬可仕下令刺殺反對黨領袖艾奎諾後所引發的人民力量運動、1998年五月雅加達街頭爆發的印尼排華運動、2010年曼谷紅衫軍反政府示威、2017年緬甸若開邦羅興亞族遭軍隊武力鎮壓所引發的難民潮……。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