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晉三遇刺!街頭助選遭前自衛隊員持散彈槍攻擊,奈良消防局稱「送醫時心肺停止」

2022-07-08 15:40

? 人氣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8日在奈良市進行助選,在街頭演說時驚傳遭到槍擊。現場目擊的記者表示,安倍倒地後胸口流出鮮血,眾人緊急將其送醫,41歲的疑犯山上徹也目前已遭奈良縣警方逮捕。《日本經濟新聞》與《產經新聞》引述奈良消防局的說法,稱「安倍被送醫時已心肺停止」,內閣官房長官則說安倍的狀況仍不明朗,安倍晉三的夫人安倍昭惠據報當天下午三時許已從東京抵達奈良。現任首相岸田文雄在記者會中表示「安倍傷勢嚴重、正在全力救治」,「衷心希望他保住性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產經》稱安倍8日上午在奈良市的大和西大寺車站(近鐵奈良線和京都線交匯點)附近進行街頭演說,為自民黨在奈良選區推出的候選人佐藤啟助選。這場演講在11時29分左右才剛開始1分多鐘,一位男子就從安倍背後疑似開了兩槍(現場民眾稱槍手距離安倍約3到5公尺),安倍在槍響後倒地。日本放送協會(NHK)在現場採訪的記者目睹安倍胸口流出鮮血,《日本經濟新聞》更說安倍是遭散彈槍擊中,奈良消防局將其送醫時已呈現心肺停止、「槍傷位置在脖子右側與左胸」。

《讀賣新聞》稱,安倍晉三中槍後,現場負責維安的警察立刻將疑犯逮捕,目前僅能確認有一人犯案,《朝日新聞》稱嫌犯是41歲的山上徹也,他在開槍後企圖逃跑,但隨即遭到現場維安人員壓制。《產經新聞》與NHK引述防衛省官員說法,表示山上徹也在2005年之前曾擔任3年海上自衛隊員。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現任防務大臣岸信夫正是安倍晉三的胞弟,他在兄長遇刺後也召開記者會,證實哥哥正在醫院接受輸血等急救治療,更表示安倍晉三遭受槍擊是對民主的褻瀆,同時祈求安倍無事康復。

日本遭到暗殺的政治人物還有誰?

暗殺在日本政治中屢見不鮮,除了名列日本史上最大謎團與背叛事件的「本能寺之變」,日本第一任內閣總理大臣伊藤博文1909年(明治42年)就是遭到暗殺斃命。反對日本併吞朝鮮的安重根在哈爾濱火車站對伊藤連開三槍,這位明治維新元老與首任韓國統監沒有被搶救過來,不到一小時後便死在哈爾濱。

1932年5月15日,日本首相犬養毅遇刺(維基百科)
1932年5月15日,日本首相犬養毅遇刺(維基百科)

1932年(昭和7年)5月15日,日本帝國基層軍官發動政變,闖進內閣總理大臣犬養毅的住處將其開槍射殺。與刺殺伊藤博文的安重根遭到日本處死不同,「五一五政變」雖然宣告流產,但參與襲擊首相的多名嫌犯卻只受到4年至15年的輕判(被判15年的三上卓更在1938年就早早出獄)。日本的軍國主義於是更為猖狂,「皇道派」青年軍官在1936年2月26日又發動「二二六事件」,被視為政敵的前內閣總理大臣齋藤實、高橋是清在住處遭到射殺。

二戰之後,日本著名的政治暗殺事件包括1960年10月,社會黨委員長、眾議員淺沼稻次郎在選戰宣講時,遭到年僅17歲的大日本愛國黨成員山口二矢刺殺,成為戰後日本第一個被暗殺的政治家。其他包括1992年3月,自民黨副總裁金丸信遭到右翼支持者槍擊受傷;2002年10月,民主黨籍眾議院石井紘基在自宅前遭到右翼團體支持者刺殺

多位自民黨議員認為「這根本是恐怖行動」,在野黨領袖也紛紛表示「無法容忍此種暴行」。嫌犯除了以散彈槍犯案,各家日媒記者在現場也都「聽見兩聲槍響」,安倍中槍倒地後,現場維安人員高呼「需要醫療人員幫忙」,現場民眾為他施行心肺復甦,隨後以救護車與直升機接力方式緊急送醫。《讀賣》引述警方說法,表示現場傷者不止安倍晉三一人;《每日新聞》則引述現場目擊者說法,表示嫌犯使用的「散彈槍」似為土製手槍,槍身甚至捆著黑色膠布。

CNN:日本是全球槍枝犯罪率最低的國家

槍枝犯罪乃至大規模殺人案在美國層出不窮,槍枝管制的爭議也層出不窮。但槍枝管制嚴格的日本,竟也發生重量級政治家遭到近距離槍擊的案件。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根據雪梨大學公衛學院的統計,擁有1.25億人口的日本在2018年僅有9起槍擊死亡案,美國在同一年的數據是39740起,日本堪稱全球槍枝犯罪率最低的國家。

根據日內瓦國際與發展研究研究所(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nd Development Studies)的「小型武器調查」(Small Arms Survey)計畫調查數據,日本民間2017年估計只有37.7萬支槍,這個數字相當於每100人中有0.25支槍,美國同年的數字約為每100人有120支槍。日本槍制法律管制嚴格,僅有獵槍和氣槍允許販賣,持有手槍基本上是非法的,除非獲得極難取得的槍枝許可證,而且警方每年都要檢查一次槍枝、槍枝持有者也要每年參加課程、每三年參加一次更新執照的測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忠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