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發生戰爭,我會挺身保護自己和家人」BBC:越來越多台灣年輕人開始學習作戰!

2022-08-08 14:00

? 人氣

學習用槍的台灣年輕女性麗莎(BBC)

學習用槍的台灣年輕女性麗莎(BBC)

為抗議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台,中國從8月4日至7日進行「環台」實戰軍演。美國指責北京「挑釁」和「不負責任」。但中國表示,佩洛西訪台「嚴重威脅」了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就在這一大背景以及烏克蘭戰爭下,BBC記者傅東飛採訪了近期在台灣興起的年輕人「習武」熱。

得知我在台灣後,朋友們開始給我發來越來越多的警告短信 - 「我希望你有防彈衣!」「你住的酒店有防空洞嗎?」

他們看到中國官方媒體,尤其是《環球時報》充滿火藥味的修辭,因此認為佩洛西的台灣之旅注定會帶來非常糟糕的結局。

的確,也有一些身在美國的知名中國學者表達了同樣的看法,稱佩洛西此次造訪非常「魯莽」,並警告不要「把北京逼近死角」。

但這裏的人對此並不這麼看。

林昶佐(Freddy Lim)曾是台灣一名重金屬樂隊的歌手,現今則是執政黨立法委員。他留著短髮、身穿時髦襯衫,但從他整齊的袖口處還是能看到他的紋身。

他告訴BBC說,「我們的基本原則是歡迎像佩洛西這樣的高層政客到台灣來。這非常重要。它不是對中國的挑釁。這就像任何其他國家一樣,以正常方式歡迎一位朋友。」

這是台灣所有主要政黨所達成的一個共識。

台灣反對黨國民黨立委陳以信(Charles Chen)曾擔任過總統府發言人。他之前曾表示,如果這次佩洛西能來台灣,那將是美國支持台灣、支持台灣民主的一個關鍵時刻。

在台灣看來,美國第三大最有影響力的政治領袖來台具有巨大的象徵意義。它同時也有助於讓高層訪問正常化,台灣希望看到更多這樣的訪問(上次美國眾議長來台是在25年前)。

佩洛西訪台本身並不會改變根本問題- 台灣作為一個自由和民主社會瀕臨危險。

陳以信
陳以信說,佩洛西來台灣是美國支持台灣、支持台灣民主的關鍵。

人們越來越意識到,中國「統一台灣,必要時使用武力」的威脅是真實存在的,而且,中國現在的軍事實力要遠遠超過台灣。

上周,台灣舉行了為期五天的漢光38號實彈操演,空軍和海軍全部登場以展示其軍事實力。

對一般旁觀者來說,它看上去是一場現代化軍力的精彩展現。但對專家來說,他們可以看出台灣軍力同中國相比落後有多遠。

它的坦克、大炮以及戰鬥機都很老舊。它的海軍艦艇缺乏最先進的雷達和導彈系統,而且也沒有現代化的潛艇。

毫無疑問,如果正面交鋒中國將會取勝。但什麼會引發中國攻台呢?對北京來說,傳統上的紅線是台灣正式宣佈獨立。

陳以信說,現任蔡英文政府和她的民進黨(DPP)正在危險地接近這條紅線。

「北京攻打台灣的條件可能是它認為台灣正在走向獨立,而且沒有退路,」他說。

「因此,如果下屆總統大選民進黨候選人再次當選,那北京也許會決定早日攻台,以防止其獨立。」

這也許是來自一個迫切想重新掌權政黨的一種比較自私的說法。但它的確說明了台灣政治的深度分化。

防空演習
EPA 7月早些時候台灣進行的防空演習。

一方面是希望確保北京台灣不會改變現狀的國民黨;另一方面則是像林昶佐這樣的人,他們認為安撫中國失敗了,(拯救)台灣的唯一答案就是擁有更強大的國防力量。

「我們幾十年以來一直試圖姑息中國,(最後)還是證明根本做不到,」林昶佐說。

他說,「烏克蘭戰爭後,民調清楚顯示台灣人民支持加強國防...尤其是年輕一代表現出保衛我們自己國家的強烈願望。」

林先生說的對,烏克蘭戰爭給台灣帶來巨大影響。

上周末,在距離台北半小時車程的一家廢棄廠房中,我觀摩了大約30名年輕男女學習基本射擊技能。他們使用的雖然是氣槍,但跟真槍幾乎一模一樣。該培訓公司是由蔣先生(Max Chiang)經營的。

「自從2月份,參加(槍支訓練)的人數猛增了50%,而某些訓練班裏報名的女生人數現在達到 40-50%,」 他告訴我。

蔣先生
蔣先生開辦的訓練營吸引了許多台灣年輕人。

「人們已經開始意識到大國侵略弱小鄰國的現實。他們已經看到了烏克蘭所發生的事,那表明它也能在這裏發生。」

在隔壁一棟樓中,一個更高級班正在進行巷戰演練。他們全副武裝,身穿防彈服、頭戴頭盔以及無線通信設備。

麗莎(音譯,Lisa Hsueh)正在一個桌子旁練習給槍上子彈。

「如果我們與中國的緊張關係導致戰爭,我將會挺身保護我自己和家人。這就是我學習用槍的原因,」她說。

「像我這樣的女性不會上前線作戰。但如果戰爭爆發,我們將能在家中保護自己。」

我問她為什麼她認為凖備好為台灣而戰如此重要。

「我珍惜我們的自由。我們生活在一個民主國家。因此,這些是我們基本的權力。我們必須維護這些價值觀,」她回答說。

「中國是沒有民主權利的國家,因此在台灣長大我覺得很幸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