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美提「新望廈條約」 激起中國民族主義

2018-05-09 18:40

? 人氣

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率領美國貿易代表團抵達北京,共同協商避免中美貿易戰。(美聯社)

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率領美國貿易代表團抵達北京,共同協商避免中美貿易戰。(美聯社)

五月三日四日,美國派出以財政部長姆努欽(Steven Mnuchin)、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美國貿易代表萊特海澤(Robert Lighthizer)、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庫德洛(Larry Kudlow)、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美國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Terry  Branstad)和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幕僚艾森斯塔(Everett Eissenstat)組成陣容豪華的談判團,赴北京與中國進行一連兩天的貿易談判。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充分交換意見實為差異太大談不攏

在中美貿易戰烏雲蓋頂之際,如此談判團充分展示了其對談判的認真與誠意。就連北京官方媒體《人民日報》海外版的微信公眾號「俠客島」也承認:「這次美國願意來訪談判,本身就是一大進步;超豪華的陣容,更顯示了美方對談判協調中美經濟關係的重視。」更有揚言,美國肯千里迢迢過來談判,表明中國的強硬政策,讓美國「坐不住了」。

但兩天談判無功而返,這從中國招待也可見端倪:第一天談了四小時,吃了簡單的工作午餐;第二天更慘,只談了兩小時,連飯局也沒有。中國媒體在周五發放一條短消息:「中美雙方就經貿問題進行了坦誠、高效、富有建設性的討論,充分交換了意見;在有些領域達成了一些共識,在一些問題上還存在較大分歧;雙方同意保持溝通,建立相應工作機制。」

中國有曰;「新聞愈短,情況愈嚴重。」根據「黑話」翻譯一下:「坦誠、高效、富有建設性的討論」指雙方表明要價不加掩飾;「充分交換意見」指雙方要價差距極大;專門點出「一些問題上還存在較大分歧」更是極為罕見的語氣;會議最大的成果看來只是「同意保持溝通」,即沒有談崩了而已。

貿易停戰條件披露,掀中國反美情緒

美國代表靜悄悄地離開北京,沒有發布新聞稿,後通過《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發放美方會議中給中國的名為〈平衡中美貿易關係〉(“Balancing the Trad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SA and the PRC”)文本,提出停止貿易戰的條件,主要為:

一、中國兩年內減少二千億美元順差;二、要求中國保護美國知識產權,包括立即停止大規模補貼「中國製造二○二五」及今年內取消技術轉讓等;三、不反對美國可限制中國對美國在敏感技術方面的投資;四、七月一日前發布外國在中國投資的負面清單,取消外國限制及持股要求;五、在非關鍵部門關稅降到與美國對等,取消特定的非關稅壁壘;六、改善美國服務業市場准入;七、改善對美國農產品市場准入;八、每季度舉行會議一次,審議承諾的進度。

文件一經披露立即被中國網民抨擊為「新望廈條約」(一八四二年中美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或「新二十一條」,並被加油添醋地在網絡傳播,在中國掀起了新一輪反美民族主義。一些美國及歐洲專家也認為這些條件「任何一位領導人都不會接受」。但公平而論,除卻個別條件較苛刻,大部分都沒有如此不堪。

最苛刻與不合理的是第一條,即硬性規定中國在兩年內減少二千億美元的貿易順差。此前美國只要求減少一千億美元,這次翻倍變成「每年減一千億」;甚至算好了如何減少:第一年增加進口七五○億美元商品,減少二五○億出口,第二年再增加五百億進口,減少五百億出口。

根據美方統計,中國對美貿易順差為三七五○億美元,從美進口只有一三○○億美元。若說中國減少對美出口尚可努力達成,要中國兩年內從美國多進口一二五○億美元就是強人所難。更何況中國希望進口的高科技產品,美國都在六四事件後禁運,現在中美在高科技產業競爭,更沒有可能解禁。因此,問題在於美國沒有額外的價值一二五○億的產品能提供給中國。何況即便認為多進口美國商品是應該的,也很難硬性規定必須進口多少美貨,這等於讓中國進行龐大的官方採購,與自由貿易原則也不兼容。

不給發展高科技產業?中國人怒

除此之外的條款都沒有超出美國一直提出的「公平、對等」原則,未逾越「真正尊重知識產權」的要求:取消對外商投資技術轉讓的要求本來就列入特別三○一報告中,美對中國公司進入本國市場沒有技術轉讓的要求;美對中國在美大部分投資一向沒有限制,也不要求合資;限制外國對特定產業(如敏感科技產業)的投資本就是一國主權,中國同樣限制美對中國科技與製造業的投資;美關稅(特別是最終消費品)遠低於中國,也沒有非關稅壁壘,要求對等降低關稅也合理;對等開放服務業亦如是,而且只規定「中國承諾改善市場准入」,沒有硬指標;對農產品同樣沒有硬指標,看來只是川普(Donald Trump)要對其支持者農民有所交代而已。

中國人最憤怒的是要求停止「中國製造二○二五」扭曲市場的補貼與其他類型的政府支持,這被演繹為「美國不允許中國發展高科技產業」。中國輿論拿美、日、德當年大力支持發展高科技為例,指責美「虛偽的雙重標準」。這忽視了美、日、德發展高科技產業的時代還沒有全球化與世貿(WTO)協議,如何發展產業純屬內政。而現在,雖然一國發展特定產業仍是內政,但「用什麼方式」發展就牽涉到全球貿易協議中的「一視同仁」原則問題。

中國早在一四年就成立由財政部控制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大基金),一期投資八一八億元人民幣,在主要高新科技公司都有可觀的股份,強力推進中國半導體發展。例如一四年,基金投資三億美元幫助中國長電科技和芯電半導體進行合併;一七年注資中興公司二十四億元人民幣以發展晶片。最近中興被「一劍封喉」後,更宣布「二期資金籌集」目標增加到三千億元人民幣。這種政府親身上陣的「國家隊」模式顯而易見對外國企業不公平,在世貿原則下,美國確實有權表示異議。

更令中國難受的是,美國要每季審議改革的進展。這不但容易被中國民眾演繹為喪權辱國的「城下之盟」,也令中國擅長的「拖」與「雞賊」(狡猾)戰術難以繼續生效。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是美國的要價,中國可還價。美國看似獅子大開口,但這正是川普把要價推到極限的「談判的藝術」。反觀網傳中國的方案中同樣要求一大堆,對自己的承諾都以一句話輕巧帶過,也不遑多讓。

白宮幫受打壓的台灣出氣

雖然網上群情洶湧,但中國官方態度還屬溫和,強調談判沒有破裂,這說明中國仍希望談判能解決問題。但川普在推特(Twitter)上表示:「中國被以往貿易戰的勝利寵壞了。」預示著美將一步加大壓力,而且肯定不會止於經濟層次。如白宮發言人對中國要求美國航空公司不能把「港澳台列為國家」,稱之為「歐威爾式的胡言亂語」(Orwellian nonsense),揚言不會坐視中國把價值觀強加在美國企業上;但幾個月前,萬豪酒店(Marriott Hotels & Resorts)同樣受到中國這種待遇時,白宮一言不發,可見美國將會綜合運用各種方式逼中國就範。川普迷信自己的談判藝術,但這種方式令注重面子的中國政府難堪,是否能成功就很難說了。

➤更多內容請看新新聞   
➤加新新聞LINE好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