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教育》不得不多予計較的「常用字彙量」

2022-06-06 05:50

? 人氣

若從國際比較而言,臺灣中、小學生的英語文能力並不佳,輸給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這些前英、美殖民地,或許情有可原,但落後於韓國、越南、印尼,只略贏過日本、中國,這樣的成績,著實令人擔憂。日本、中國近年來急起直追,國小常用字彙量以兩國最多,都在600至700字,南韓有500字,臺灣僅300字;國中字彙量以日本最多(2,200~2,500)、其次是中國(1,500~1,600)、南韓(1,300),臺灣僅1,200字。授課時數方面,國小以韓國200小時最多,其次是中國190小時、臺灣150小時、日本100小時;國中授課時數以日本350小時最多,其次是南韓340小時,中國315小時,臺灣僅250小時。因此,臺灣在國中、小部分,應有加強的必要。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另一派立場的觀點則質疑,在國中1,200字彙量的設定中,已經有許多學生跟不上,若再將字彙量調升,不是會造成更大的學習困難嗎?因此,調降高中字彙量,應是比較合宜的決定。

以上彼此的辯難,針鋒相對,該如何理解呢?

首先,臺灣師範大學曾在2016至2017年運用「英語能力診斷及認證系統」,測驗臺北市和新北市1,903名國小畢業生英語字彙和閱讀,發現75.04%受試者達到300字以上的字彙量,但也發現字彙量和閱讀理解能力(涉及文法、時態等)是正相關,如果要讓學生讀懂300個英文單字的文章,其實需要的字彙量必須有450字。

這或許是108課綱「英語文領域綱要」修訂時,一個重要的參照基礎。例如,國中字彙量雖然維持在1,200字,另外還安排「其他常用」800字,作為輔助。但不令人意外的是,新課綱實施將近三年,不少國中老師,或教科書出版商,仍嚴謹遵守1,200字為「上限」,不敢稍越雷池一步。

臺灣師大英文系教授張武昌指出,當年推動「九年一貫課程」,搭配教科書一綱多本的開放,為確保教科書編寫不使用艱澀的單字,因此課綱將常用字製表,但目的只是希望英語文教學宜聚焦在常用字彙範圍,卻不必拘泥於字彙量。常用字彙其實可再分為「應用字彙」及「認識字彙」,一種是生活中通用的,一種是學生閱讀文章時可辨識的。後者雖在所謂「常用字彙」之外,卻是在閱讀文章、探究議題時可能運用到的,無論就語文學習原理,或課綱精神來看,都是容許補充的。

依據以上的認知,目前正如火如荼推動的雙語教學,正可參照。部分中、小學老師,無論英文老師,或其他學科老師,質疑雙語教學的論點之一就是英語文字彙量不夠。如果引用區分「應用字彙」、「認識字彙」的觀點,借鏡相關的教學方法和學習策略,300、1,200、4,500就不會是緊箍咒。

喜歡這篇文章嗎?

諄筆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