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背後的陰影》重建置輕研發、排擠其他潔淨能源 太陽能產業竟成全球能源轉型的絆腳石

2018-05-22 09:10

? 人氣

核四廠,龍門核能發電廠(台電)
核四廠,龍門核能發電廠(台電)

加州的惡魔峽谷(Diablo Canyon)核能發電廠就是一個最好的案例。當地的環保團體成功遊說當地最大的發電廠太平洋煤電公司(PG&E)在2025年前關閉該核電廠。然而,該核電廠提供了加州近10%的電力,未來若關閉可能導致兩種狀況,一是以再生能源替代,使得電價高漲,二就是增加對石化發電廠的依賴,導致碳排增加。

除了核電,有些歐美環保團體也反對碳捕集與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設備,認為投資CCS設備會變相鼓勵業者建設更多的石化燃料發電廠。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太陽能板,潔淨能源,再生能源。(美聯社)
美國加州,一戶人家的屋頂加裝的太陽能板。(美聯社)

重硬體建置,不重研發  威脅太陽能未來發展

美國一直以來都是能源創新領域的領導者,然而近幾年投入太陽能設備建置的資源大幅超過研發創新領域,2016年超過8成的美國太陽能產業職缺是設備建置而非研發,將危及全球太陽能產業的前景。受到中國製造的低價太陽能設備衝擊,許多美國的太陽能研發新創公司面臨破產。短期而言對產業的衝擊並不明顯,但長期看來,投資不足將使得更新、更有效的太陽能技術的商業化面臨困境,影響全球達到減碳目標。

對太陽能元件課重稅  導致價格升高、普及速度減緩

中國政府透過貿易補貼,擴大中國太陽能板製造業能在全球市場持續擴張,其他國家為了保護國內的太陽能產業,開始建立關稅壁壘。2014年,美國對中國和台灣的太陽能產品展開雙反(反傾銷及反補貼)調查,並課徵反傾銷稅。

今年1月,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又宣布,未來4年將對進口太陽能光電產品課保護性關稅,稅率最高達30%。台灣是全球第2大太陽能電池供應國,且為美國最大進口來源,2016年占美國總進口量45.7%,保護性關稅對台灣造成不小衝擊。報告指出,保護性關稅阻礙太陽能元件的自由貿易,造成太陽能源成本上升,也與太陽能普及和全球深度減碳目標背道而馳。

報告最終建議,太陽能和核能不必然是互相替代,以核能和裝載碳捕集與封存設備的石化能源作為穩定基載能源(base load power plant)來源,可以幫助太陽能這種間歇性能源(intermittent energy)的發展。此外,美國政府也應該將大部分資源投注在太陽能設備研發而不是裝設,才能在長期及短期都達成深度減碳目標。

川普。(美聯社)
川普政府加強對太陽能光電產品進口的保護性關稅。(美聯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

魏嘉瑀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