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羅伊訴韋德案」起源:當年羅伊欲拿掉的胎兒長大成人,她如何看待生母與墮胎問題?

2022-06-29 16:10

? 人氣

這一切雪萊都不以為然,她不想被宣傳利用:「我與羅伊案的聯繫,僅止於我是羅伊腹中的胎兒。」2012年12月,42歲的她不想再隱瞞和感到焦慮,主動向記者普拉格公開她的生命故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麥科維女士(Norma McCorvey,左)早年成為爭取墮胎權的先驅,晚年卻轉為支持反墮胎(AP)
麥科維女士(Norma McCorvey,左)早年成為爭取墮胎權的先驅,晚年卻轉為支持反墮胎(AP)

詹・羅伊的孩子們

2013年3月,在普拉格的牽線下,雪萊和姐姐梅莉莎(Melissa)和珍妮佛(Jennifer)終於相見。普拉格得知她們「一直在拼命尋找彼此」,便為她們安排見面。他說,雖然現在她們的關係並不是特別親密,但當天的聚會很溫馨,「我坐下來,聽著她們談論所有的共同點,就是失散已久的兄弟姐妹可能會在彼此身上發現的那種,令人毛骨悚然的相似之處以及不同之處。」

普拉格在書中寫道,大姊梅利莎是由麥科維的母親撫養長大的,她跟麥科維較常聯繫。二姊珍妮佛表示過去從不知道生母是誰,也不知道羅伊訴韋德案。她們接受了彼此長得不同的地方,暗示著她們有不同的父親;她們的相似之處正是生母帶來的陰影,只有梅利莎真正了解母親,珍妮佛表示想見母親一面,雪萊還在猶豫要不要也見見母親。

近四年後,2017年2月,梅利莎通知妹妹們,麥科維在德州一家醫院插管,剩下的時間不多。雪萊在亞利桑那州的家中焦慮得走來走去,「然後一切就來不及了」。雪萊說,她一直默默希望,有一天麥科維能真正在乎她生下的孩子,在得知麥科維病危後,她強烈感受到了內心的這種渴望,「我希望她能體驗這種愛人的快樂。」雪萊始終沒有去見麥科維一面。

雪萊最終認為,如果說她這名「羅伊寶寶」可以象徵些什麼,那顯然不是生命多麼神聖,而是當一個人在不被期望的情況下誕生,他的生命會有多少苦難。

麥科維女士(Norma McCorvey)早年成為爭取墮胎權的先驅,晚年卻轉為支持反墮胎(AP)
麥科維女士(Norma McCorvey)早年成為爭取墮胎權的先驅,晚年卻轉為支持反墮胎(AP)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娪嫣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