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尊觀點:耶路撒冷的香檳,加薩走廊的鮮血——淺析川普遷館

2018-05-26 06:20

? 人氣

耶路撒冷,以色列民眾紀念獨立日,慶祝建國70周年。 (圖/取自視覺中國|澎湃新聞提供)

耶路撒冷,以色列民眾紀念獨立日,慶祝建國70周年。 (圖/取自視覺中國|澎湃新聞提供)

當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jahu)在歡慶中的耶路撒冷將2018年的5月14日這一天稱為「和平之日」時,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人正在流血。據不完全統計,這輪新的巴以衝突已造成六十多人死亡,數千人受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過去半年中,美國總統川普在中東點燃了三把「明火」:4月14日,美國伙同英法對敘利亞實施了直接空中打擊,原因是據稱敘利亞政府在國內再次投入化學武器。5月8日,華盛頓不顧英法等盟友的反對,單獨宣佈退出《伊核協議》,強化了北大西洋關係中的不和諧。從時間順序上說,上述兩大事件是「三把火」中的第二和第三把。

川普的第一把火種在去年12月初便已埋下:他在一份聲明中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決定將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往耶城。遷址儀式選擇在一個非常敏感的日子:5月14日——以色列建國70週年紀念日。

川普此舉為哪般?

許多人會問,川普此舉究竟為哪般?

這讓筆者想起馬克宏在被問及川普退出《伊核協議》的動機時說的話。當時,這位年輕帥氣的法國總統剛在華盛頓與白宮主人秀完「兄弟情」(Brotherhood)。根據他的判斷,川普的做法首先與內政有關,其次才是外交佈局。

的確,川普有條不紊、不計後果地兌現競選承諾,在國際上「東一榔頭西一錘」,看似雜亂無章,背後卻蘊含著頗深的內政因素:美國的中期選舉和競選連任總統。具體到他宣佈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將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往聖城,筆者認為,其主要動機無外乎有以下三個:

其一,給他的那些具有猶太背景的「金主們」一個體面的交代。眾所周知,川普的乘龍快婿庫什納來自美國紐澤西州的一個猶太家庭;川普的勝選也離不開猶太群體這個大票倉和他們的巨額獻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數立陶宛裔猶太人、拉斯維加斯金沙集團(Las Vegas Sands Corp)的老闆阿德爾森(Sheldon Gary Adelson)。據說,他和其以色列籍妻子共為川普選舉捐獻了三千多萬美金,還為後來的總統就職大典破費了不少。關鍵是,這對夫妻是狂熱的猶太復國主義者,無條件地支持以色列。川普有關以色列的講演稿均離不開這些人在背後捉刀。

其二,耶路撒冷不僅是猶太人和穆斯林的聖城,也是基督教的發源地。基督教是美國的第一大宗教(70%以上),一直佔有主流社會地位。川普當時和將來若想勝選,爭取基督徒們的支持至關重要。也正是出於這個原因,他選擇了右翼基督教人士邁克·彭斯(Mike Pence)作為自己的競選搭檔。在耶路撒冷問題上,右翼基督徒的「耶路撒冷情結」一點都不遜於猶太人。承認聖城為以色列首都就是川普對這些人做出的承諾。

其三,川普當選後,經過幾輪篩選,如今他周圍聚集了一批具有軍情背景的保守激進智囊人士。所以,商人出身的川普在作國際問題決策時,這些人對其的影響非常大。中東地區的主要矛盾已從原先的宗教性質轉為地緣衝突,傳統的阿以對峙(阿拉伯—以色列)已逐步變成沙伊爭霸(沙烏地—伊朗)。雙方陣營也完成了重組:原來的對手以色列和沙烏地現已成為合作夥伴,伊朗的影響力正在伊拉克和敘利亞迅速擴大。兩邊身後又各有一大國支持:什葉派老大伊朗得到莫斯科的助持,遜尼派龍頭沙烏地有華盛頓為其撐腰。利雅德是川普就職後首次外訪的重要一站,以色列則是華盛頓在中東的傳統盟友。由此可見,支持以色列和沙烏地、遏制伊朗及俄羅斯的擴張是這屆美國政府在中東地區的戰略選擇。

以色列建國70周年: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慶祝美國大使館搬到耶路撒冷,同時間加薩走廊正遭受以軍鎮壓(AP)
以色列建國70周年: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慶祝美國大使館搬到耶路撒冷,同時間加薩走廊正遭受以軍鎮壓(AP)

耶路撒冷與國際法

世界上恐怕沒有一座城市如耶路撒冷一般具有如此多、如此久的爭議。如果追溯起來,至少也要有兩千多年了。

去年聖誕節前夕,當全球基督徒的目光紛紛投向聖城之時,美國總統川普對外宣讀了他那份有關耶路撒冷的聲明。他此舉自然是出於內政和外交的需求,但其危害之處在於,把嚴肅的國際法當作了政治算計的工具,用障眼法和擦邊球等手段將國際法標準和政治目的混為一談。

現在,國際社會對這份聲明(內容和形式)產生了完全不同的分析和解讀。大家的共識是,川普的決定已成為現實政治的一個分水嶺;分歧是,它只是個「政治轉折點」,還是的確違反了國際法。

川普在聲明和遷館慶典的視頻中強調此舉只是正視現實後的一個結果,以色列則認為「早該如此」「值得效仿」。世界輿論對此的反應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兩個模式:1)川普的決定危及和平。持這種觀點的有歐盟絕大多數成員國、俄羅斯等。2)該決定違反國際法並危及和平。持這種觀點的有法國總統以及所有的伊斯蘭國家。

川普宣佈將美國使館遷往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這個表述中究竟有多少涉及國際法的內涵呢?

「首都」一詞本身並非國際法概念。在國際法詞典里,與「首都」有關的似乎只有以下若干條:1)「瑞士無首都」,伯爾尼只是所謂的「聯邦市」;2)在一些國家,政府機構分散在兩個或若干個城市;3)美國國會和政府所在地不是華盛頓(州),而是「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Washington, DC)。

這些字條充分說明,「首都」的確是內政事務,決定權完全在各主權國家自己手中。所以,簡單把「首都」作為將耶路撒冷問題上升到國際法高度的切入點,恐怕有些欠妥。不屬於國際法範疇的事務,自然也就無以從國際法角度去承認或違反。

雖說「首都」與國際法無涉,但「主權」卻是國際法的重要基礎,而耶路撒冷之所以成為「問題」則恰恰與主權的界定有關。從這個切入點出發,聖城的國際法關聯才站得住腳。

按照國際法,一個主權國家只能在其得到國際承認的邊境內行使主權。舉個例子:如果德國哪天突然宣佈要將首都遷至前東普魯士的布雷斯勞(Breslau),今波蘭的弗次瓦夫(Wroclaw),當然就違反了國際法,具體說就是違反了上世紀七十年代布蘭特時期的德國與當時的東歐諸國簽署的雙邊協議(統稱「東方條約」—— Ostverträge)。德國理應受到譴責,如果被告到海牙的國際法庭,德國將毫無勝數,必敗無疑。

回到川普的聲明: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在國際法的語境下,我們首先要問,耶路撒冷是否在國際承認的以色列主權國家邊界內行使了首都的功能?

以色列建國70周年:美國大使館搬到耶路撒冷當賀禮(AP)
以色列建國70周年:美國大使館搬到耶路撒冷當賀禮(AP)

法國總統馬克宏認為顯然沒有。他在接受一次英文採訪時說:「納坦雅胡先生認為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並不是什麼新鮮事,與以往不同的是,現在有一強國單方面承認了一件違背國際法的事情。」可惜,馬克宏只是下結論,但並未進行充分的論證。

關於圍繞聖城的衝突,國際社會在以下三點上有基本共識:1)以色列自1948年以來的確在西耶路撒冷行使著主權;2)按照原先的商定,耶路撒冷的最終定位要在聯合國內通過國際談判方能確定;3)以色列對西耶路撒冷的實際管轄權並非通過違背國際法的侵略戰爭所獲得的,而是(這點又存在異議)從以前的國際聯盟(League of Nations)以及後來的聯合國那裡在承認上述第二點的前提下轉手獲得的。

這種格局一直保持到1967年以色列在「六日戰爭」(第三次中東戰爭)中徹底擊潰埃及、約旦和敘利亞聯軍,並佔領聖城東部。1980年,以色列進而兼並了被其侵佔的巴勒斯坦領土,並在所謂的「基本法」(Basic Law)中宣佈整個耶路撒冷為其首都(「Jerusalem, complete and united, ist he capital of Israel」)。

用武力手段侵佔某地,並用法律形式來兼並,這才是耶路撒冷與違反國際法掛鈎的伊始和內涵。

那麼,川普的決定究竟有沒有違反國際法呢?川普反復強調每一個主權國家有權自己決定首都的所在地——這話沒錯誤;他聲稱只是接受以色列在耶路撒冷施政(議會、政府和最高法院所在地)這個事實而已——此話亦無問題。

如果我們仔細和全面閱讀這份聲明的原文,甚至可以發現,川普並未照搬以色列的立場,而是作了以下表示:「美國對任何最終地位問題仍然沒有立場。以色列在耶路撒冷主權的具體界線受雙方最終談判的約束。」

也就是說,川普在此並未提及「整個和統一的耶路撒冷」,相反,他的說法是「以色列在耶路撒冷的具體界線」(specific boundaries),只不過沒有具體說「東耶路撒冷」和「西耶路撒冷」而已。

而這恰恰是川普的聰明或狡黠之處:他的「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的說法中,回避或模糊了聖城「東西部」的歷史遺留問題,即東耶路撒冷被以色列侵佔併吞的事實。這樣既向他的金主、基督教選民和以色列朋友們表明自己信守承諾,以色列亦可借此大做文章,歡呼「國際新秩序的開始」;在遇到質疑和抗議時,川普又可以信手拈來地引用原話,證明自己並未違反國際法。

還有一些細節也很重要:譬如,川普的講話在白宮的官網上並未被歸到「立法」(legislation)和「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s)欄目中,而是置於「聲明」(proclamations)之下,由此亦可看出這份文件的屬性和官方態度。還有,在所謂的「遷館」問題上,川普只是下令國務院規劃建設耶路撒冷使館和「準備」搬遷,並未做出具體的時間規定;為避免給以方「出現了新的法律基礎」這樣的錯覺,美方甚至向領事館發佈指令,頒發護照時在持有者的出生地一欄中莫填寫「以色列耶路撒冷」這樣的內容。

以色列建國70周年: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慶祝美國大使館搬到耶路撒冷,同時間加薩走廊正遭受以軍鎮壓(AP)
以色列建國70周年: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慶祝美國大使館搬到耶路撒冷,同時間加薩走廊正遭受以軍鎮壓(AP)

在這次針對川普聲明的表態中,歐盟一些國家的表述非常精准,不為美國總統處心積慮的措辭所迷惑。瑞士:「瑞士只承認1967年以前的以色列主權。耶路撒冷的最終定位取決於衝突雙方的談判結果。」瑞典:「歐盟從未承認以色列吞併東耶路撒冷。」荷蘭:「雙國並列方案仍然是荷蘭的目標。 安理會第478號決議明確表示:吞併東耶路撒冷是非法的。」

結語

不管怎麼說,川普的這第一把火的確是點著了,而且火勢還不小。在這一背景下,中東將往何處去?美國在中東又將如何安身立命?得罪了巴勒斯坦人的川普還有望重獲阿拉伯人的信任嗎?習慣「大手筆」的現任美國總統又會如何推動其所謂的「最終和平協議」(「ultimativen Friedensdeal」)呢?

就目前來看,川普的決定滿足了美國國內的很大一部分民意,卻得罪了國際組織和歐洲盟國。聯合國、歐盟、德國總理默克爾均認為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是個錯誤。

客觀來說,川普的這一決定與他三位前任的態度並沒有太多的出入,唯一的區別是:前三任只說未做,川普則說到做到。國際社會這次的反應有的的確出於不解和憤慨,但也有不少是虛張聲勢和不倫不類。關於後者,我們不妨可以通過以下五個問題來作驗證:

綜上所述,中東歷史恩怨和現實衝突的真相在硝煙、憤怒和仇恨中已變得面目全非,這兩天耶路撒冷的香檳和加沙地帶的鮮血,或許才是歷史無情和政治虛偽的真實寫照吧。

*作者為旅居海外作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歐陽尊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