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市場正在擴大,靠得是重商主義的貿易保護限制 :《現代世界六百年》選摘

2022-08-06 05:10

? 人氣

英國人在1700年左右輸入那麼多印度棉織品,是因為那些產品比英國自己生產的紡織品(尤其是亞麻與羊毛)質優且價廉。印度棉織品觸感佳、質料輕薄,適合夏天穿,可以染成鮮豔的顏色,最重要的是它比英國人自己製造的任何紡織品都還要便宜。事實上,印度在約1700年時是全球最大的棉織品輸出國,而且不只要供應紡織品以滿足英國的需求,還有全世界的需求。東南亞、東非、西非、中東和歐洲都是印度棉織品的主要出口市場,除此之外還要應付規模龐大的國內市場。難怪十八世紀時,全球對印度棉織品的需求量,「超過印度所有紡織工人所能生產的量」,而且1750年的全球棉織品產量,印度就占了整整4分之1。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如同許多歐洲人想要的亞洲產品──起先是以絲綢、瓷器等供應給菁英人士的奢侈品為主,但後來愈來愈多像中國茶這類供應給大眾市場的產品──印度生產的棉織品相當物美價廉。英國紡織業者抓住「便宜」這點來說嘴,抱怨他們付出的工資較高,所以無法競爭。

印度在18世紀具有競爭優勢,是因為該國可以用幾乎比所有紡織業者都低廉的價格在全球市場銷售商品。有些人認為印度紡織品便宜的原因是生活水準低,或者多數人賺取的薪資微薄,然而這些說法都已證實並非事實:18世紀印度紡織工人的生活水準和英國工人一樣高。那麼,如果印度擁有競爭優勢的原因不是生活水準低,還會是什麼?

2個字:農業。印度農業產量極大,所以糧食價格比歐洲低很多。前工業時代的工人家庭把六到八成的收入用於購買糧食,糧食費用是他們實質工資的主要決定因素(也就是考慮一英鎊、一美元、一巴西雷亞爾或一枚印度金幣能買到多少糧食)。在印度(還有中國和日本),一批種子所能收成的穀物量和那批種子的數量,比例是20比1(例如每種植一蒲式耳的稻米,可以收成20蒲式耳),而英國最多就是8比1。由此可知,亞洲農業產能是英國(乃至歐洲)的兩倍以上,所以糧食在亞洲比較便宜,而購買糧食是最大筆的生活花費。儘管印度的名義工資可能較低,但購買力(實質工資)卻比較高。

在舊生態體系裡,農業產量高是亞洲的競爭優勢,甚至在工業中也是優勢。因果關係是這樣的:每英畝的產量高→糧食價格低→工資較低→相對優勢。在英國,因果關係則是這樣:每英畝的產量低→糧食價格高→工資較高→相對劣勢。如此一來,問題就變成:英國是怎麼開始逆轉這種相對劣勢的?

正如我們在前面章節所看到的,部分原因是英國針對輸入國內的印度紡織品提高關稅,以及完全禁止某些種類的印度棉製品輸入──也就是採取重商保護主義的做法。要是英國人在18世紀初期沒有那樣做,我們實在沒有理由相信他們的情況會有所長進,以致能和印度生產者競爭,並且建立起自己的棉紡織業。但另一層原因是,英國在美洲有了殖民地,也在印度取得「寶石」般的殖民地。這兩處後來都與英國棉紡織業的崛起息息相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