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紀宇專欄:從老參議員馬侃的堅持 看美國政治的衰敗

2018-05-15 06:10

? 人氣

美國共和黨政壇大老馬侃(John McCain)(AP)

美國共和黨政壇大老馬侃(John McCain)(AP)

老參議員距離華府3500公里,距離死神(或者應該說是天堂)可能僅有咫尺之遙。老參議員返鄉養病已近半年,誰都知道無論國會山莊要表決多重大的議案,他都無法再次投下神聖一票。老參議員還能接見前來探望的摯友,但是已經不能會見記者。老參議員36年從政資歷儘管輝煌,但已進入尾聲。儘管如此,老參議員近來卻再度成為華府的風雲人物,而且原因很特別:為了他堅持的價值。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亞利桑納州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馬侃(John McCain)今年8月29日要過82歲生日,他去年7月初被診斷出罹患腦瘤,消息撼動美國政壇。之後他動了幾回手術,情況時好時壞,參議院一度為了等他能夠投票而擱置議程。但馬侃雖然是共和黨人,卻在「廢除歐巴馬健保」這件大案子中投下反對票,讓黨內大老捶胸扼腕,也再度印證他「特立獨行者」(maverick)的稱號名不虛傳。

美國共和黨政壇大老馬侃(John McCain)(AP)
美國共和黨政壇大老馬侃(John McCain)(AP)

不過馬侃最近引發的風波是一樁人事案。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前局長龐畢歐(Mike Pompeo)今年4月榮升國務卿,川普總統提名他的副手哈斯佩爾(Gina Haspel)繼任。哈斯佩爾在中情局待了32年,從基層幹員做到副局長,曾派駐非洲、歐洲、中亞、土耳其與泰國,尤其嫻熟反恐工作。而且這項人事案一旦通過參議院表決,哈斯佩爾將成為中情局70年歷史上第一位女性局長,可謂美事一樁。

但是馬侃堅決反對,甚至一度讓哈斯佩爾萌生退意。為什麼:哈斯佩爾在2002年10月至12月之間派駐泰國,管理一間代號為「貓眼」(Cat's Eye)的中情局秘密監獄。

中情局在國外設立「秘密監獄」,似乎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但這套體制卻是美國近代歷史──也是哈斯佩爾個人生涯──的一大污點。九一一恐怖攻擊之後,美國和許多友邦的情治機構合作設立這類「黑獄」(black site),專門用來關押、審訊恐怖分子疑犯,由於不在美國境內、不屬於正規司法體系,因此審訊者對囚犯可以無所不用其極,祭出各種酷刑來逼取口供。換言之,完全違反國際法。

哈斯佩爾在泰國掌管的「貓眼」,關押的就是恐怖組織「基地」(Al-Qaeda)的疑犯。她有沒有對囚犯動用酷刑?當然有,而且是最惡名昭彰的一種、據說是由中國人發明的「水刑」(waterboarding)──刑求者以布或頭套緊緊蒙住囚犯臉布,然後從上方開始澆水,讓囚犯產生即將溺斃的恐怖感受。2005年中情局下令銷毀92支酷刑凌虐囚犯的影片,哈斯佩爾正是執行者之一。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局長被提名人哈斯佩爾(Gina Haspel)(AP)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局長被提名人哈斯佩爾(Gina Haspel)(AP)

換言之,中情局的準局長是一個曾經酷刑凌虐囚犯、事後銷毀證據的「黑獄」典獄長。對此,馬侃無法接受。

馬侃之所以無法接受,倒未必是他的人道關懷、國際意識特別強。可以這麼說,對於「酷刑」(torture)這個高度爭議的議題,放眼整個華府,沒有人比馬侃更熟悉,因為他本人就是酷刑的受害者。

馬侃出身海軍將門世家,祖父、父親都是海軍四星上將(父親與蔣介石關係深厚),他年輕時克紹箕裘成為海軍飛行員,投入越戰。1967年10月26日,馬侃駕駛的A-4天鷹式攻擊機(A-4 Skyhawk)在北越首都河內上空被飛彈擊落,馬侃彈射逃生時兩隻手臂、一條腿骨折,著陸時落入一座湖泊差點溺斃,被越共拖上岸時又是一頓毒打。

馬侃被轉送到惡名昭彰的「河內希爾頓」(Hanoi Hilton)監獄,繼續受到酷刑凌虐逼供,直到發現他的父親竟然是美國海軍上將,才勉強給他最基本的治療,傷勢略為好轉就被送回戰俘營。從1968年3月開始,馬侃被單獨囚禁、單獨凌虐,時間長達2年。

1968年4月,馬侃的父親接掌美軍太平洋指揮部(USPACOM),越共從國際宣傳著眼,表明願意提前釋放馬侃,但是馬侃拒絕,要求自己必須和先前被俘的美軍一起釋放,否則他寧可繼續被囚。越共惱羞成怒,對馬侃的刑求愈益嚴厲,一度把他逼到自殺邊緣。

1973年3月14日, 馬侃終於獲釋,結束5年6個月的戰俘生涯,以英雄之姿回到故鄉。不過43年後的2016年,美國共和黨總統提名人黨內初選期間,一名參選人質疑馬侃是否稱的上「英雄」:「他因為被俘而成為戰爭英雄,但我認為英雄還是不要被俘比較好。」這個參選人就是川普。

越戰時期美國實施徵兵制,瞧不起「戰俘」、當時正值盛年、身強體健、唸過軍校的川普,有投入越戰嗎?當然沒有,身為紐約地產大亨之子,他以「腳跟骨刺」為藉口逃過一劫。換言之,川普質疑馬侃曾經被俘、不夠格當英雄,自己卻是個不折不扣的逃兵。

馬侃在1981年以海軍上校退役,終身領有殘障津貼;1982年當選聯邦眾議員;1987年接替與台灣非常友好的保守派大老高華德(Barry Goldwater),成為參議員。他多次有意問鼎白宮,終於在2008年代表共和黨出征,但敗給歐巴馬,回到參議院,2015年迄今擔任軍事委員會主席。

2016年6月5日,蔡英文總統接見美國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馬侃(John McCain)主席訪問團(總統府)
2016年6月5日,蔡英文總統接見美國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馬侃(John McCain)主席訪問團(總統府)

由於個人的痛苦親身經歷,馬侃向來關注酷刑議題,而且一路走來始終如一。2001年九一一恐攻之後,小布希政府的情治機構與軍方以反恐為名,開始大肆運用酷刑來對付恐怖分子與恐怖分子疑犯,並且美其名稱之為「強化偵訊技巧」(enhanced interrogation techniques)。2005年馬侃出手,修法明訂軍方的偵訊手段不得逾越《陸軍野戰手冊》(Army Field Manual)的規定;2009年1月歐巴馬總統上任後,將禁令延伸至所有政府僱員。2015年馬侃再度出手推動修法,確保之後的總統無法改變歐巴馬的禁令。

馬侃可謂有先見之明。2016年川普競選總統期間,公然揚言要恢復酷刑,並且對「水刑」讚不絕口。最後是勞駕退役陸戰隊四星上將、國防部長被提名人馬提斯(Jim Mattis)出面,告訴他酷刑不但無效,而且會讓被俘的美軍也淪為受害者,才讓他打消這個愚蠢的念頭。馬提斯說:「給我一包菸和幾罐啤酒,這比酷刑有用多了。」

因此我們不難想見,馬侃對哈斯佩爾接掌中情局的疑慮。在參議院聽證會上,哈斯佩爾不斷被問到她酷刑的問題,她坦承酷刑其實無用,強調自己「道德感」非常強,接任局長之後就算川普下令,她也不會再次讓部屬使用酷刑。但是對於一個關鍵問題:中情局過去使用酷刑,包含她自己的作為在肉,是否違背道德?哈斯佩爾始終閃躲迴避,只說當時一切作法都得到法律授權。換言之,為了加官晉爵,哈斯佩爾訴諸道德;但是面對自己的不堪過去,她訴諸法律。

馬侃說:「我相信哈斯佩爾是一位愛國者,一生事業奉獻於保衛國家。然而,哈斯佩爾曾經負責美國人使用酷刑的工作,這樣的角色令人不安。她拒絕承認酷刑違反道德,更剝奪了她出任局長的資格。」「我們保衛國家安全的作法必須符合正義,符合我們自我期許、向世界倡議的價值。」

這樣的論調,在今日的美國政壇有如空谷跫音。民主黨陣營或許應和者較多,共和黨則是聽者藐藐,就連馬侃的老戰友、南卡羅來納州聯邦參議員葛蘭姆(Lindsey Graham)都表示,他會為哈斯佩爾投下贊成票。南達科塔州聯邦參議員索恩(John Thune)則說:「大家都很尊敬馬侃,但是我想大部分同僚的處身之地與他不同。」分析家普遍認為,哈斯佩爾人事案應可低空過關。

白宮如何反應?總統特別助理沙德勒(Kelly Sadler)5月10日在一場會議上談到馬侃對哈斯佩爾人事案作梗,她直接說:「無所謂,反正他快死了。」消息傳出,向來說謊成性的白宮發言人桑德思(Sarah Huckabee Sanders)這回不敢否認,但拒絕譴責失言者,只揚言要追究洩密者。

長期支持川普的軍事分析家、退役空軍中將麥金爾尼(Thomas McInerney)更在川普最愛的極右派媒體福斯新聞網(Fox News)上宣稱,酷刑當然有用,「對馬侃就有用,所以大家叫他『什麼都招的約翰』(Songbird John)。」意指馬侃曾在越共酷刑之下招供。福斯新聞網事後承認這樣的言論極為不當,已將麥金爾尼列為永久拒絕往來戶。

沙德勒與麥金爾尼至今拒絕公開道歉。馬侃老友,美國前副總統拜登(Joe Biden)說:「人們常在想,川普政府的格調什麼時候會沉淪到谷底,這種狀況已在5月10日發生。」

今日美國的當政者是川普的共和黨,不是馬侃的共和黨。多項民調顯示,儘管川普上任以來言行錯亂、醜聞不斷,大約7成至8成的共和黨人仍然對他忠心耿耿,認定他的負面消息都是主流媒體醜化;動輒引述《聖經》、高唱倫理道德的福音派基督徒,尤其能夠對川普的惡形惡狀視而不見。

美國今年11月將舉行期中選舉,民主黨期望奪回參眾兩院至少一院的掌控權,目前黨內的共識是:多談實際政策,少碰通俄門(Russiagate)、AV女優封口費之類的醜聞,因為美國民眾對川普這些狗皮倒灶事已經見怪不怪、彈性疲乏。

但馬侃還是有所期待。他的回憶錄《波瀾》(The Restless Wave)這個月22日出版,他在書中寫道:「我離開之前期望看到,我們的政治能夠回歸讓美國歷史與其他國家截然有別的宗旨與作法。我期望看到我們重新認識,大家的共同點其實超過差異。我們所屬的共和國就本質而言,是一群在新世界形成的共同理念,取代了讓舊世界痛苦不堪的部落敵對。儘管近來政治動亂日盛,我們仍然擁有卓越的傳統,而且有責任奉行不墜。」

本篇文章共 3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240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