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歐盟北約表態力挺,烏克蘭能打贏俄羅斯嗎?《經濟學人》警告:全球經濟危機不利國際合作,贏面恐怕在俄羅斯這邊

2022-07-02 08:41

? 人氣

2022年6月22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跟國防部長紹伊古在莫斯科無名戰士墓園的獻花儀式上交談。(美聯社)

2022年6月22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跟國防部長紹伊古在莫斯科無名戰士墓園的獻花儀式上交談。(美聯社)

面對強敵俄羅斯的入侵,烏克蘭在戰爭初期擊退了圍攻基輔的驚人攻勢,西方各國也持續制裁俄羅斯、援助烏克蘭軍事物資,讓普京的侵略野心為之受挫。不過《經濟學人》與日本自衛隊退役陸將都提出警告:烏克蘭戰爭目前已陷入長期化,率先耗盡武器、人員、金錢,以致喪失戰鬥意志的一方恐將落敗。《經濟學人》直言,這場俄烏戰爭到目前為止,贏面較大的一方其實是俄羅斯,質疑國際社會是否真能在這場通膨危機中持續合作、一舉扳倒普京。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歷任自衛隊陸上幕僚副監(相當於陸軍副參謀長)、東部方面總監(東部方面隊指揮官,負責關東、甲信越與靜岡縣等地的防務,相當於軍長)的渡部悦和表示,俄羅斯在第二階段「特別軍事行動」將兵力集中在頓巴斯地區之後,除了戰略目標的改變(從推翻烏克蘭政權變成完全佔領頓巴斯),俄羅斯軍隊也改以優勢長程火力與小型口袋包圍確實殲滅守軍的「蠶食戰術」。除了拿下北頓內次克(Severodonetsk),盧甘斯克的最後據點利斯坎斯科(Lysychansk)也岌岌可危。

烏克蘭戰爭開打100多天時,頓巴斯北頓內次克激烈的街頭巷戰白熱化,烏克蘭士兵傷亡慘重。(AP)
烏克蘭戰爭開打100多天時,頓巴斯北頓內次克激烈的街頭巷戰白熱化,烏克蘭士兵傷亡慘重。(AP)

渡部悦和指出,俄軍捨棄了在第一階段劍指基輔的裝甲部隊機動戰,而是徹底依靠長程火砲的攻勢,將作戰區域限定在砲兵射程的15到20公里範圍內;捨棄第一階段的大型口袋陣地包圍戰,而是改採小型口袋戰術,確實以優勢火力(渡部稱俄軍砲兵火力約為烏軍的10倍到20倍)徹底削弱烏軍戰力後,再以戰鬥經驗豐富的步兵(雇傭兵、車臣兵團等)進行佔領。以歷經3個月苦戰的北頓內次克為例,烏軍失守時9成建築物慘遭砲擊、基礎設施幾乎全毀,利斯坎斯科恐怕也扛不住相同模式的猛攻。

俄軍攻陷北頓內次克究竟意味著什麼,西方世界的解讀目前也陷入分歧。首先是華府智庫戰爭研究所(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War)的樂觀解讀—烏克蘭丟掉北頓內次克並非俄軍的重大勝利,因為俄軍為此蒙受了巨大的人員與武器損失,整體推進速度依舊十分緩慢;其次則是北約秘書長史托騰伯格(Jens Stoltenberg)所擔心的—俄烏戰爭已陷入長期消耗戰,但雙方都沒有結束戰爭的決定性力量;最後則是奧地利軍事學院(Theresian Military Academy)賴斯納上校(Markus Reisner)的悲觀解讀—俄軍打消耗戰就是為了最大程度摧毀烏克蘭的軍事力量,而且俄軍不封閉頓巴斯的口袋入口,就是為了把烏克蘭投入戰場的後援消磨殆盡,俄羅斯終將獲勝。

2022年7月2日發行的《經濟學人》,封面故事是分析烏克蘭戰爭前景的〈How to win the long war〉。(翻攝網路)
2022年7月2日發行的《經濟學人》,封面故事是分析烏克蘭戰爭前景的〈How to win the long war〉。(翻攝網路)

面對這三種頓巴斯情勢的解讀,渡部悦和雖然沒有明確給出自己的評判,但他承認「烏克蘭戰爭的結果難以預測,俄烏雙方都已陷入巨大的消耗」,因此世界各國應該繼續對「在劣勢中抵抗俄軍的烏克蘭提供大量現代化重型武器與彈藥」。最新一期《經濟學人》封面故事〈How to win the long war〉對頓巴斯戰場的解讀與渡部悦和類似,但這篇文章並沒有像這位前自衛隊高階將領一樣以呼籲「民主國家應當團結對抗侵略」作結,而是指出世界情勢與俄烏戰爭發展的真實隱憂。

《經濟學人》指出,雖然烏克蘭領導人不斷高呼武器不足,但北約仍在持續提供充沛的軍事援助,而且俄軍在烏東戰場也確實進展緩慢、付出慘痛代價,烏克蘭仍有機會擊退俄軍,並且成為一個不被俄國宰制的民主國家。不過《經濟學人》也說,烏克蘭想要收復失土恐怕就不是那麼容易,而且西方國家到底能支持烏克蘭到什麼時候,其實不無疑問

2022年6月11日,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與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在基輔舉行聯合記者會。(美聯社)
2022年6月11日,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與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在基輔舉行聯合記者會。(美聯社)

《經濟學人》分析,烏克蘭的經濟規模與體質顯然無法與俄羅斯相提並論(編按:烏克蘭2021年的GDP為2002億美元、俄羅斯則為1兆7754億美元),表面看來烏克蘭當然禁不起跟俄羅斯長期消耗,但烏克蘭背後是整個北約的支持:在莫斯科遭到經濟制裁之前,北約的經濟規模就是俄羅斯的十倍以上;北約持續提供烏克蘭的先進武器,更讓烏軍保有絕地反攻的希望,至少讓俄軍遭受更沉重的打擊;持續的制裁措施也會對俄羅斯的經濟持久的傷害,甚至讓俄國的商界與政界不再支持普京。

歐盟在上個月已經給予烏克蘭「歐盟候選國」的資格;G7(七大工業國集團)峰會確認了加強制裁俄羅斯,北約的馬德里峰會也宣告俄羅斯為戰略安全威脅,將全面強化歐洲集體防衛態勢。不過全球經濟正在遭受通膨衝擊,俄烏戰爭的長期化將使得國際社會付出更高的代價,普京對烏克蘭港口的封鎖已經造成貧窮國家的糧食危機。但令人擔憂的現實狀況是,烏克蘭政府現在每個月的赤字已高達50億美元,目前的戰事更需要西方軍事工業快速生產大量軍火供應前線,但西方的國防產能似乎已有捉襟見肘之感。

2022年5月30日,歐洲民眾示威要求停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天然氣(AP)
2022年5月30日,歐洲民眾示威要求停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天然氣(AP)

此外,普京似乎試圖阻止歐盟成員國建立足夠的天然氣儲備,一旦寒冬降臨,歐盟各國有可能因為天然氣短缺的能源問題離心離德,那麼歐盟對於烏克蘭的支持恐怕也將分崩離析。《經濟學人》甚至指出,如果烏克蘭真的在戰場上取得明顯優勢,北約成員國未必不會擔憂普京選擇全面升級軍事行動,迫使歐洲陷入一場與俄羅斯的災難性戰爭;另外一個來自大西洋對岸的隱憂則是川普,因為這位輸掉2020大選的美國前總統明年可能展開總統大選造勢,而川普對普京的友好與崇拜眾所皆知,對北約更總是批評「佔了美國便宜」。倘若川普捲土重來,美國對烏克蘭與北約的態度恐怕也會有所改變。

《經濟學人》認為,普京目前的戰略顯然是盡可能佔領更多烏克蘭領土、片面宣佈勝利,然後逼迫西方與基輔接受他對烏克蘭強加的條件,否則俄羅斯將讓更多土地陷入毀滅、飢冷與核子末日。烏克蘭與國際社會當然不應接受普京的脅迫,否則除了烏克蘭將永遠失去他們的領土,普京恐怕也會食髓知味,變得更加好戰—他上個月在演說中談到彼得大帝「如何從瑞典手中拿回原屬俄羅斯的領土」時,竟然得意地笑了出來,還說「這個責任現在也落到了我們身上」

《經濟學人》警告,普京今天認為有用的武器,當然會在明天繼續施展,這包括以戰爭罪行與核武威脅恫嚇世界,以天然氣短缺與糧食危機勒索歐洲與全世界。因此想要阻止下一場戰爭發生的最好方法,就是在烏克蘭徹底擊敗普京。世界各國領導人必須對他們的人民解釋,這場戰爭不只是捍衛烏克蘭,更攸關全世界根本的安全利益。歐洲需要解決他們的能源問題,烏克蘭需要更快拿到更多武器,因為當烏克蘭被迫接受「糟糕的和平」,普京的核威懾將不會就此收手。但《經濟學人》也質疑,烏克蘭要贏得勝利意味著大量資源的調度,有錢、有人、有資源的烏克蘭支持者,真有決心扳倒普京嗎?

俄羅斯總統普京。(美聯社)
俄羅斯總統普京。(美聯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忠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