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任昌觀點:父親是名教授,如果考不上大學,那多沒面子?

2018-06-03 06:30

? 人氣

「陳喆的筆名瓊瑤、瓊瑤的小說、電影、電視劇揚名華人世界。瓊瑤在她的兄弟姐妹中,學歷最低,但成就最高⋯⋯」(蘇仲泓攝)

「陳喆的筆名瓊瑤、瓊瑤的小說、電影、電視劇揚名華人世界。瓊瑤在她的兄弟姐妹中,學歷最低,但成就最高⋯⋯」(蘇仲泓攝)

和李敖(1935-2018)、王尚義(1936-1963)、李志村(1935-)等人,在同一時代長大的陳喆(1938-),如此述說自己的故事:進入19歲,正值中山女高三年級,父親陳致平教了一輩子的歷史課程,終於在師範大學教出一片美好的晴空。他的學生崇拜他,熱愛他。他定期在大禮堂演講,聽講的人擠破了大禮堂的玻璃門,每次都座無虛席。而且,他開始出書了,寫《中華歷史故事》。母親辭去了建中的工作,全心全意協助父親的事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母親最著急的事,就怕我落榜!父親是名教授,如果女兒考不上大學,那多麼沒面子!…母親在忙碌之餘,幾乎每天都要對我說一遍:「你一定要拚出你全部的力量,以你的聰明才智,絕不可能考不上大學!萬一考不上,不是你一個人的失敗,是全家的失敗!你好自為之,千萬不要讓父母失望!」

我對那即將來臨的大學聯考,怕得要死。怕得夜裡會做噩夢,夢到全世界的人都在對我恥笑!⋯⋯

18歲!是花樣年華呀,擁有著青春的日子。我的18歲,是如此暗淡無光。我消瘦、蒼白、食欲不振、精神恍惚⋯⋯就在這個時候,我的國文老師,用他的憐愛和鼓勵,一下子闖入了我心深處。⋯⋯

最後,陳喆沒考上大學,父母要她重考,還是沒有考上。陳喆的父母將怨氣發洩在國文老師身上,成為社會新聞,國文老師身敗名裂,在台北無容身之地,遠赴嘉義尋找工作。

幾年之後(1963),陳喆把這段初戀寫成小說《窗外》,陳喆的筆名瓊瑤、瓊瑤的小說、電影、電視劇揚名華人世界。瓊瑤在她的兄弟姐妹中,學歷最低,但成就最高;更重要的是,她為已經不能持續住在師大宿舍的父母親,買了北投的別墅安養天年,陪伴父母親的時間最長。以上是瓊瑤自傳《我的故事》的片段,以下再持續摘錄片段,然後評論「考上大學」議題。

考大學的惡夢與寫作初期的挫折

瓊瑤的二度落榜,對瓊瑤母親(曾擔任建國中學國文老師)的打擊比對瓊瑤還重,因此鼓勵瓊瑤去「三度重考」!但瓊瑤心中強烈的吶喊著:再也不考大學,再也不碰那些教科書,再也不讓這「考大學」的悲劇在我身上重演!

瓊瑤母親憂愁的看著瓊瑤說:「那麼,你以後要做什麼呢?一張高中畢業的文憑,在現在這個社會上,一點用處都沒有!」瓊瑤回答:「我要去寫作。我已經浪費了很多生命去考大學,現在,我可以專心去寫作了!」

身為國文老師的瓊瑤母親,當然知道「寫作,比考大學還難呢!你或者可以把寫作投稿當成一種娛樂,如果你要把它當成事業,那條路未免太艱苦了!你看,每年有數以萬計的中學生進入大學,每十年,都出不了一個作家!」

瓊瑤堅持說:「讓我去試試看吧!總之,這是我自己的人生呀!」瓊瑤開始寫作了。瓊瑤相信她對寫作,是有狂熱、有毅力、有決心,也有一點點才氣的。但是,瓊瑤最初的寫作生涯並不順利。

瓊瑤先勉強寫了幾篇短篇小說,寄出去就被退回來。瓊瑤母親眼看辛辛苦苦的寫,又花郵費去寄,每天翻報紙看有沒有發表,最後卻回到信箱裡。這樣循環不停的兜圈子,瓊瑤母親按捺不住,說「我看,你還是規規矩矩去考大學吧!」

瓊瑤心中顫慄,堅持考大學是所有噩夢中最大的一個噩夢。瓊瑤堅持的寫,繼續的寫,堅持的寄,繼續的寄。

和台大電機系、外文系才子合成的「貧賤夫妻百事哀」

在瓊瑤掙扎於寫作、退稿、挫折煎熬的時候,生命中出現她的第一任丈夫:馬森慶。馬森慶原本就讀最熱門的台大電機系,卻在就讀過程中,狂熱的迷上了文學,毅然決定轉入台大外文系。別人的大學念四年,他的大學念了七年。這是「選擇勇敢做自己」的案例,一定辛苦!後來的發展是如何?

二人寫作興趣的契合,導致21歲的瓊瑤嫁給27歲的馬森慶(1959年)。瓊瑤自傳《我的故事》使用「貧賤夫妻百事哀」、「痛苦的婚姻」當作章節標題,來描述這段婚姻。

瓊瑤終於被《皇冠》賞識,甚至對瓊瑤邀稿長篇小說。瓊瑤開始發跡,丈夫的作品則仍然不順遂,心裡難受地說:「如果你一天到晚寫這些沒深度的東西,你一輩子都不會進步!」瓊瑤回答:「你去寫那些藏諸名山、流傳後世的不朽名著,讓我去寫沒深度、沒格調的故事!我只想說故事,只愛說故事。我才氣不高,學問不深。寫得出來,能有地方發表,我就很滿足了!」

後來,瓊瑤丈夫又說:「我不知道我是怎麼回事,自從你出了書之後,我就無法平衡了。我受不了同事們的眼光,受不了你一天到晚寫,受不了自我的期許,也受不了這個家里的氣氛!」這段婚姻在1964年結束。

瓊瑤在《我的故事》補充說:「看他那麼痛苦,我也痛苦起來。年輕的我,還不太懂得為對方設想。易地而處,我可能也會和他一樣痛苦。如果我能多為他設身處地想一想,或者我能付予更多的耐心和愛心,來挽救我們的婚姻。」

他是「台大外文系畢業的,是正統科班出身,他一直自視比我強。但是,今日的社會以成敗論英雄,寫得再好,只有自己看是沒有用的。⋯⋯我們因有『共同興趣』而結合,最後,卻因這『共同興趣』而分手。」

瓊瑤生命中貴人平鑫濤

瓊瑤嘗到成功滋味,讓正值25歲的她「整整一年,我發瘋一樣的寫作。」這股鼓舞的魔力來自《皇冠》負責人平鑫濤,瓊瑤如此形容平鑫濤「個子不高,方面大耳,站在那兒,卻頗有種凌人的氣勢。⋯⋯他渾身都是『力量』,好像用都用不完。他做事果斷,絕不拖泥帶水,他思想積極,想做就立刻付諸實行。他不止對自己的事堅定果決,連帶對朋友的事也堅定果決。」

1964年,瓊瑤離婚,搬回台北居住,在《聯合副刊》與《皇冠》兩大刊物連載小說,出版四本書:《煙雨蒙蒙》、《六個夢》、《幸運草》、《幾度夕陽紅》。瓊瑤將四本新書帶到母親面前,終於透出一口長氣,對母親說:「雖然我一直讓你失望,雖然我沒有考上大學,雖然我戀愛、結婚、離婚,弄得亂七八糟,雖然寫了一本讓你們傷心的《窗外》⋯⋯但是,我總算堅持著我從小就有的夢,走上了寫作這條路!媽媽,我會一直走下去的!」

瓊瑤母親默默地看著瓊瑤,終於笑了。

瓊瑤父母的公家宿舍終究被收回

瓊瑤成長的日式宿舍,終究被師大收回,然後拆除。瓊瑤自己在台北市租屋。某日,平鑫濤到我瓊瑤家付版稅後,對她說:「現在,你應該分期付款,去買一棟公寓,總不能一輩子租房子住,太沒安全感了!」

瓊瑤一直認為買房子是最奢侈的夢,平鑫濤說:「就在這附近,正在蓋一批四樓公寓,你不妨去看一看!至於買得起或買不起,我想你不用擔心,你的版稅足以支付頭期款!以後的款子,你可以寫新書,你源源不斷的寫,稿費和版稅就會源源不斷的來!⋯⋯我敢肯定,你的寫作生命還在開始階段,你最大的財富,是你的年輕!我保證,你會有源源不斷的作品問世!」

平鑫濤的預測都應驗了!瓊瑤把父母(宿舍已被拆)接來同住,滿心喜悅,卻又一直愧疚於自己不是一個能讓父母引以為榮的孩子。後來,瓊瑤又把隔壁的房子買下,兩家打通,併成一大戶。瓊瑤父親有他的大書房,可以寫他的《中華通史》;瓊瑤母親也有她的大書桌,可以從事她熱愛的繪畫。

正能量人格特質與沒念大學

某些人似乎天生就充滿正能量,這股洋溢的正能量很容易傳遞給身旁的人物。瓊瑤故事的平鑫濤是典型例子!我再去追蹤平鑫濤的故事,發現他是一個因戰亂而隻身來台灣。

平鑫濤原本在台肥公司擔任公務員,卻因為對文藝狂熱,找朋友自行撰寫、裝訂、發刊《皇冠》,逐一拜訪報攤,拜託報攤願意代銷⋯⋯平鑫濤不安於擔任公家受薪族,全身散發企業家的創新氣息。他的遠見,也開釋瓊瑤在人生前半場,適時地購屋置產。我過去談論的李志村,也是洋溢著正能量的人物

瓊瑤父親是師大教授,母親是建國中學教師,瓊瑤沒考上大學,在一時之間讓父母沒面子!如果瓊瑤考上大學,她可以創造出如此豐富的作品,豐富當代華文世界嗎?

我相信,看過瓊瑤自傳《我的故事》都讀者,都會同意以下看法:不可能!因為如果瓊瑤念大學,她25歲前的生命經驗就被「校園生活」排擠,這是孕育她創造素材的關鍵經驗。

*作者為德明財經科技大學財金系助理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