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文明與地緣的矛盾 為台灣開啟國際新契機

2022-05-26 06:00

? 人氣

台灣要能在美國主導的國際體系之下展現主體性,仍需扮演符合美國利益的特定功能,才能取得對應的資源。(資料圖/高讚賢)

台灣要能在美國主導的國際體系之下展現主體性,仍需扮演符合美國利益的特定功能,才能取得對應的資源。(資料圖/高讚賢)

「烏俄戰事」鑿戰已逾三個月,雙方對抗的層次已從經濟制裁提升到安全層次的聯盟對立,國家權力主導的地緣衝突之下,隱含著東西方文明價值之爭。現今北約與俄國的衝突邊際線,更與14世紀條頓騎士團(Deutscher Orden)和斯拉夫民族的對抗軸線大致重合。不同於過往的民族與宗教衝突,今日的西方國家是在基於相同的民主人權與公民人文的基準,對抗俄國的本質更是基於捍衛自身的文明價值,以及對冷戰以來民主化進程的肯定。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文明脈絡劃分地緣界線

遠在歐亞大陸的東側,同樣面對威權強鄰威脅的台灣也需要得到西方體系的認同。5月22日,美國白宮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表示台灣不會列入「印太經濟架構」(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IEPF)的名單,看似讓台灣遺憾,但對比遭受俄國侵攻的烏克蘭,美國的基本立場相同,認同民主價值的重要,也對文明衝突的可能性抱持保留。

雖然烏克蘭大量取得西方國家的援助,在國際建制上卻尚未取得明確進展,考量俄國陷入安全絕境可能的激烈反制而未能加入北約,但是烏克蘭也尚未取得歐盟國家的身分認同,除了將議題作為對俄國談判的籌碼,更是西方國家淺淺的為歐洲文明的邊際線劃下註記。

同樣以斯拉夫民族為多數的波蘭能受到西方國家重視,一部分原因來自於與西方文明相同的發展脈絡。波瀾北部沿海地區過往曾屬於普魯士的一部分,也是前述條頓騎士團的古老封地:國內崇信天主教信仰,人文發展的歷程更與西歐國家大抵同步。波蘭著名的哥白尼為科學的努力不只於《天體運行論》,更熟悉古典希臘文化與藝術,更是拉丁文學專家,反映著與西歐同樣先進的人文思想發展。波蘭能屢次在歷史上遭受瓜分後受西歐國家支持而復國,且在冷戰結束後迅速成為北約成員,深究其理不只是地緣政治的考量,更是對波蘭豐富的歷史與文化的肯定。

現代性的發展 讓西方認識台灣價值

同樣面對威權強國的台灣,雖然並非與西方國家同屬相同文化脈絡,但是在現代化發展的歷程也深受美國影響。冷戰時期大量赴美留學菁英所帶回的人文資產更讓台灣走向民主化,同時也誕生作為「護國神山」的晶圓產業體系,這樣的特性使台灣在國際體系的文明地位更似烏克蘭而非波蘭。同樣作為文明與地緣斷層帶前沿的國家,台灣在承續既有歷史文化傳統的同時,也致力於現代性國家的發展,從環境議題、可持續發展、多元族群和性別議題的指標在亞洲更是名列前茅,但是在加入世界衛生組織和區域經濟整合的進程,卻與烏克蘭一樣受限於大國霸權對立的現實,必需步步為營以避免成為衝突事端。

而今「烏俄戰事」的形勢敦促具備相同價值觀的國家紛紛表態,使得台灣得以有更大的空間。先有相同文明脈絡的瑞典和芬蘭表態加入北約,後有觀望的東協對於美國提出的「印太經濟架構」感到興趣。北歐諸國在文明脈絡和地緣政治重合的考量,表態加入北約自然是合情而理之舉;東協轉向的因素,主要是在加入「一帶一路」的過程中體會到「債務陷阱」對國家主權可能的侵害,以及中國在南海地區提升軍事實力影響各國安全。因此對美國提出的區域整合新構想樂觀看待。

在地緣斷層帶國家紛紛表態之際,美國未將台灣列入初始名單之舉並非忽略台灣,而是有著更靈活的戰略幫助台灣,同時也為避免過大的外部壓力促成中俄結成更緊密的關係。前述烏克蘭未能加入北約卻取得軍事資源,美國也對台灣提供國際組織和地緣政治以外的工具迴避中國壓力,都是以更謹慎的態度看待安全問題,為盟邦開展生存空間。

台灣國際參與 美國架構靈活方案

美國主導的「離岸大三角」體系,基於離岸優勢、民主人權價值、自由市場體系,和共享核武與科技優勢,塑造出有別於中國的文明價值,因應各個國家的境遇回應所需。例如:同樣作為斷層帶前沿的東歐與台灣各盡其力,透過東歐國家幫助台灣在國際發聲;台灣則投桃報李,以發展經驗和經貿能量回饋東歐各國,藉以平衡當地的區域發展,提升國際體系對台灣的認同。

美國為幫助台灣與盟邦之間融合,運用馬歇爾基金會(GMF)和民主峰會(Summit for Democracy)這類超官方(Extra-Government)平台,提供具備供政府職能的機制,幫助台灣和東歐國家在社會發展模式結成價值相近的「靈魂伴侶」。5月初的台波蘭經貿諮商會議由波蘭經濟發展暨技術部政務次長皮喬維亞克(Grzegorz Piechowiak)領銜便為一例。相較於成為「印太經濟架構」成員需要曠日廢時,打開與歐盟國家的對話窗口更能讓台灣受惠,且是過往台灣較難建立外交成績的地區,還能減少「一帶一路」在東歐的影響。

美國重組供應鏈與區域整合推動「再全球化」

貿易制裁是否能制止地緣衝突有多種論述,但在大國衝突的情境中仍是不爭的替代方案。「烏俄戰事」中雖未見俄國被掐住咽喉,是由於俄國有足夠的能源和糧食自給能力,即使被逐出SWIFT也能在較低的生活水平下維持社會體制運作。但是,「美中貿易戰」卻對仰賴全球的中國的供應鏈造成深刻影響,中國雖然提出「內需雙循環」作為回應,加強國內市場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經貿來往,但是國內的「晶片荒」卻也未能根本性解決,面對台日韓各國與美國商務部配合,更使中國的科技產業付出龐大代價,這讓美國對重組全球貿易體系更添信心。

資本市場方面,中國的金融法規和審計規定未能步上美國規範,以致後續發生的阿里巴巴下市和抖音案,讓中國企業難以募集國際資金,這種基於文化與法律的規約將擴大為全球貿易的準則。美國推動的「印太經濟架構」便明確提出「公平及有韌性貿易」、「彈性供應鏈」、「基礎建設、乾淨能源及脫碳」、「稅收及反貪腐」四大要項,更有別於中國「不干涉內政」的主張。另一方面美歐也逐漸消解貿易問題, 例如:2021年空中巴士(Airbus)和波音公司(Boeing)擱置長達17年的補貼爭議,美國在貿易體系的重組讓中俄面臨面空前的壓力。

理解西方語境 台灣生存更需公民諒解

台灣要能在美國主導的國際體系之下展現主體性,仍需扮演符合美國利益的特定功能,才能取得對應的資源。以身陷戰火的烏克蘭為例,美國期許烏克蘭的作用能拖延俄國,讓歐盟國家有整軍經武的時間,因此只提供複合的情報網路和單兵級別的武器。同樣處於前沿的波羅的海國家雖已陸續轉型美制軍隊,但作為預警的功能,並不需要同波蘭的標準採購先進的F-35A戰機。美國基於烏克蘭經驗提供相近的訓練內容與軍購清單予台灣,相繼被美國取消M-109A6自走砲和MH-60R直升機,也同樣是配合美國印太戰略的功能性。

由於經濟議題能決定選票,台灣也得回應美國這方面的需求,畢竟國際政治的成效若不能化為國內政績,再宏觀的戰略也將難以為繼。波蘭能受美國重視,也是自21世紀初提供較低的企業所得稅,以滿足美國海外製造業布局歐洲所需,美國更因此成為僅次於德法的第三大投資國。台積電與鴻海分別赴美投資也是相同道理,拜登的「全球供應業重組」需要製造業和晶圓產業,這也是加深台灣參與美國及其盟邦脫鉤中國供應鏈的具體行動。

自冷戰結束後,美國對歐洲部分國家「搭便車」之舉頗有微詞,要求北約國家的國防預算超過2%的聲浪從未間斷。作為依靠美國安全體系而確保安全的地緣前沿國家,國家安全本非無償,為了生存而有所取捨,更需要成熟的公民社會理解西方文明的脈絡與價值體系。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