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山觀點:美聯合歐亞應對中國,台海風險仍在控管範圍

2022-07-05 07:10

? 人氣

北約領導人峰會28日至30日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美聯社)
北約領導人峰會28日至30日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美聯社)

然而12年後的今天,俄羅斯再度被北約定位為「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威脅」。遠在十萬八千里外的中國,雖不被北約視為敵人,但卻構成挑戰。既使是挑戰,在美國與歐洲盟國看來,也具有不同的意涵。

歐洲盟國在意的是中共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立場。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在接受德國「明鏡周刊」(Der Spiegel)訪問時就抱怨,北京和莫斯科在外交上相互支持,在軍事上緊密合作;此外,北京明白反對北約東擴,在歐洲國家看來,這就等同於否定歐洲安全的核心原則,即「每個國家有權選擇自己想加入哪一個防衛合作組織。」

美國在意的是「中國崛起」會挑戰美國的世界領導地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表示:「中共正試圖破壞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這是我們遵行、確信,並協助建立的。無論中共以任何方式挑戰它,我們都將挺身而出。」但美國若想建立「國際抗中統一戰線」,就不能忽略北約主要成員,都是以中國大陸做為最大的貿易夥伴。

至於中共的反應,《新華社》6月25日刊出的一篇專文,直指兩場峰會「暴露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企圖利用G7、北約這兩大集團主導國際秩序」;抨擊美國等西方國家「固守冷戰思維,為了維護自身霸權,拉幫結派搞小圈子」;認為「這種做法逆流而動,註定不會得逞」。中共尤其對北約邀請日本、韓國、澳洲和紐西蘭等4個非成員國出席峰會,表達強烈不滿,認為是「企圖打壓、圍堵中國」。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峰會上表示:「歐洲與印太地區的安全防務密不可分,試圖憑藉強硬手段單方面改變現狀,在東海和南海不斷發生。」岸田重申 :「明天的東亞地區有可能成為第二個烏克蘭」,言下之意劍指中國。岸田希望與北約加強合作,強調:「我們必須展現團結,這些企圖才不會成功。」

從地緣政治的角度看,台海、東海、南海及黃海,具有「四海連動」的關係。當西方盟國針對中共在俄烏戰爭後的角色,進行經濟和軍事兩線的戰略「超前部署」時,未來台海形勢的發展,自然引起我們的關注。

我認為拜登重視與盟國的關係,未邀請臺灣參與其一手主導的「印太經濟架構」和環太平洋軍事演習,就是不願讓盟國因考慮中共的反應,而處於進退兩難的困境;另一方面,只要美國言行一致,不改變其「不支持台獨」的立場,中共也不會在台海輕啟戰端。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閻學通6月29日,面對外界炒作「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說法時表示:「中國仍然堅持和平統一政策,當前武統輿論存在於網絡上,不代表台海地區的客觀安全環境現狀。」

無論如何,影響台海形勢的關鍵因素還是中美關係。中美目前處戰略競爭狀態,但兩國防長在香格里拉的會談顯示,雙方均欲建立可預期之軍事關係。如果雙方領導人有再度通話的機會,中美緊張關係仍有緩和的可能。到目前為止,台海形勢仍在中美管控風險的範圍之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作者為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本文原刊《美麗島電子報》,授權轉載。(原標題為:美聯合歐亞盟國,應對中共戰略挑戰)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