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震華觀點:國民法官是包著糖衣的迷幻藥

2018-05-22 07:10

? 人氣

司法院3公布國民法官制度草案,並現場模擬國民參與審判法庭。(司法院提供)

司法院3公布國民法官制度草案,並現場模擬國民參與審判法庭。(司法院提供)

司法民主化的浪潮─時之所趨,莫之能禦

隨著離譜判決、恐龍法官的一再出現,人民對司法的信任度不斷掉落,由十年前的40~50%一直掉落到二年前剩不到20%,司法改革的呼聲,一波比一波高,終於在新政府上台之際,給予小英最大、最久的掌聲!同時,從小英口中的還給人民司法=司法民主化改革,立即成為難得一見的朝野共識,人民參與司法的呼聲,其勢如破竹,勢在必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人民參與司法,不是人民參與審判

問題來了!這股勢在必行的人民參與司法,在司法院法官爺們手中把玩的結果,竟然變成人民參與刑事「審判」,那刑事「偵查」案件呢?還有民事求償及行政處分案件呢,就不必人民參與及監督了嗎?換句話說,官方版人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祇是三分之一套的司法民主化,且又再打了對折的六分之一套人民參與司法!

不僅排除人稱敗訴法院的行政法院案件,及民事的契約履行或侵權求償案件,更將刑事案件在偵查階段排除在外,人民參與監督司法縮水成六分之一套,完全背離司法民主化的精神!

20180505-「55支持陪審大遊行」,立法委員陳曼麗接下陳情書。(甘岱民攝)
「55支持陪審大遊行」,立法委員陳曼麗接下陳情書。(甘岱民攝)

國民法官 是包著糖衣的迷幻毒藥

官方版的人民參與審判法草案,祇是六分之一套的司法民主化改革,照理應該很難獲得人民認同,但司法院的法官爺們竟然包起糖衣,用「國民法官」一詞來裝飾「參審員」,為了討好人民,竟把政客選舉討好選民的伎倆用在司法改革之上,令民間版陪審團的「陪審員」不敵「國民法官」,幾乎招架不住!?

然而,「國民法官」是包著糖衣的毒藥!請想一想,不正是恐龍法官的離譜判決,讓人民不滿意司法的呼聲匯聚成勢不可擋的司法民主化改革浪潮嗎?人民不信賴的不正是那訴訟指揮及自由心證大權在握地有權無責、有恃無恐的恐龍法官爺們?而官方版參審制竟然把國之良民推入有權無責、有恃無恐的恐龍群聚的侏儸紀公園中,把人民變成恐龍伴侶,甚至自身變成祇享受權力卻不用負任何責任的有權無責恐龍,宛如巫婆給吃包著毒迷幻藥的糖果,人民會上當嗎?可以上當嗎?

國民法官參審 政府帶頭違反憲法

5月3日20個民間團體代表拜會司法院長許宗力及其法官爺們,雙方談及參審制及陪審制要不要一起試行時,許宗力院長說他所要推的「國民法官」制,讓他非常的興奮(exciting),他依然不認同陪審制,新聞報導說雙方話不投機、大吵一架!這國民法官制令人興奮的說詞,出自許宗力大法官兼院長的口中,真是令曾是他學生的我感概萬千,再次印證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的邁爾斯定律(Miles' Law)!更是古時官比民大的祇准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現代版!

20180326-「落實司法改革,5 月5日支持陪審制大遊行」啟動記者會。(甘岱民攝)
「落實司法改革,5 月5日支持陪審制大遊行」啟動記者會。(甘岱民攝)

但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不要忘記,許院長才在去年司法改革國是會議期間,公然反對陪審制,質疑僅有「認定事實」權責的陪審團,已有侵犯法官審判權的違憲之虞,但如今和法官職權幾乎完全相同的國民法官,不僅可以認定事實,更可以調查証據詢問證人、解釋與適用法律及量刑科責,如此國民法官豈不更是侵犯法官職權,大喇喇地違反憲法第80條,這樣說來豈非州官可公然放火(參審),人民卻不可點燈(陪審),帶頭違反憲法強推國民法官的司法院長許宗力,豈不成了人民的頭號公敵!―帶頭違憲的「賊頭」!

人民參與司法 不可失焦、縮水

司法民主化,是司法改革的主軸理念=指導原則,人民參與審判祇是司法民主化的一個小環節,不能把司法民主化縮水成參與「審判」而已,「偵查」階段應如何受人民監督參與,例如檢警不查案不立案,該如何制衡?檢察官濫權簽結、不起訴,該如何監督以重新啟動偵查作為?還有敗訴法院的行政處分案件,如何令人民參與及監督?要否學習德國導入各領域專家參審各該類行政處分案件?例如會計師之於稅務案件。

同理重大民事案件,如涉及迫遷的拆屋還地案件,龐大寺產及祭祀倫理的寺廟、祭祀公業案件、公害賠償、醫療致死等民事案件,是否導入各行業公會專家參與監督審判?當然還有,司法民主化,不僅僅是對事=案件審判的人民參與,就司法官人事的任、免及懲戒,亦應令人民有參與及監督的機制,例如司法首長由人民直選或由民意代表間接選任?司法官的評鑑獎懲,亦更應開放人民代表的參與及直接申訴提案或訴究權!如此,才能打開侏儸紀公園,將恐龍法官馴化成現代大象、良駒,為人民造福,使人民的財產自由受憲法保障的國策,更加真正的落實!

*作者為律師,台灣司法改革關懷互助協會理事長。本文為〈司法民主化的虛與實〉(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