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鉅原觀點:美國通膨劇烈,考驗拜登政府應變力

2022-08-12 07:00

? 人氣

通膨打亂拜登政府施政計畫

川普任期的對中關稅政策,目前正面臨檢討,財政部與商務部都傾向調降對中國進口物品的關稅,以減低消費者的負擔。但是貿易談判代表則認為,在中國沒有執行第一階段承諾採購之前,關稅是美國貿易談判的籌碼,不可輕言放棄。況且根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一項研究估計,如果全面取消對中國進口貨物的關稅2%,只能夠降低1.3%的物價。根據目前觀察,拜登政府應該會先將一部分消費品的關稅先行降低,用於降低通貨膨脹的壓力,以減輕消費者負擔。但是在敏感性的科技產品方面,拜登可能還不至於放手,否則雖然共和黨的立場一向是主張減少貿易障礙,但是在期中大選的時候,拜登一定會受到共和黨指責他對中國軟弱的攻擊。除此之外,降低關稅也會遭到一向支持民主黨的工會團體反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打擊通膨成為拜登政府第一優先解決的項目,但是打亂了原先制定的許多政策。首先,推動綠能政策的目標與控制通膨就相互衝突了。拜登就任之初就打消了Keystone XL輸油管計畫,凍結聯邦土地出租給石油與天然氣產業。這些政策與防止油價上升是相互衝突的,而且高達2兆美元目前還躺在國會的重建美好未來(Build Back Better)法案,也只能縮水。

單靠聯準會無法完全解決通膨

調整利息之外,還有抽緊銀根的政策工具,目前聯準會持有的國庫債在2022年第1季大約有6.23兆美元,根據報導,聯準會準備在6、7、8三個月、每月減少475億美元,包括300億美元政府公債,以及175億美元的機構債和抵押擔保證券,然後每個月再收縮900億美元(600億公債以及300億的機構債和抵押擔保證券),但若要緊縮到2020年第1季的3.56兆美元,這樣的流程可能要延續相當時日。

目前的通貨膨脹,已經超乎聯邦儲備會的控制範圍,單憑聯準會並無法完全解決目前的通貨膨脹。在供給面方面,還要做些相關的因應措施,諸如釋放戰備石油、暫停徵收聯邦汽油稅、降低處方藥價、疏通港口的擁擠、供應鏈的調整、解決晶片短缺造成的連鎖效應等,尤其是汽車用晶片短缺所造成的瓶頸,更是重中之重。當然,這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解決的問題,但是可以減低一般大眾的「預期的通貨膨脹」。這種心理現象很容易造成自我實現的預期(Self-Fulfilling Prophecy),因為一般民眾對政府有所謂信任的差距(Trust Deficit),所幸紐約聯儲一份調查報告當中,發現消費者對長期通貨膨脹的預期稍有減退,報告中發現消費者對3年後通貨膨脹的預期從5月的3.9%降低到6月的3.6%,這是可喜的現象。

打擊通膨未必會造成 經濟衰退與失業提升

至於教科書上的所謂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的平衡(Trade Off),學者的爭議很大,在實證上似無確實證據顯示出這兩者之間明確的負相關,所謂菲利浦曲線(Philipps Curve)似乎很難成立,〔圖6〕是最近20年來通膨率與失業率,勉強畫出一道平衡曲線,但是實證的資料並沒有落在那道線上,很難看出兩者有負相關的跡象,所以打擊通膨的措施並不一定會帶來經濟的衰退與失業率的提升,這端看軟著陸的操作是否成功,況且目前的失業率只有3.6%,尚在合理接受的程度之內。整體而言,美國總體經濟的表現,還是比其他的經濟體要更為強勁,如果未來2年物價趨於穩定,經濟不至於大幅度的衰退,甚至有溫和的成長,那麼這個過去曾經帶動世界經濟的火車頭,還是會繼續往前走的,只不過美國目前的利息遠遠高於歐盟、日本和英國,而他們的通膨遠遠高於美國,實質利差的結果造成強勢美元,如此一來,固然可以促進進口的提升,減低通膨的壓力,但另一方面強勢的美元對美國的出口將更為不利,這是另外一個課題在此不表。

20220803-圖6-2000年至2001年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作者提供)
圖6-2000年至2001年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作者提供)

*本文出自152期台灣銀行家雜誌,經授權轉載。作者為紐約市大學經濟系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