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從鬧劇演成悲劇——管中閔事件及其後果

2018-05-09 06:00

? 人氣

作者認為,在步步進逼下,能抵抗多久?這恐怕連管中閔自己心裡也沒有底。應該有人已經在勸他放棄,但也有些人顯然願意跟他一起抵抗到最後。(資料照,吳尚軒攝)

作者認為,在步步進逼下,能抵抗多久?這恐怕連管中閔自己心裡也沒有底。應該有人已經在勸他放棄,但也有些人顯然願意跟他一起抵抗到最後。(資料照,吳尚軒攝)

今年是馬克思200年冥誕,馬克思曾說過:「歷史本身經常重演,第一次是悲劇,第二次就成為鬧劇了」。斯人已遠去,卻仍言猶在耳。但馬克思學問再好,他沒有料到的是,鬧劇久了、影響大了,也會變成悲劇。從今年初開始的拔管事件,就是這樣一個從鬧劇開始,逐漸要演變成悲劇的過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執政黨這兩年來已經上演太多鬧劇,雖然赤裸裸地演給全民看,但最後他們的目的都輕鬆得逞,民眾也早已麻痺了。這次拔管,執政黨依然想照慣例演出,沒想到男主角之一的管中閔卻不願意配合,導演一怒之下決定臨時修改劇本,改演拔管悲劇。

可怕的是,民眾還以為演的是鬧劇,繼續平常心看待。他們沒想到的是,這已經是管中閔和台大的悲劇,而且即將變成全台灣人民的悲劇,後果可能會很嚴重。

拔管鬧劇與執政黨荒腔走板的演出

自從今年初台大遴選委員會公布管中閔為台大校長當選人後,包含校內人士在內,各種烏龍爆料和欠缺法律根據的指控就紛紛出現。經歷了一百多天的「努力」,列出多項無效指控,還損失了一個部長,即使如此,教育部和「拔管人士」始終無法拿出關鍵的證據或法律依據給予管中閔致命的一擊,同時後院還頻頻起火,不斷被發現自己人的爭議更大。這樣繞了一大圈,新部長上任後,卻宣布回到原點。

明眼人都看的出來,如果說這沒有政治力介入在撐腰,如果說這不是針對管中閔個人,連執政黨的支持者......雖然他們表面上不講,但心裡恐怕也不太相信。或許,這就像許多鄉土劇的劇情一樣,好人和壞人的角色經常在一集之內就逆轉,讓觀眾感到錯愕,他們也需要一點時間來調適。

這期間,最誇張的便是新任教長吳茂昆的言行,面對諸多爭議,吳部長始終堅持「沒做錯事」。面對管中閔堅持大學自主,吳部長卻稱「學術沒有真正的民主」,事後更堅持沒有失言。或許,就連被認為威權專制的北韓或中共,恐怕也會堅稱他們的學術是完全民主的。吳部長如此的誠實,實乃曠世奇才。

20180503-教育部長吳茂昆3日出席立院教育委員會,遭國民黨立委陳學聖、蔣乃辛、黃昭順等人舉牌包圍。(顏麟宇攝)
教育部長吳茂昆3日遭國民黨立委陳學聖、蔣乃辛、黃昭順等人舉牌包圍。(資料照,顏麟宇攝)

像這樣的奇才,就連當年的北洋政府都未必敢用,民眾當成笑話看待,執政黨卻指派為拔管大將。這裡就有一個關鍵的問題必須被嚴肅看待,那就是,執政黨不惜血本、犧牲色相演出的這一齣鬧劇到底傳達了什麼樣的政治訊息?這次的鬧劇,和之前幾次的有什麼不同?關於這點,筆者認為,這不但代表執政黨已經道德墮落、有恃無恐、蔑視那些心中存有價值信仰的人,而且他們還展現了一種強烈的政治意志,或者企圖。就是不惜代價,就算毀掉台大、毀掉台灣的高等教育,也要硬幹到底把管中閔拔掉。這絕非危言聳聽,而是必須認真設想的最壞結果。

鬧劇演成悲劇

日前教育部和行政院發言人皆已表示管中閔兼任獨董的程序是違法的,金管會主委顧立雄隨後表示,要查台大140位擔任獨董的教授,是否都是採取相同的方式在處理。面對上市櫃公司擔心引發獨董恐慌,會更難找到獨董,不利公司治理。顧立雄在立法院受訪表示,「會找到一個平衡點」。然而,像他們這樣先放話,之後又發表這種不確定性的言論,本身就是可視為是對目標當事人的一種脅迫。

執政黨的態度明朗化後,顯然對某些支持者起到激勵的效果。 5月4日「新五四運動」當天,有位「反管」的學生到傅鐘附近「表達意見」,與現場的群眾「發生衝突」,並提供自錄的影片給特定媒體,試圖引導輿論風向。沒想到隨即被現場的記者和有錄影的群眾「打臉」,不但有可能是「自導自演」,更被懷疑是「職業學生」。5月5日,台大學代會的27名代表聯署發表聲明,反對校方的主張,基本上贊同教育部的論點。這份聲明隨後也在網上引起爭論,被人質疑他們的立場是否偏向執政黨。但無論再怎麼有爭議,他們確實都已明確表態。

根據往例,當執政黨的不堪遭到揭露之後,通常不會就此知難而退,反而會更加強他們的決心。同時,核心支持者也是不離不棄,義氣相挺。別人越反對,他們就越堅持。支持度越低,反而會更走極端,這實在是令人憂慮的發展。

事已至此,執政黨心裡應該明白,他們已經無法走回頭路。拔管事件已經成為媒體和民眾關注的焦點,話已經說得這麼明白,上至院長、從教育部長、金管會主委、到部分民意代表,下至校內外有合作默契的盟友,幾乎已經統一口徑,就是認定管中閔違法。在這期間,他們醜態畢露,眾人皆知,但執政黨似乎已毫不在乎。各種「能說的話」、「能用的手段」都已經盡出,所有「能夠被動員」起來的人幾乎都已經動員,所有「被迫表態」的人都已陸續表態。他們很清楚,如果在這個時候放棄拔管,任何臉皮再厚、認知再失調的人都很難自圓其說。這不只是要如何找臺階下的問題而已,而是民進黨的執政威信和支持者的士氣很可能就此崩盤,就像太陽花學運後的國民黨一樣。這種嚴重的政治後果,不是才執政兩年的民進黨可以接受的。顯然只有成功拔管,才能壓制反對勢力,凝聚核心支持者,繼續裹脅全民,讓他們的政權再撐一陣子。

對非執政一方的人而言,面對的挑戰恐怕更加艱難。管中閔聲稱他是在抗拒「吃銅吃鐵,跑馬圈地」的新型黨國資本主義,為了鞏固政經特權新階層,而掠奪所有權位和名器,並搜刮、壟斷所有社會經濟利益。假設他對執政黨的判斷是真的,那麼管中閔和他的支持者必須被迫回答一個很嚴肅的問題。既然執政黨到目前為止都無往不利,那麼面對這麼龐大的利益,他們憑什麼放棄?而不是拚死搶奪?或者說,管中閔和你們這些烏合之眾憑什麼讓他們放棄?或是稍加收斂?難道僅憑一時的信念就能夠戰勝永恆的貪欲嗎?情況並不樂觀。

在步步進逼下,能抵抗多久?這恐怕連管中閔自己心裡也沒有底。應該有人已經在勸他放棄,但也有些人顯然願意跟他一起抵抗到最後。至少,他們還知道,今日管中閔,明日可能就是他們。即便成功的機率很低,但至少要奮力一搏。

剩下的問題是,如果這一切都是不可避免的,那麼這個悲劇會對台灣社會造成什麼樣的傷害?影響有多大?

拔管悲劇與後果

就像管中閔自己說的,他當選台大校長的事,本來應該是一個勵志故事,怎麼會搞成這樣?教授兼任獨董,本來也是好事一樁。教授能發揮所長,又能增加實務經驗和收入。企業的公司治理得到增進,聲譽和收益增加。對學校而言,透過產學合作得到回饋金,可以增進學生的學習品質,這本來應該是一個四贏的結果,但現在卻變成幾乎人人可能違法的鬧劇。執政黨和教育部已經一口咬定管中閔違法,然後其他依循相同程序成為獨董的人也可能違法。為了看似有所依據的搞垮管中閔,乾脆連其他人必要時也一起搞垮。執政沒有標準,因人設事。這難道不會導致大家不相信政府,最後除了政商關係好的人以外,其他人都不願意做中長期的各種投資嗎?因為沒有人敢保證,什麼時候原本合法的會變成非法的,什麼時候說不定自己變成下一個目標。人人自危下,大家只求屈從自保或另尋出路,長期下來不就人心離散、社會處於崩潰邊緣?

20180503_管中閔。(翻攝管中閔臉書)
台大校長當選人管中閔。(資料照,翻攝管中閔臉書)

那對台大或高等教育會造成什麼後果呢?傷害是一定的,但有多大真的很難講,既不能小視之,但又不能過於危言聳聽。台灣的高等教育面臨各種內憂外患早就不是什麼新聞了。以往的偏見是,影響會從後段的私立學校先開始,包含台大在內的前段學校暫時不受影響。但管中閔這事如果無法善了,無論是直接把他抓起來、逼退,還是採用拖延戰術讓台大長期沒有校長,都會造成負面影響。到時候,不排除台灣優秀的教授和高中生會大量出走,只要有百分之五就很可觀了,到某個臨界點後,台灣的高教可能會前後一起垮。這還不算上企業經營環境、經濟前景、投資信心被連帶打擊之後,對畢業生就業的影響。雖然最優秀和最有能力的5—10%可以向外求生,但留下來的那90%怎麼辦?講的誇張一點,執政黨硬要拔管的結果,很有可能像文革一樣,毀掉整整一代人的教育。至少也是九成的人。

但這還不是最嚴重的。現在執政黨上下口徑一致,宣稱管中閔絕對違法,這其實無異於是在威脅管中閔,必要時,我們真的有可能把你抓起來。如果說,民主是讓人有免於恐懼的自由,那麼威權就是靠使人恐懼在統治。如果算上這一路拔管所違反的無罪推定和法治國原則,執政黨枉稱民主進步,不但反民主,而且還相當反動。現今台灣的民主幾乎已經徒具形式,實際上是在逼近威權的邊緣,這已經是憲政危機等級的問題,但卻沒人在乎。長期下來,會對台灣曾經自豪的「民主自由」產生什麼負面影響,真的難以樂觀。

面對上述這些嚴重的問題,有些「反管」人士卻裝作沒看見,他們卻只在乎一件事,為何「挺管」的人裡校友和老人佔很大的比例呢?真正的台大學生去哪了?

其實,大部分沒有出來表達意見的師生,無論他們的立場為何,應該多少都有些焦慮和無奈,充斥著無力感。老師們擔憂國際學術交流計畫和學校的發展被耽誤,學生們擔憂自己的受教權被犧牲,還必須為那模糊又不確定的未來而奮鬥。每個人都忙於教學、研究和課業,能夠撥出些許時間關心這件事就已是小確幸。關心卻未必行動,當人對時局沮喪和失望到一定程度後,其實也就喪失了行動的意願,最多像筆者我一樣寫寫文章投書,不然還能怎樣?

也許,我們都該靜下心來想一想。

執政黨和他的支持者,或許可以捫心自問,當初、甚至是現在,加入或支持這個黨,到底是為了什麼?拔管是為了實現什麼更高的價值或正義嗎?還是正好相反呢?

願意和管中閔一起抵抗的人,以及其他想要置身事外的人,或許也應該捫心自問,最壞的情況是什麼?抵抗或不抵抗的代價是什麼?你們有什麼備案?或者講白一點,是否該盡早另尋出路?

最後,筆者也會捫心自問,會不會本文的諸多設想真的太過危言聳聽?純屬筆者的幻想?但願未來事情的發展能夠證明筆者是錯的,而且錯得離譜!

*作者為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廣挺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