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解碼兩岸關係之盲點與誤區—台灣前途由「人民」決定?!

2022-08-15 05:30

? 人氣

中美大國博弈下,台灣如何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圖為3月14日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在羅馬會見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祕書長楊潔篪。(資料照,美聯社)

中美大國博弈下,台灣如何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圖為3月14日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在羅馬會見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祕書長楊潔篪。(資料照,美聯社)

台灣前途決定論之具體內涵為何,這是一個大哉問的議題。中國大陸認為應由其決定,其主張「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美國方面則希望實質影響台灣前途的走向,朝對其有利的方向發展。台灣則朝依附於美國所設定的「一中政策」方向前進。針對此議題之內涵,其在邏輯上是否存在何種盲點與誤區,將是以下本文嘗試加以論證與辨析之重點所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兩岸關係論述之邏輯脈絡:探究盲點

兩岸關係之上位概念為國際上的美中博弈競賽,下位概念則為台灣內部的藍綠政黨競爭。兩岸關係之本質則為統獨等意識形態與台灣主權歸屬的思想論證與民意歸屬。在釐清了兩岸關係命題之邏輯脈絡下,再來檢視前面現階段對於台灣前途決定論的看法,就不難找出其中的盲點與誤區所在。

一般認為影響台灣前途走向的因素不外乎是中方所主張的一中原則下的「一國兩制」主張,以及美方所謂一中政策下的三公報與台灣關係法及六大保證等。中共當局宣稱,根據國際法理,台灣乃是中國之一部份,並言明主張台獨者,以及試圖「以台制華」的外國勢力等,都是其非和平手段將制裁的對象。

美國的「一中政策」認同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政權,但並未接受中國有關台灣是中國一部份的論述。而是主張台灣地位之歸屬應該由台灣人民來決定,反對中共以非和平方式片面改變現狀。

目前台灣民進黨政府之兩岸政策乃扈從於美國的「一中政策」。此政策之核心乃是經由台灣民意對民主自由的支持,進而成為美國民主抗中聯盟之成員。質言之,美國的「一中政策」有兩大主軸,其一為民主原則,其二為和平原則。民主原則就是兩岸關係之未來應由台灣人民來決定;和平原則就是反對以非和平手段片面改變現狀。中共當初與美國建交之初也同意美國的「一中政策」之主張,所以當初鄧小平才會提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對台基調。

以上有關台灣主權之歸屬問題,乃成為美中兩大國博弈之重要競爭場域。但,大家都忽略掉,真正影響台灣前途走向的關鍵因素其實是台灣民意與人心之走向,而非美中兩大強權。台灣其實可以扮演更加具有獨立自主的主體性地位,相關內容容後再行論述。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計劃8月訪問台灣的消息,近日成為全球關注焦點。中國國防部26日宣稱,如果裴洛西訪台,解放軍絕不會坐視不管。中國國防部發言人譚克非(取自微博)
對於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8的訪台,中國國防部早在7月26日就稱,若裴洛西訪台,解放軍絕不會坐視不管。圖為中國國防部發言人譚克非。(資料照,取自微博)

大國博弈下的兩岸關係現況:理順誤區

然而此基調在2012年歐巴馬政府意識到中國崛起的威脅,進而將中國視為潛在的戰略競爭對手後,「一中政策」開始被美國拿來作為美中戰略博弈的重要籌碼。也因此,美中當初所設定的兩岸關係之基調開始發生改變。自2016年後美國政府開始積極與親美的民進黨政府合作,對抗逐漸崛起中的中國大陸。而美方如此的民主抗中戰略其實就碰觸到中共當局所劃設的台獨之紅線。

中共方面當然也希望以爭取台灣民心,以兩岸「融合」的方式來達到統合兩岸政權的目標,但前提是不能違背其所主張的「一中原則」的前提。在此前提下所有台獨主張與勾連外部勢力的行徑都是中共當局所無法容忍的紅線禁區。然而,作為世界超強的美國則不為所動,屢屢挑戰中方對此之底線,進而成為美中博弈之重要競爭場域。

其實,在前述美中博弈的競爭場域中,更居於關鍵地位的為台灣內部的政黨博弈,而此場域卻往往被台灣人民所忽略,進而讓台灣陷於喪失主體性地位的有利契機。美中博弈之主要戰場其實在於台灣人民對於統獨意識形態之民心向背。而此民心之向背其根本之因素則取決於美中兩大陣營各自所代表的文明發展模式與國家競爭力之競賽。

美國代表的是以資本主義與民主政治為主的西方文明發展模式,中國則代表不同於美式文明發展模式,以所謂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為主軸,在經濟上以孫中山的民生主義為主,強調均富思想;在政治上則以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為主,以所謂「民主集中制」的以黨領政方式作為統治的基礎。

美中博弈衝突的主戰場其實乃在國際場域。美國追求「霸權主義」之國家利益,以期主導國際秩序之制定。中國大陸則以國家領土統一的「民族主義」為其國家之最大利益。統一台灣則成為中共現階段追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最後一張拼圖。美國希望壓制中國的崛起,中國則希望突破美國的圍堵,而台灣就成為兩者間很重要的制衡籌碼。

2021年6月28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帶領其他高級官員向黨宣誓。(AP)
集權式的民主,是中國領導高層的體制。圖為2021年6月28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帶領其他高級官員向黨宣誓。(資料照,美聯社)

追求台灣主體地位:去除統獨與藍綠之矛盾情節

既然台灣在美中博弈爭霸中具有重要的槓桿作用,台灣理應充分發揮其主體性的地位,而非成為單邊扈從者之角色。所謂「主體性」者乃謂台灣在美中兩強爭霸間得以不選邊站,而是以台灣的國家利益為判斷之依據。但若是扈從者則會以特定陣營的國家或政黨之利益為優先考慮。

台灣若要達到具有主體性之目標,應以台灣人民自覺為首要。台灣應該建立實事求是,理性務實的政治文化,拋棄被政客所建構出來的意識形態思想框架,不以統獨或者藍綠作為黨同伐異,排除異己之思想工具。

台灣人民如何洞察兩岸關係之盲點,進而走出誤區之關鍵在於,建立去意識形態化的選舉文化,不僅要去統獨,也要去藍綠。相信隨著此類中間選民人數日漸增加,選舉文化逐漸改變,台灣在國際社會上就可以走出類似新加坡當年自外於馬來西亞的一條獨立自主的道路,讓小國可以活得更有尊嚴,人民可以更加安居樂業。至於台灣之未來前途,可以真正由台灣人民來決定之。

*作者為自由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