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科技巨頭意外成為西方對抗中俄的武器

2022-08-05 10:00

? 人氣

(AP)

(AP)

烏克蘭在今年2月通過了一項法律,允許私營的雲服務供應商在烏克蘭境外託管政府數據,隨後烏克蘭與亞馬遜公司(Amazon.com Inc., AMZN)旗下Amazon Web Services、微軟(Microsoft Corp., MSFT)、甲骨文公司(Oracle Co., ORCL)和Alphabet Inc.旗下Google(Google)簽訂了合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烏克蘭數位轉型部部長Mykhailo Fedorov說,數日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枚飛彈摧毀了基輔一個儲存資訊的數據中心。他說,所有的數據備份都已被轉移到其他歐洲國家,沒有造成任何損失。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大型科技公司因對市場和公共領域擁有巨大影響力而在本土招致越來越多的指摘。但與此同時,這些公司在烏克蘭發揮的作用表明,它們正成為西方與俄羅斯和中國抗衡的重要工具。

對待大型科技公司,烏克蘭沒有像其他西方國家那樣的矛盾心態。烏克蘭向Google頒發了和平獎,以表彰該公司不僅幫助烏克蘭計算機系統抵禦來自俄羅斯的網路攻擊,還切斷與俄羅斯的一些業務聯繫。烏克蘭後來也給AWS和微軟頒發了類似獎項。

今年5月在瑞士達沃斯接受採訪時,Fedorov說,按意識形態劃分,技術有兩種典範。他通過翻譯說,在第一種典範中,數據是公民的私有財產,另一種典範則將這些數據視為國家的財產,俄羅斯和中國屬於這第二種典範。烏克蘭正在加入第一種典範的陣營,這反映在與烏克蘭有業務往來的公司身上。

技術通常被認為是與政治無關的。無論是在民主的美國,還是專制的中國,半導體的工作方式都沒什麼兩樣。然而,科技公司,尤其是社交媒體和雲計算等服務領域的公司,在國外的運作方式可能反映了其母國的價值觀和法律。

例如,Google的YouTube、Meta Platforms Inc. (FB)的Facebook以及Twitter Inc. (TWTR)等社交媒體公司經常被要求刪除或保留某些內容,但美國政府很少下令它們這樣做。當外國政府提出這樣的要求時,它們常常會拒絕。

去年,印度政府要求Twitter撤下抗議其農業政策的帖子。Twitter拒不接受這一命令;印度政府的回應是鼓勵用戶轉向Koo,這是一個與Twitter競爭的印度微博平台。Koo的聯合創始人表示,公司認為應配合政府和監管機構的撤貼要求。

Google曾因未能刪除有關內容(例如有關俄烏戰爭的說法)而被俄羅斯罰款。相比之下,Google的俄羅斯競爭對手Yandex在其新聞聚合器中不包括未經批准來源的內容。

Google確實刪除內容時,會定期在報告中披露政府的這種要求。設在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的非營利組織Lumen Project的Shreya Tewari說,這種透明度在美國以外很少見。她認為,這是因為網際網路是在「美國憲法增修條文第一條和對言論自由的承諾的環境下」發展起來的。Lumen Project旨在提升有關刪除網上內容的透明度。

在數據保護方面,美國並非無懈可擊。美國國家安全局承包商前僱員史諾登(Edward Snowden)披露,美國主管部門有時通過美國公司獲取外國人的資訊,這是中國發展自己的雲計算產業的一個原因。但中國公司在中國以外地區幾乎沒有取得什麼進展,例如,行業追蹤機構Synergy Research的數據顯示,網路巨頭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BABA, 9988.HK, 簡稱:阿里巴巴)控制著中國雲市場34%的份額,而在世界其他地區的份額僅為4%。

Synergy的研究主管John Dinsdale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說,中國對隱私和個人(或企業)安全的保護程度沒有達到我們在全球其他多數地區所期望的那種水準,而且很明顯,中國政府如果覺得有必要,會對市場或個別公司進行干預。他說,這會讓雲客戶感到不安,對他們來說,「隱私和數據保護應當是標配」。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的幾天裡,AWS使用多個名為Snowball的手提箱大小的儲存設備,快速下載和備份了從土地登記到稅務記錄等烏克蘭政府數據,並將其送往安全之處,然後上傳到雲端。參與了AWS這項工作的Liam Maxwell說,他不知道相關數據現在何處。他說:「數據所在之處是由烏克蘭的意願決定。需要知道的人也是如此。」

Maxwell說,為了進一步保護客戶數據不受外人(包括亞馬遜自己的員工)影響,AWS進行了加密,並用微晶片把AWS使用的功能與客戶使用的功能在物理上隔離開。不過, AWS最大的競爭優勢之一併不是某項技術,Maxwell說,而是美國的法治以及關於受美國提供商託管數據的明確法律框架。他說,這對在該領域運營的任何美國公司來說都是一個巨大優勢。

這給美國決策者帶來了相互矛盾的壓力:一方面要遏制大型科技公司在美國國內被指存在的競爭和內容審核濫用行為,另一方面又要承認它們是抵禦俄羅斯和中國在海外影響力的堡壘。一批前川普(Trump)政府官員最近警告國會領導人,不要提出強迫這些公司向外界開放其應用商店和平台的建議。他們寫道:「我們的對手,尤其是中國,將歡迎任何削弱美國科技行業實力的聯邦政府行動。」

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一份關於網路空間外交政策報告的共同作者Adam Segal表示,如果美國和其他一些在數據收集、使用和分析方面與美國有相同價值觀的國家結盟,希望美國企業能夠進入第三國市場,並幫助這一進程實施和正規化。

這些優先事項正被納入貿易政策中。川普政府在與墨西哥、加拿大和日本的貿易協議談判中引入了數據跨境自由流動條款,現在拜登政府正尋求在擁有13個創始成員國的《印太經濟繁榮框架》(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 簡稱IPEF)中也引入類似條款。

成本、功能和可靠性將是決定誰的技術在全球影響力競爭中勝出的主要因素。但是,價值觀也將起到一定作用。中國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已向烏克蘭提供了大量通訊設備。但Fedorov表示,烏克蘭正與瑞典的愛立信(Ericsson AB)和芬蘭的諾基亞公司(Nokia Corp.)商談5G網路建設事宜。在當前的俄烏戰爭中,瑞典和芬蘭支持烏克蘭,而中國站在俄羅斯這一邊。他說:「我們正在與擁有相同價值觀的公司和國家合作。」

決策者的最佳夥伴

立即訂閱,即刻暢讀華爾街日報全文內容

並享有更佳的閱讀體驗

訂閱 每天只要10.9元 查看訂閱方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