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強彈不是景氣回春?解讀全球主要經濟體7月PMI背後危機

2022-08-05 08:30

? 人氣

根據最新出爐的7月PMI數據,全球主要經濟體一片愁雲慘霧。(美聯社)

根據最新出爐的7月PMI數據,全球主要經濟體一片愁雲慘霧。(美聯社)

全球主要股市在7月回神強彈,逐漸擺脫大半年來受制於通膨高漲、貨幣緊縮及經濟衰退的陰霾。時序轉入8月初,正好是各國陸續公布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的日子,但從最新出爐的數據來看,經濟情勢似乎不容樂觀,不只台灣創下史上最慘跌幅轉趨緊縮,中國、美國、歐元區同樣陷入低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所謂山雨欲來風滿樓,春江水暖鴨先知,大自然的變化總是有跡可循,景氣循環轉折點也不例外,PMI被視為觀察總體經濟的領先指標,這項指數涵蓋企業採購、生產、訂單、價格、交貨等主要環節,通常以50%榮枯線做為擴張或緊縮的分界點。

(延伸閱讀:景氣真的不妙?台灣7月PMI兩年來首見緊縮,指數重挫創下史上最大跌幅

主要經濟體PMI欲振乏力

根據近日相繼公布的數據顯示,身為全球第一大出口國的中國7月官方製造業PMI為49%,比起上月下滑1.2個百分點。

中國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解讀,中國經濟景氣水平有所回落,反映市場需求不足的企業占比已經連續4個月上升,7月更是超過五成,這是當前製造業面臨的主要困難,恢復基礎尚需穩固。

標普全球(S&P Global)日前公布,韓國7月PMI降至49.8%,此為2020年9月以來首次跌破榮枯線,新增訂單也是22個月來首次減少。日本7月PMI以52.1%維持擴張態勢,卻仍創下2021年9月以來最低紀錄,顯示當地製造業景氣趨緩。

歐美方面,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發布的7月PMI已經連續2個月下滑,由6月的53%降至52.8%,續創2020年6月以來新低。

IHS Markit公布歐元區7月PMI終值為49.8%,比起初值略微上修0.2個百分點,但還是陷入緊縮,寫下2020年6月以來新低,其中包括德國、法國、義大利等主要經濟體都位於榮枯線以下。

雖然上述國家仍有部分地區維持擴張,但PMI屬於綜合性指標,重視的是「趨勢」,最新數據反映主要經濟體的製造業者一片愁雲慘霧,這些經濟火車頭到底面臨什麼危機?

資料來源:中經院
台灣7月PMI重挫5.8個百分點至47.8%,一舉跌破50%榮枯線。資料來源:中經院

半導體供應鏈「上肥下瘦」

以台灣企業而言,中華經濟研究院調查經理人的意見顯示,市場終端客戶需求趨緩,庫存去化不易,但是供給面的斷鏈衝擊懸而未決,關鍵零組件仍須向供應商保留產能或訂單,尤其歷經2020下半年以來長達一年半的提前下單、重複下單和拉高庫存,公司庫存平均進貨成本較高,一旦降價將會立即影響利潤。

與此同時,市場上的利空消息層出不窮,客戶滿手存貨,就算降價也沒辦法促使增加拉貨,也有業者反映原物料價格回落,但是礙於電價、ESG要求與分散製造等因素,導致營運成本持續攀升,「電子零組件報價可能漲不動,但也降不下,只好僵在那邊。」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半導體供應鏈稼動率明顯比起2021年下降,除了類似公開報價的記憶體IC、驅動邏輯IC降價,相關IC設計廠從6月開始回報存貨上升問題。然而,工業用、伺服器、新能源等高階MCU交期仍長,報價還是很硬,客戶選擇保留訂單或採取延單策略,「上肥下瘦」的情況以及公司議價能力差異自此開始顯現。

儘管上游大廠較不容易出現資金斷鏈風險,但仍陸續透過縮短應收帳款天數篩選客戶,迫使客戶無法延單並且控制資金鏈,將下降的稼動率配置到更有競爭力的產品與客戶。

中經院指出,電子暨光學產業7月訂單、生產大幅緊縮,存貨與價格僵滯延緩修正速度,加上大廠調節應收、應付帳款期間,壓力將集中在系統廠與中下游業者。尤其2021年迄今有超過半數製造業者新增產能,因為缺料斷貨,最快量產時間延後至今年下半年或2023年上半年,如果後續供給緩解,但地緣政治風險、疫情、升息等不確定性仍未消散,勢必加劇供應鏈上整條存貨與資金鏈的壓力。

資料來源:中經院
資料來源:中經院

各大產業同步訂單緊縮、存貨高漲 台灣PMI創編以來首見

基礎原物料產業方面,金屬公開市場報價從5月開始大幅回跌,目前訂單與生產指數雖仍停留在30.0%~40.0%的緊縮速度,卻未見到明顯緊縮速度加快走勢,庫存與客戶存貨指數也沒明顯攀升。

其中,國內鋼價報價加速趕底,但國際庫存量已經顯著下降,例如英國倫敦金屬交易中心的鎳庫存量減少,巴西也下調全年鐵礦產量等,國際報價似有觸底現象;原物料產業中與紙漿相關的業者,持續回報原物料價格攀升,而且供給趨緊等現象。

受到原油塑化報價回跌、美元強勢以及中國動態清零,下游製造業客戶調庫存拉貨力道趨緩,加上部分醫療業者先前重複下單效應開始顯現,化學暨生技醫療產業的新增訂單連續2個月緊縮,指數跌至2012年7月創編以來最快緊縮速度,存貨卻持續走揚至2022年2月以來最快擴張速度,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續跌13.3個百分點至32.4%,為2020年6月以來最快緊縮速度。

值得注意的是,化學暨生技醫療產業的人力僱用中斷連續9個月擴張轉為緊縮,指數大跌9.8個百分點至45.9%,也是創編以來最快緊縮速度。根據業者反映,今年畢業季無法如期招募適當人選填補職缺,「電子半導體業的熱絡,排擠了傳產人才招募。」

至於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五金配件、油脂、塑化、氣體類報價仍漲,交期雖有改善,但長短料情況還沒解決。另外,俄國市場無法銷售,加上日圓貶值,日系產品競爭力攀升,歐美客戶也因通膨與歐元跌價,導致購買力下降,中國上海解封後仍有零星疫情,物流並不暢通,國內電子與原物料大廠暫緩資本資出,凡此種種,都讓相關業者相當悲觀。

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7月PMI中斷連續22個月擴張轉為緊縮,指數跌至2020年7月以來最快緊縮速度,細項指標紛紛「創紀錄」:新增訂單指數重挫14.3個百分點至27.8%,此為2020年6月以來最快緊縮速度;客戶存貨持續「過高」,指數續揚7.1個百分點至59.7%,是2012年7月創編以來最高;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暴跌16個百分點至22.2%,創下2020年5月以來最快緊縮速度。

資料來源:中經院
資料來源:中經院

中經院表示,交通工具產業是製造業六大產業中最早對於未來景氣保守看待者,從3月起已經連續5個月呈現緊縮,但是如今疫情趨緩,國內汽機車零組件業者受惠中國新能源車免徵購置稅等刺激車市政策、中國車市明顯回溫以及晶片短缺紓解,新增訂單指數中斷連續2個月緊縮轉為持平(50.0%),生產指數也已連續2個月擴張,指數續揚11.3個百分點至63.6%。

此外,食品暨紡織產業因為疫後復甦以及中元普渡旺季,成為六大產業中唯一未回報緊縮者(持平,50%)。只不過,紡織業者持續回報受到歐美高通膨排擠中低階品牌衣服需求、中國原物料斷鏈與原物料價格攀升等影響,後續必須觀察歐美通膨情勢演變,以及中國大陸運動賽事是否陸續開打。

綜觀7月PMI各項數據,中經院強調,這次是創編以來首見各大產業同步訂單緊縮與存貨高漲的情況,原物料價格雖有回檔,但營運成本持續攀升。

中經院提醒,企業經理人應以近期弱勢國家破產、上市櫃公司無可動用資金的現象為鑑,密切留意許多電子、塑化與金屬上游大廠陸續調整應收、應付帳款期間。尤其是沒有議價能力,而且客戶集中單一品牌客戶者,確保手上握有足夠資金,藉此因應下半年的不確定性。

資料來源:中經院
資料來源:中經院

責任編輯/周岐原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彥呈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