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堅持清零,李克強力保經濟 外媒:中國高層政策分歧,基層左右為難

2022-05-29 21:00

? 人氣

2022年3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的習近平與李克強。(美聯社)

2022年3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的習近平與李克強。(美聯社)

從不戴口罩到曝光度加大,李克強近期一舉一動備受關注。有輿論揣測,習近平與李克強在「清零」與「穩經濟」之間看法不同。該怎麼解讀這些傳言與信號?媒體與專家看法不一。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近期動態備受媒體關注。彭博社26日以「習李『不和』使負責經濟的中國官員癱瘓」為題,引述知情消息報導,在平衡防疫與經濟之間,許多負責執行政策的基層政府官員已經「不太確定該聽誰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受到「動態清零」政策、大規模封城措施影響,中國今年經濟前景引發外界擔憂。主掌經濟的中國二把手李克強週三(5月25日)召開「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與會規模達10萬人。會議上,李克強呼籲採取更多措施穩定中國經濟。

彭博社稱,由於習近平方面繼續強調推動「清零」,與此同時李克強不斷敦促官員提振經濟,以達到預定的經濟增長目標,基層正左右為難。該報引述8名要求不具名的地方政府高級官員和財政官員報導,「這種困境正在導致一個通常因迅速實施上級命令而備受讚譽的國家陷入癱瘓。 」

一位知情人士向彭博社表示,許多城市的共產黨最高官員因為必須專注對抗疫情而缺席週三的會議,並補充稱,這表明了防疫工作仍然勝過經濟。知情人士表示,「從個人的職業生涯來看,如果不能控制疫情,幹部的辛勤工作就毫無意義,而啟動經濟項目的好處是有限的」。

前一天,《華爾街日報》也以「習近平和李克強就疫情影響傳達不同訊息」為題報導,稱這在中國堅持「清零」、經濟增長受挫之際,發出了不尋常的嚴厲警告。

不戴口罩、挑戰「清零」?

《華爾街日報》報導指,上週習、李兩人針對疫情「發出了不同聲音」。李克強上週在北京出席了一場與外國高管的會議,部分與會者稱,李克強在會議上沒有為習近平的「清零」政策進行辯護,這與最近外國高管和部分中國商貿高級官員的會面有所不同。與此同時,習近平則是在另一場影片講話中提到全球因疫情遭遇的經濟挑戰,卻基本未提中國經濟下滑。

報導還稱,多名與會者表示,「在長達一個半小時的會議期間,李克強一次也沒有提到習近平的動態清零政策。他一走進釣魚台的會議室,就摘下了口罩。」一些與會者表示,在北京嚴格的抗疫規定下,李克強似乎無視戴口罩規定的做法值得注意。

日前,李克強在考察雲南大學時的公開活動未沒有戴口罩,曾引發熱議。

李克強不戴口罩,是否代表他對「清零」政策有微詞?台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王信賢在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表示,他認為不能把兩者「扣在一起」。他指出,習近平日前到地方考察,也沒戴口罩。李克強在內部一些會議也一直強調要兩手抓,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經濟發展,因此不能直接連結。

李克強影響力上升?

李克強於今年兩會期間宣布,這是他的最後一年總理任期。近來隨著他的動態受到媒體關注,有分析認為他的影響力正在上升。

《華爾街日報》評價道:「目前還不清楚李克強是否能推動中國的新冠清零戰略發生明顯轉變。李克強長期以來被邊緣化,如今在總理任期臨近結束時,他的政治影響力卻出現了某種程度的回升。」

台灣政治學者王信賢則認為,李頻頻出席經濟相關會議,是因為「國務院總理本來就是負責經濟。」他稱,過去李出現率高的時候,一般都是經濟出問題。「習跟李之間的互動是這樣,好康都是習近平拿,出事情都是李克強扛。他們兩個之間的關係就是這樣,以前胡溫、江澤民跟朱鎔基的時候不是這樣」,但「習對經濟干預的還不少」。

王信賢表示,「國務院的很多權力早就在習的第一任就被架空了」,他認為習跟李是「上下的關係」。他說,「現在很多人都把一把手跟二把手的關係平行,可是這九年已經證明了他們是上下關係。」他認為,李克強近期曝光度或保經濟影響力上升應「是習授權的。」

至於有分析稱,李克強週三的會議,國防部長魏鳳和以及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副書記、國務委員兼公安部部長趙克志出席,或宣示軍方和公安部對李克強的支持態度。對此王信賢認為,解決經濟問題也需要解放軍的合作,國防部長又在國務院底下,這件事本身不足以被視為各派人馬站隊。

「習近譽仍大權在握」

《華爾街日報》指出,李克強近期言論並沒有公開挑戰習近平的抗疫政策。「但政府官員和政策顧問認為,這些言論表明習近平的『動態清零』政策在中共高層內部有爭議。」

王信賢也認為,從動態「清零」政策到俄烏戰爭等,中國「內部的確有不同的聲音」,對習的不滿是在上升的,「但這些都不影響到他權力的穩固」,「距離權力的問題是天差地遠」。

他告訴德國之聲,從中共黨的歷史來看,高層政治之間可以分成政策之爭,路線之爭,最後才是權力之爭,目前「上綱到權力之爭,我覺得是不符合中國的現實」。

他認為,習李最多都還是在於政策上的分歧。比如對於市場跟國家之間的關係,李克強傾向於能放給市場就放給市場、讓民營經濟有更多發展的空間;習近平希望政府要多介入,強調的是「國進民退」,但「這個都還是政策而已,都還不是路線。而且這個分歧是有管控的。也就是說最後都還是習在決定。過去九年多都是如此。」

從人事安排來看,王信賢表示,應勇落馬時外界也揣測是習派人馬安插受挫,但後來接替上任的王蒙徽仍是習的人馬。他還說:「從去年下半年一直到現在,中國各地方31個省自治區的一把手、二把手換人,現在大概除了四個直轄市跟兩、三個省沒有換之外,其他大部分大概都換過一輪了——這些人大部分都是習的人馬。」

至於有觀點認為,李克強跟汪洋代表的共青團派正在反撲,王信賢則持不同看法。他說,兩個禮拜前共青團舉辦一百周年慶也是習近平主持的。種種跡象看來,「其實基本上習還是大權在握」。

二十大前風吹草動受矚目

對於「習降李升」的說法,獨立學者鄧聿文日前在德國之聲刊載的客座評論也認為,傳言還是附會成分居多。不過這也顯示,黨內和民間對習的不滿正在增強和擴散。

同時鄧聿文指出,儘管黨內有所不滿,但要撼動習的地位不可能。他表示,當前「習最擔心的就是疫情影響二十大,對他來說,一切的一切,是確保二十大如期順利召開,所以他務必會在20大前防範各種黑天鵝或灰犀牛事件,尤其防範它們由疫情引發。」

王信賢則稱,每一次中共黨大會之前,都會有各種不同的訊息,「二十大之前,這一類的新聞消息一定會重複地出現。接下來,習近平可能要北戴河(會議),可能很多人開始講北戴河出現宮廷內鬥一定都是這類的言論」,但「要頂住現在習的這個盤子的人,現在都還沒出現。習在黨政軍政法、所有系統、宣傳,幾乎都一把抓。」

(彭博社、《華爾街日報》等)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