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蝸藤專欄:文化巨人倪匡,他不是只有反共的一面

2022-07-07 05:40

? 人氣

對中國大陸和國民黨統治下的台灣來說,不存在缺乏民族國家構建的問題。但對缺乏由上而下推動民族主義教育的香港和海外華人來說,如何保持「中國性」相當重要。以香港為例。在金庸開始寫小說的年代還沒有「香港人」共同體。直到1960、1970年代才有「香港人」的構建過程。這個過程是向著「香港民族」還是「香港的中國人」、甚至「香港的英國人」方向前進,並不是毫無疑問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正如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所言,民族主義構建的過程很大程度得益於大眾流行文化,因為它能真正深入到社會底層,而不只局限於上層少數菁英。因此,流行文化的取向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這個進程的方向。在二十世紀六、七○年代的香港,針對平民的社經報章取代了黨派報章,小說連載成為大眾娛樂的媒介。電影一直是大眾娛樂媒介。七○年代免費電視開始後,電視劇成為另一種(甚至是最重要)的流行文化媒介,同時又興起粵語流行歌。在這幾個領域,題材為何、導向為何,將會深刻影響香港共同體構建的方向。

既反共又愛中國,構建大中華概念

倪匡是一個「愛國者」,他熱愛的是文化上的中國;於此同時,他也「一生堅決反共」。這也是他與老友金庸在政見方面最大的不同。

倪匡的電影劇本都是功夫片,功夫作為「國粹」,本身就是相當「中國化」的。其改變自金庸和其他武俠小說以及原創的作品,也都帶著濃濃的中國味。李小龍那兩部電影的「中國意識」更強烈。《唐山大兄》說的海外華人受外國黑幫和「漢奸」欺負,最後李小龍使出中國功夫,擊敗了「白種人大力士」。《精武門》說的是民國期間中國人被日本人欺負,最後陳真用功夫打敗所有日本人的事。陳真的形象在日後進一步用在其他影視作品,尤其以1980年代初期的亞視電視劇《大俠霍元甲》和《陳真》兩部最著名。這些都是標準的國恥教育敘事。它們不但在香港轟動一時,還得中國改革開放之風,傳遍中國大地,大大加強了大陸和香港在文化感情聯繫。觀眾在觀看中,潛移默化地增強了受眾的民族國家感情。當年香港人最終演變為「香港的中國人」,並創建出「大中華」概念,進一步影響其他海外華人,那些香港大眾文化的影響居功至偉。

1981年金庸獲鄧小平接見後,政治立場即大改變。
倪匡老友金庸希望入仕,對中共有幻想有妥協。圖為1981年金庸與鄧小平會面。

倪匡既反共又愛中國,還為構建大中華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現在看來這有點自相矛盾,然而,「愛中國不愛中共」是那個年代香港絕大多數熱愛民主自由的文化人的普遍態度。毫無疑問,倪匡是一個「愛國者」,他熱愛的是文化上的中國;於此同時,他也「一生堅決反共」。這也是他與老友金庸在政見方面最大的不同。金庸希望入仕,對中共有幻想有妥協。倪匡一生只愛自由,特別是言論自由,認為沒有自由就意味著毀滅,正如他筆下的衛斯理一樣。

倪匡沒有錯,香港文化的黃金時代也正得益於香港的高度自由。言論自由結束了,黃金時代也就結束了。在香港回歸25年進入下半場,《國安法》實施兩週年,開啟「武官治港」之際,倪匡追尋衛斯理的足跡,探訪外星人,實在是一件好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