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讚嘆總統,國發會說台灣已擺脫悶經濟泥沼!

2018-05-19 07:30

? 人氣

但實際情況是即使當年成長率達4%,社會普遍還是覺得「悶經濟」。難道是藍營執政,4%也悶;綠營執政,3%就不悶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有趣的是國發會為了凸顯蔡政府的經濟表現好,特別用的是101年至104年平均每年成長2.3%,而跳過4.02%那年的數字不談;說104年僅剩0.81%的增幅,卻不談當時全球的衰退,藉此凸顯去年的2.86%是如何個好法。

國發會同時說:我國實質每人GDP增幅逐年增加,105年較上年增加7,885元、106年則較上年大幅增加18,121元。國發會用這個數字的理由是說:「事實上國際間多以每人平均GDP進行比較,且以實質金額更能反映購買力」。但其實普遍引用的數字就是平均國民所得,只因為這個數字增長有限,就改以其它數字代替,不無玩弄數據、欺騙民眾之嫌。

至於讓民眾感覺「悶」最直接與重要的因素:薪資不漲,一來最近賴清德、施俊吉的勞工平均月薪近5萬(或6萬)的說法,已在網路上被笑、被罵了,國發會只能避其鋒以免再討罵。二來大家經常說的「實質薪資倒退n年」,所引用的實質經常性薪資,去年的數字37781元還是不如公元2000年的37801元,所以,唉,還是甭提了。

但如果實質經常性薪資還不如17年前,卻要急著告訴民眾:我們已經脫離悶經濟了,到底有多大的說服力,是讓人懷疑了,更別提其真實性了。

國發會在數據選擇上的「苦心」還不僅於此;去年台灣2.84%的成長率在四小龍中殿底,其它小龍是星3.5%、港3.7%、韓3.1%,實在不太好看;所以國發會承認台灣成長率較低之餘,還煞費苦心的找出「台灣進步最多」這個數據;不過,這是跟2015年比,因為如果是與2016年比,台灣的經濟成長率進步1.4個百分點,但星、港各進步了1.9、1.8個百分點,不能用來說嘴。

台灣從2015年第3季開始的經濟衰退,主因是全球經濟衰退、以出口為經濟命脈的台灣,每月出口衰退兩位數,拖累整體經濟表現。但怎麼去怎麼回來,當全球經濟出現IMF、經濟學人口中近10年來最強勁的復甦與最佳的經濟表現後,台灣出口回到兩位數成長,經濟進入復甦期。這裡面其實看不到太多政府的努力與政策湊效,甚至即使復甦強勁,民間投資仍低迷。

雖然《經濟學人》早早就點出,這波全球經濟復甦與任何民粹政府的「功勞」無關,但蔡政府硬要把經濟復甦功勞攬在身上也罷,不過,在引用數據與論述上,還是宜再多幾分專業、少幾分厚顏吧!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