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未走出鴉片戰爭陰影的東方巨人:中國對侵犯智慧財產權為何視若無睹?

2018-05-23 16:40

? 人氣

川普(左)表示,他和習近平將會永遠是好朋友。(BBC中文網)

川普(左)表示,他和習近平將會永遠是好朋友。(BBC中文網)

中美這兩個世界最大的經濟體正處在一場緊張的貿易爭端之中,稍 有 不慎,它就可能升級為一場全面貿易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最先挑起了這場貿易爭端。他威脅說,如果中國不降低 關稅 ,進口更多的美國產品,並且 為 美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提供更便利條件的話,他就將對中國出口美國的 數百億美元 產品 加徵 關稅。

北京予以了還擊,威脅將對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加徵關稅。

BBC駐台灣記者蕭靄君(Cindy Sui)在中國和美國都生活過。她在這篇分析文章當中探究了貿易活動中的中國心態,以及這種心態是如何受到歷史影響而形成。她列出了一些線索,顯示華盛頓和北京如何能夠向彼此學習,從而成為更好的貿易合作夥伴 :

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結束,美國貿易脫離了英國控制。從那時起,美國人一直試圖在中國市場賺取巨額財富。

即使在當時,中國對於打開國門進行對外貿易也心存疑慮,這個國家更願意閉門造車,自給自足。

The British factory in the Thirteen Factories area of Guangzhou in 1840
中國在過去曾經將全國的貿易通商活動限制在南部城市廣州的「十三行」。

中國為通商設下了限制,比如堅持只接受白銀作為支付手段,並且將中國與西方的通商區域僅限於距離香港不遠的廣州,名曰「十三行」。

當時的美國商人發現很難找到令中國想要購買的商品。他們出售給中國人的主要是人參和動物皮毛,同時轉而通過將中國商品賣給美國人來掙錢。

如今的中國比起當時已經有了巨大變化—現在它是世界最大貿易國。它的出口額高於世界任何國家,而進口額則僅次於美國。

不過,自給自足的願望仍然非常強烈,這部分解釋了為什麼中國會對外國商品徵收高額關稅,限制外資企業進入中國市場,試圖通過迫使別人轉移技術來學習如何製造別人的產品,並且對於中國企業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視若無睹。

歷史有助於我們理解這種思維模式。

在中國人的思維當中,過去那個中國被迫打開國門,與西方通商的時代仍然留有印記。

19世紀,歐洲國家通過軍隊轟開中國的大門,闖入中國的市場。為了攫取中國的硬通貨,英美甚至向中國走私鴉片,毒化其國民。

Soldiers of the French Foreign Legion attack on the bridge Pa-Li-Chian eight miles from Peking during the Second Opium War
英法聯軍在19世紀入侵中國,迫使其打開國門,與外界進行貿易

與此同時,日本逼迫中國簽署不平等條約,為外國人在中國建立經濟主權打下基礎。

經歷被巧取豪奪的數個世紀,以及此後在共產主義經濟模式下裹足不前的數十年,在中國人的思想裏打下的烙印延續到了今天——中國是脆弱的,必須保護自己,並追趕強國。

考慮到這樣的歷史和這樣的思維模式,中國以及很多中國人認為貿易從來不是公平競爭,就不足為奇了。對他們來說,對美國的巨額貿易赤字優勢根本就是他們的權利。

此外,無奸不商的傳統中國信仰也助長了這種思維。

去過中國購物的人都會在一些細微的事情上領教過這樣的思維方式。在很多街邊攤檔,包括北京有名的秀水街,商品都不明碼標價,而是在顧客與商家之間來一場討價還價的遊戲,看誰得從中得到最大的利益。通常商家都會先下手為強,叫出一個比底價高得多的價錢。

Chinese shoppers and market traders
在中國購物,時常需要很多的討價還價。

有經驗的顧客則會叫出一個比他們的目標價低得多的價錢。

然後,很多的你來我往就會開始,包括商家可能假裝對顧客叫價過低而不高興,而顧客則假裝要走向另一個攤檔。

但是,商家幾乎總是會把顧客叫回來,儘管會同時裝出一臉不情願。這只不過一場表演,商家永遠不會虧本出售商品,而只是為了讓顧客覺得自己佔了便宜。

如果一切順利,雙方都會一臉笑嘻嘻,顯得像好朋友一樣,因為大家各得其所。

我曾經不喜歡這種買賣方式,認為它特別費勁,並且覺得是上當受騙。我甚至曾經不合時宜地向商家發火,認為這是敲詐。但是我後來明白了,笑著配合這樣的一場戲,會比較有利。

而這正是在長年的中美貿易博弈當中所欠缺的要素。在急著從對方身上掙錢的同時,中美都忘記了讓對方覺得自己從中也得到了好處。

中國應該提醒美國,美國企業已經利用中國的低成本生產它們的產品,得到了巨大利益,更別說還同時污染了中國環境;而另一方面,美國也有中國所想要的東西——比如波音的飛機,而中國也確實買了很多。

A Chinese steelmaker
美國對一系列中國產品課以關稅,其中包括鋼鐵。

北京還可以提醒美國,愛花錢的美國消費者也因為購買從中國進口的低價商品而得了不少好處。

與此同時,美國則需要提醒中國,相對低的美國關稅以及平等的美國市場也令中國獲益巨大。雖然由於歷史原因,西方勢力對這個「中央王國」曾經造成傷害,但是中國已經不再是一個受害者,而作為一個重大的貿易國,它需要進行公平競爭。

但是這將會是一場艱辛的博弈。因為在美國人可能覺得自己吃了虧的同時,中國人的感覺還要糟糕得多。不管事實是不是那樣,很多人真的會認為,美國是要來壓制中國,甚至想要毀滅中國。

隨著貿易爭端持續,我在中國人廣泛使用的社交平台微信(Wechat)上收到一篇觀點文章。它指責川普和美國是因為忌憚中國的崛起而採取了這樣的行動,並且試圖就諸如飛機零件等中國出口的產品課以重稅,來打擊中國的高科技產業。

該文章批評一種「奇怪」的看法:中國就只應該蓋房子、做衣服、借錢給美國,而不能發展電腦、飛機和武器技術,「這算什麼邏輯!」

該文指責美國想要向中國展開鴉片戰爭式的掠奪。

A Boeing plane being built in the US
中國購買大量的波音飛機

對於西方人來說,這或許顯得很怪異,但是必須記住,在中國人的思維當中,歷史仍然是清晰的,而那樣深重的家國之難所帶來的傷痕,並非那麼容易癒合。

這篇文章甚至表達了中國人內心深處的恐懼:美國想要將中國分裂為多個小國(像曾經的蘇聯那樣),從而削弱它。

該文說,事實再次向中國人民證明,美帝國主義滅亡中國之心不死,而中國絶不能對這個邪惡帝國心存幻想。

毫無疑問,要令這兩個國家彼此更理解和信任對方,需要很多的時間和努力,以及智慧。

但是,川普似乎明白應該如何與中國談判。就在他呼籲要對價值1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關稅之後,貿易爭端眼看就要惡化,而這時他又發出推文,表示無論貿易爭議最終如何,他和習近平主席永遠都會是好朋友。

在下周中美再次進行貿易談判之前,這無疑是一個明智的舉動。它向中國作了保證,事情不會變得難看,並且這不涉及個人。

這場貿易爭端可能帶來的其中一個好處,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或許會終於意識到,它已經崛起了,不再是軟弱無力的受害者。它從其他國家開放的貿易當中獲得了巨大利益。隨著它的企業向全球擴展,中國需要參與公平競爭,以讓它的公司能夠在國外得到公平的對待。

或許,是這一點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最近的博鰲經濟論壇以及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的公開場合當中表態,中國將會增加進口,降低進口關稅,進一步開放市場並致力保護知識產權。

在講話中,習近平表示:「中國的開放將進入新階段。」

習近平是否會兌現這個承諾,將有待觀察。

不過,美國並不需要過分擔心。現在與清朝或者更早的時候不一樣,當時的中國並不認為自己需要與外界進行貿易,而如今,中國正在與全球進行廣泛的貿易往來。

隨著中產階級的冒起,以及他們收入的增長,中國對西方國家商品的需求將會繼續增強,特別是那些各自領域當中的頂級產品。

於是,只要美國繼續革新,推出傑出的產品,只要川普政府好好與中國談判,兩國之間的貿易最終就會變得更加平衡,這兩個貿易夥伴甚至也會顯得像好朋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