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駐華航空特遣隊成軍80周年─談中國與北非戰場的連結

2022-07-10 10:02

? 人氣

儘管阿諾德對陳納德的計劃完全不能認同,但他還是在羅斯福總統的命令下於1943年2月造訪了中國,拜會了蔣中正總統並且與史迪威、陳納德等美軍將領晤談。這趟訪問,倒是改變了阿諾德將軍的想法,從原本不願意接受陳納德擺脫第10航空軍的節制到支持陳納德在中國成立第14航空軍。當然他之所以改變主意,並不是因為他支持陳納德的主張。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而是他從1943年初的地緣環境思考,發現中國是美軍轟炸機唯一能對日本本土實施空襲的前進基地,雖然能飛到日本本土的衢州已經失守,但航程比B-17還有B-24更遠的B-29即將問世,所以可藉由派駐B-24或B-17大隊到中國戰場上替B-29累積經驗。於是以B-24為主力的第308重轟炸機大隊,在1943年3月抵達中國,讓陳納德手下終於有了遠程打擊能力。

之所以選擇B-24而非B-17,是因為B-24航程比B-17遠,更適合疆域遼闊的中國戰場。對德國的戰略轟炸只需要飛過英吉利海峽就能夠完成,因此B-17就成了第8航空軍的主力。除了轟炸機外,陳納德還尋求比P-40更為先進的戰鬥機,於是裝備P-38閃電式戰鬥機大隊的第449戰鬥機中隊,也被派到了中國編入第23戰鬥機大隊。

假若沒有北非戰役的勝利,恐怕像P-38這種能夠適應高空與高速環境的戰鬥機還不會在1943年春季來到中國,雖然後來P-38在中國戰場上的表現還未必比P-40好,但總算是讓陳納德手下的兵力看起來更完整一點。更重要的是,第449戰鬥機中隊的P-38飛行員是由在北非戰場上與德國空軍、義大利空軍以及維琪法國空軍交手過的好手,彰顯北非戰場的成敗對中國的影響相當巨大。

 

*作者為中美關係研究、軍事寫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