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建得觀點:地熱場域地下水驟降,提醒了我們治理地底資源的迫切性

2022-07-26 07:10

? 人氣

20210326-台灣面臨大旱,苗栗永和山水庫蓄水率不到1成。(盧逸峰攝)
苗栗永和山。圖為永和山水庫。(資料照,盧逸峰攝)

實則,依據先進國家近年來的發展經驗可知,惟有本諸獨立客觀的地底資料系統性彙整,搭配完善的釋出規範、提供應用前沿科技的圖資介面、納入國內外公私協力之協同組合(大聯盟)機構、導入多層次與階段的產業發展獎勵補助措施、妥善提供對應或減緩風險的多樣金融工具,方足以建構出妥適的治理架構;而也惟有經過國家納入完整的政策規劃與擬定行動方案,方足以系統性地在追求減碳貢獻之餘,同時彰顯地底資源的多元政策效益。吾等或可藉歐盟對於治理地熱資源的政策調整經驗,來思考台灣可借鑑之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借鑑歐盟治理地熱資源,必須本諸永續與共享原則

其次,歐盟係以資源永續的角度來治理地熱資源,故此特別在政策中納入了循環經濟理念,包括:

1.推動以循環經濟為架構的電力/冷熱供給,整合電廠之可行性計畫。

2.嘗試推動地熱流體的全面回注,包括捕獲不凝結氣體、透過尋找替代使用方案來去除廢棄物,以及確保地熱資源的長期穩定,甚至延長其儲熱的生命週期。

3.透過研究與實地測試,來顯示其影響

具體言之,促進共享科技之研發以及側重降低成本,係整個科技研發之指導原則。對於台灣而言,此次的意外事件已凸顯出新近密集展開的地熱資源開發,正面臨相關科技與機具設備,甚至專業與作業安全規範不足之問題;而此時,歐盟因應2050淨零挑戰所推動的共享科技創新與成本控管策略,以及追求更寬廣的地熱資源開發願景,在在都值得我國加以借鑑。

以追求在更寬廣的地質環境中開發地熱資源為願景

歐盟,對於如何在「更寬廣的地質環境」中去開發地熱資源,提出下列重點:

1.在治理架構部分,應以如何能在更廣闊之地質環境中,促進儲集層創新開發及利用之方法與科技為重心。

2.在預期的社會效益部分,其重點應置於如何在寬廣的地質環境中,能產生節能、環境友善和經濟上可行的發電和(或)地熱資源的供暖和製冷效用,進而助益於在新地區開發地熱能,並支援當地能源供應之綜合應用為核心。

3.創新的技術部分,側重改善儲集層效用之技術研發,以因應特殊地質環境的額外需求,並證明其適合利用地熱,從而能夠在實現歐洲所需地熱能的突破性發展(包括在鮮為人知或目前缺乏適合直接使用地熱資源的國家)。這類開發將包括低溫資源、EGS、超過350-400°C的「超熱」儲集層、海上地熱開發,以及將地熱與其他再生能源相結合的解決方案,例如與地下季節性儲存相結合等。

具體言之,歐盟對於地熱資源的治理,已配合淨零目標,強調擴大地熱資源在更寬廣之地質環境中的應用,以實現地熱資源之多元效益。這些治理、社會實踐,以及科技創新等面向的政策廣度,顯然是我國未來調整地底資源治理體制過程可以參考的施政重點。此外歐盟也充分了解,整個地底資源的開發除政策效益及其可行性評估外,勢必同時牽動敏感的地質、生態環境與社會正當性問題,故此,完善具公正、獨立與資訊公開屬性之資料建置,也成為必要之基礎設施。這些考慮,正是可以用來回應我國此次地下水驟降所引發公私部門疑慮之重要條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