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教育》馬偕牧師給躺平一族的傳承

2022-06-20 05:50

? 人氣

馬偕博士來台傳教150年,他將畢生奉獻給台灣 (圖/淡水馬偕教會提供)

馬偕博士來台傳教150年,他將畢生奉獻給台灣 (圖/淡水馬偕教會提供)

副總統賴清德今年〈2022年〉3月21日前往成功大學演講〈未來‧南方‧青年〉,其中透過匿名網路互動的方式調查,出乎意料之外,在場有41%的學生選擇躺平族。看得出賴副總統有些尷尬,只好為學生們的選擇圓場:「如果你想舒舒服服的躺平,那現在恐怕要先種一棵樹,未來可以在自己所種的樹蔭下好好地躺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更早前,《風傳媒》也有一篇文章引用了〈聚焦城市「蹲族」:明明拿著一手「好牌」,為何選擇就地躺平〉對「躺平」給了很貼切的定義:

不同於「啃老族」、「蟄居族」,城市「蹲族」特指擁有一手「好牌」、被人寄予厚望,卻「放棄」自我、甘當社會「隱形人」的年輕人,他們往往以「現實低慾望、網上多衝浪」的方式閒散度日。

為什麼手上擁有一手好牌甚至被當作「人生勝利組」的年輕人卻選擇躺平?這些頂尖的學生都躺平了,加上更後段的學生早已放棄希望,意味著年輕人早就不想遵照父祖輩那樣勤儉耕耘,因為他們看出大環境不好也體認了勤能補拙是神話故事。李家同教授曾經評論國中會考題目「出題者不知民間疾苦,看不到鄉下學校有七成的人不及格,讓教學失去信心。」同時,多數臺灣適婚的年輕人也選擇不婚,《風傳媒》說:「問題不在於經濟,而在找不到人!」甚至,根據藍智庫報導,臺灣的少子化情形會在2036年讓私立大學出現斷崖式崩解。而且臺灣疫情攀升,衛福部長陳時中也說臺灣最終確診人數會超過300萬。總總大環境急速改變,對「MZ世代」(Millennials and Z generations)來說躺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甚至韓國的年輕人寧可每天吃超商也要存錢買保時捷,況且臺灣也爆發過年輕人的「鮭魚之亂」。

在年輕人對自己前途感到低靡的2022年,適逢加拿大的馬偕牧師(1844-1901)來臺灣150週年,馬偕牧師的故事能夠給正想躺平或早就放棄人生的年輕人提振士氣。

根據1896年出版的《臺灣遙寄》(From Far Formosa: The Island, its People and Mission),馬偕牧師還未到而立之年,於1870年4月26日剛畢業於美國紐澤西州的普林斯頓神學院(與普林斯頓大學同屬長老會背景卻互不隸屬)。同年暑假他向學校申請成為海外宣教士,可是學校的態度並不積極,也希望他再等幾年。所以他先前往英國愛丁堡學習婆羅門教、佛教與印度教。最終他選擇了「中國」(清朝的臺灣是中國一省),並且透過多倫多長老會的差派抵臺。但是十九世紀末的交通並不發達,要從多倫多到香港並無直航船班,所以要透過不同公司提供的路徑。1872年元旦,馬偕抵達打狗(高雄)受到Hugh Ritchie牧師的接待,然後他才得知北臺灣完全沒有宣教士,因此馬偕牧師感到呼召前往。終於在1872年3月7日踏上淡水港。他說:「我有一種沉靜、清晰、預感式的確信,那就是我的家,然後有聲音告訴我『就是這土地了』。」

從淡水河的碼頭遙望整個北臺灣,馬偕牧師對淡水第一眼的印象是美麗的寶島。他說:「我們所有人站立並凝視,深感讚嘆。」之後,他不僅深入閩南族群,還踏足了很多平埔族部落。馬偕牧師回憶,有一天禮拜日在教會做禮拜,很多閩南族群跟鄰居是被他們這些「洋鬼子」吸引來的。然後禮拜一他去了深山裡的平埔族部落,他說除了他從來沒有一位白人曾經到訪過。根據《馬偕日記》,他在1878年5月與稱為「蔥仔」的臺灣女子結婚,然後他把妻子的名字改為「聰明」。但是他的加拿大友人幾乎都不認可這樁婚姻,認為馬偕跟加拿大女子結婚會比較合適。事實證明,馬偕的臺灣籍賢內助成為他最好的助手。

著唐裝的馬偕博士與妻兒(攝影者不詳)。馬偕來臺積極融入當地文化,並在臺灣娶妻生子,落地生根。除了以 臺語宣教外,馬偕也常穿著漢服唐裝。(左岸文化提供)
著唐裝的馬偕博士與妻兒(攝影者不詳)。馬偕來臺積極融入當地文化,並在臺灣娶妻生子,落地生根。除了以 臺語宣教外,馬偕也常穿著漢服唐裝。(淡水馬偕教會)

另外,馬偕很認真地學習閩南語,在1872年1月9日當他抵達高雄不久便從閩南語的八個聲調開始學習。他禱告:「這語言隔開了我跟臺灣的人民,我或死,要不就把這隔閡移除。」剛開始的三個月,馬偕在日記裡記錄了反反覆覆學習閩南語的詞彙、發音、朗讀,大約隔兩天就新增100個新字。有時候他一天只睡幾小時就為了把閩南語學好。1月22日的日記裡他曾經表明自己學習語言的疲憊:「把另外100個單字放進這個可憐的腦袋瓜裡。」在《臺灣遙寄》裡他也說儘管自己剛開始學習閩南語的八個音調,但是比起往後的進度那只是微小的起點,因為他沒有老師教而且也找不到初學者的教材。儘管如此,馬偕最後還是憑藉毅力掌握了閩南語並且還親自編輯了字典。

馬偕在臺灣的日子經歷了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甚至他回加拿大述職再返臺灣時,臺灣已經被割讓給日本了。當馬偕牧師靠雙腿挨家挨戶拜訪之時,他還曾經被民眾潑豬糞。最後他的生命終止於喉癌,在人生末端幾年裡聲音沙啞,他的日記也在1901年1月12日停筆了,到6月2日那天過世都沒再新增內容,可是我們看不出馬偕在生病時的絕望。最後馬偕牧師葬在淡水租界領地之外,他要表明自己不是外國人。他一生為臺灣人拔兩萬顆牙,建立了淡水馬偕醫館(後來成為馬偕紀念醫院)、淡水牛津學堂(後來的真理大學)、神學院(後來的臺灣神學院和最終教育部立案的臺灣神學研究學院)、甚至一個人在北臺灣建立了60間教會。

馬偕牧師抵臺的150年後,臺灣的環境又經歷了許多轉變,這世代的年輕人遇到新冠病毒的侵襲、少子化浪潮導致學校倒閉、甚至房價攀升……等等。儘管馬偕未曾經歷這世代年輕人的某些遭遇,但是他對生命的堅毅與盼望仍值得年輕人學習。馬偕對自己的人生目標很清楚,而且他不像很多同時期的西方宣教士只有暫時住臺灣,他反而終身住在臺灣的土地上與大家共同經歷這裡的文化。所以,他選擇娶臺灣人並安息在此。特別是馬偕離世之前身患嚴重的喉癌,他還是堅毅地活到最後一刻。年輕人的躺平文化也許只是為了好玩,更或者是對這世代沒給年輕人機會的無聲抗議,但從馬偕牧師對臺灣濃厚的認同與真誠的付出來看,他過去為臺灣開拓了教育、醫療、甚至是信仰,最終要傳遞給這世代的年輕人繼續為臺灣發光。

最後,用一首國立興大附中Enchant合唱團與微光Halo合唱團獻唱的「最後的住家」(馬偕作詞,何嘉駒作曲)來回應這世代的躺平文化。

*作者為諄筆群主筆。

 

喜歡這篇文章嗎?

諄筆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