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抗中「印太經濟框架」啟動,台灣不在其中的「失落感」

2022-05-24 07:20

? 人氣

根據目前的規劃與官方說法,IPEF具體內涵包括貿易、供應鏈、基礎設施和脫碳化、稅收和反腐等四大領域。更具體的作法,所謂的貿易領域,包括數位資料、勞動和環境制定新的規則;關於供應鏈,主要是參與各國一起構建針對半導體等戰略物資分享庫存和産能等信息的體制。而基礎設施,主要是增加低利貸款,著眼點是對抗中國的「一帶一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目前全球有的500個左右的FTA(自由貿易協定)、各式各樣的區域經貿組織,其主軸幾乎無一例外是對商品、服務的進出口給予優惠、低關稅甚至零關稅;但IPEF則是從計劃內涵、法律架構等來看,都不是這種傳統的「進出口貿易優惠協定」。

美國是把其定位為「一種更高階」的貿易協定,但關鍵是其它國家埋單與否;各國還是希望加入後,能讓其商品更容易進入美國市場,畢竟,當東協幾乎所有國家最大的出口市場都是中國時,加入一個美國糾集的「反中組織」,卻無法得到更多的美國市場作為補償或獎賞,是否值得投入太多就要再考慮考慮。

更何況,美國所謂的「更高規格」標準其實是指符合先進國家標準,這個標準對日、韓、星或許問題不大,但其它經濟、社會與政治相對較落後的國家而言,反而可能視其為毒藥、最好敬而遠之。簡單的說,目前IPEF內涵主要是美國想要、對美有利的部份,東協國家最想要的「美國市場準入」卻是根本不列入、連談都不談,對這些國家而言,實在談不上吸引力。

再者,在俄烏戰爭後,美國的注意與資源再次被吸回歐洲,拜登政府有意以與東協的高峰會、日韓的訪問、乃至IPEF的啟動,向亞太盟友宣告美國還是對亞洲極度重視,美國也有能力同時關注歐亞情勢。不過,最後的效果還是要看美國能在IPEF投入多少資金、資源而定。

總值1.5億美元「深化與東協關係」─低到離譜

在與東協舉行的高峰會上,拜登宣布總值1.5億美元(約新台幣44.6億元)的計畫用以深化美國與東協關係,坦白說: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不是太高,而是低到離譜。作為全球唯一超強、第一大經濟體,美國如此慎重其事、由總統親自宣布出如此低金額的數字,確實是讓人訝異。

1.5億美元到底有多低?這相當於一個稍有規模的企業,就拿得出的數字,台積電、「郭董」隨便一個投資計劃就是數十到上百億美元;即使是台灣的出手,也遠高於此─為了感激立陶宛的支持,台灣不僅要成立2億美元中東歐投資基金提供給立陶宛、還要再提供10億美元融資基金,以促成台灣與立陶宛雙邊企業合作,由此可見這1.5億有多小兒科了。當然,更別提美國對烏克蘭的支持撥款是動輒以數百億美元計了。

因此,如果IPEF端不出牛肉,美國既不願投入更多資金、又因內部政治因素不打開市場讓成員國商品賣更多進去,相較已經在運作中、涵蓋東協與中日韓紐澳的RCEP,IPEF的吸引力與效果,恐怕就更難如「美意」了,因此初期許多東協國家的興趣甚低,縱然最後在美國全力動員、促成下,東協10國有7國加入,但那是因為美國最後對外表態,「將先進行磋商再導向談判」,從而使各國更容易加入IPEF的結果。美國如不能真正端出牛肉,各國實際投入的情況恐怕有限,最後能發揮的效果更是難以期待。但IPEF要成功的抗中,勢必要爭取更多其它國家加入─特別是那些原本就被列為支持中國的國家。

回頭看台灣未能加入一事,原因當然是「中國因素」─雖然人盡皆知這是搞一個「反中聯盟」,但如台灣加入,恐怕變成更敏感、反中色彩更強而影響其它國家加入意願,美國也先避開此問題與干擾。但實質而言,台灣即使不加入,在半導體供應鏈上也一定扮演關鍵角色,如果IPEF「作不起來」,是否加入就更是沒差多少,主要大概就是執政黨政府內外宣做足後的「心理上的失落感」罷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