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文:在專權政治的宗主國下,好人也會變壞

2022-06-11 05:50

? 人氣

我不再反英、反殖,但也不是親英、戀殖,只望這個無法複製的世上最文明的地方可以維持下去。但顯然不能夠了,於是推動付出民主代價以保障這裡的自由、法治、人權。當然,最後這努力也失敗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失敗者回憶錄144:董建華開頭不是這樣的

中共的政治性格,對於向它投誠的「忠黨愛國」者,從不尊重,隨意踐踏;但對於中共曾經向其施恩者,反而會比較信任,因為手上有把柄,覺得他會知恩圖報。

與董建華初次見面談話時,沒想到他後來會變成這樣。

1997年香港主權轉移,儘管英美等西方政要對九七後的香港都善頌善禱,但西方媒體卻充滿了質疑之聲。美國《財富》(Fortune)在1995年甚至以封面故事「香港已死」(The Death of Hong Kong),來預言九七後的情況。

為穩定國際社會對香港「不變」的信心,中共總書記江澤民召集由中央和地方各級領導人參與的三千人大會,要全國遵守香港《基本法》第22條,就是中央政府所屬各部門、各省、直轄市都不得干預香港的事務。7月1日到香港參加交接儀式時,他又重申一次。

1996年12月11日,由中共任命的400名「推選委員會」委員,選出董建華擔任特首。而在三個月前,董建華這名字仍然少為人知。他像是個突然冒出來的人物。但實際上,在1992年彭定康來香港就任港督時,中共就委託有關人士向彭定康推薦董建華這個人選,彭督也把他邀請進入港府最高決策機構行政局,讓他熟悉港府運作。幾個月後,中共把董建華延攬為全國政協委員,使他有機會接觸中共高層。也就是說,董建華在1992年才開始進入政治圈, 很可能中英雙方都有觀察他是否可當第一任特首的默契。

從1993到96年,董建華在中英關於香港政制爭執的夾縫中,沒有公開講過一句話,但私底下,我相信他或會把行政局中彭定康表達的意見向中共匯報,或把中共的「善意」轉達。比如,除政制改革外,中共對彭督其他佈局不持異議,例如任命陳方安生當布政司、曾蔭權當財政司。

1995年,港澳辦主任魯平說,將來的行政長官很可能是「黑馬」,接著中共成立特區籌委會,董建華被委任為副主任。特區籌委會舉行第一次會議,江澤民刻意找董建華握手,那時傳媒才猜到董建華很可能被中共雀屏中選。

由400人組成的特首推選委員會,都是中共間接委任的,因此「選舉」特首只是走過場,實際上是中共內定人選。早在1990年12月江澤民同沈君山的談話中,講到香港問題,江就說:「香港是港人治港,但還是要派行政長官,雖然現在還沒決定派誰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