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死前是開心的」 一針下去不再痛苦 社工道3萬名毒品犯「無法再活命」悲歌

2018-06-07 08:10

? 人氣

「老師,我不需要什麼資源,只要不要那麼用力抓我。我沒有上癮,我只是要用來止痛,我只是想暫時忘記我身體裡面一些……好像我身體沒有病、我比較有工作的動力,好像用了藥會比較有工作的動力……

長期的孤獨與無助,造就許多毒品更生人的「再犯」,或許在大眾看來再犯是「毫無悔意」,但對退無可退的人來說,這已是少數能暫忘痛苦的方式。陳玟如說,也有些人也會選擇注入過量毒品自殺,變成屍體的話,就再也不怕痛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有些人非常痛苦,可能想說打一針下去,就不會那麼痛苦……有些人會跟我說『老師,我明天會在田裡,你會在報紙上看到我』,隔天我就會在報紙一小角看到什麼『毒蟲用藥過量死亡』……他們無法被醫治的疼痛,到最後只能用強而有力的海洛因止痛,讓他們覺得:嗯,至少死前是開心的。

「大腦設計就是有弱點,痛苦時就想找地方躲起來。」

當用藥被視為一種「罪」,貼在用藥者身上的標籤似乎就永遠無法撕下,而很少人會去問背後的「為什麼」。講座上,民間司改會專案研究員林瑋婷便探問:

「我們常說台灣『毒品氾濫』,但這句話的基礎是什麼?不同族群有不同毒品使用狀況,砂石車司機用安非他命提神,有人用毒咖啡包減肥,精神病患用大麻減輕痛苦,使用大麻的狀況連他的醫生都會知道,使用這個好像比較可以解決他的痛苦……我們真的要更去了解說不同的人為什麼會去使用藥物,針對他們的狀況跟需求提供比較好的服務。」

20180606_司改會專案研究員林瑋婷。毒品。戒毒(台權會提供,施逸翔攝影)
司改會專案研究員林瑋婷表示,很少人會去問用毒品者背後的「為什麼」。(台權會提供,施逸翔攝影)

對於用藥者,社會主流傾向「重刑」,2017年修法也朝加重刑期方向發展,對此法務部檢察司主任檢察官聶眾坦言,不管立法院、整個社會生態都主張要重刑化,認定「他們是毒蟲,十惡不赦」,但他個人相當贊成用醫療方式來處理。

「我自殺也是自傷行為,但我自殺有沒有罪?沒有罪。施用藥物也是自傷行為,自己沒辦法控制的行為,我們到底要不要用刑法來處罰他?」聶眾說。

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司長諶立中則說,應對毒品是一場打不完的戰爭,只要有人類的存在,毒品就不可能消失,「人類大腦設計就是這樣子啊,就會有弱點,痛苦的時候就會想個地方躲起來。」

為了逃避痛苦,有些人選擇以吸毒暫時止痛,但清醒過後要面對的就是萬劫不復。這時應該要直接消滅毒品犯,還是整體來改善這些人的痛苦呢?對於毒品更生人,社工的目標是讓他們「復元」回歸社會,而陳玟如曾問用藥者「復元是什麼」,對方回:「可以好好過生活,就是復元啊!」

「回家看我那些書,我就想,這一句話把全部都KO掉了。」陳玟如強調,復元不只是「復發預防」,不只是阻止這些人再用藥,還要顧及其健康、家庭等有生活品質上的提升,「如果能讓這些人的生活品質跟一般人的差距不要那麼高,更能象徵我整個系統對戒癮者的生活有改善──那就是我一開始的目標,讓他們好好過生活。」

「好好過生活」,這句話再簡單不過,但若社會不給用藥者一個活命的機會、重新活過的機會,又該如何「生活」呢?陳玟如近20年看見的用藥者悲歌,在標籤被撕下前,仍會持續在當今近3萬名毒品犯未來的人生裡上演。

本篇文章共 2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90

喜歡這篇文章嗎?

謝孟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