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里程碑」式的會考─質量俱跌的中等教育

2022-05-21 07:20

? 人氣

因此,外界可看到每年前段班的名校招生數也在減少:去年所謂的「免試分發」錄取人數,建中為884人、北一女更只有754人,而過去建、北每年招生人數當在千人以上,如2011年時,該屆建中畢業生有1256人,人數遠低於過去,因所有人認為「更難考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過,台灣中等教育真正的大問題,不在人數的改變,而在教育內涵、課綱的改變─許多時候陳義過高、華而不實,有些則是背離需求、不知所為何來。例如,現在高中生必須選修「第二外國語文」,就是陳義過高的作法。台灣普遍英文能力不足,教育體系如能補足缺點、讓高中畢業生英語的基本能力提升就已很了不起了,搞一個「第二外國語文」要高中生學,比較可能的結果是:英語與第二外國語的程度都更「半吊子」。

再如課綱要學生兼顧多方面學習,「不要只顧傳統的智育課程」,結果大砍數理、英文課程,其影響程度甚至讓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在去年中為此投書媒體,指國內人才基礎研究能力下滑,呼籲高中加強數理教育「以免動搖國本」,當時教育部還為此出面辯駁,強調數理教育「不只不會不夠,還可以選修…..」。從國中生到高中生口中,能夠說出其心目中的「廢課」也與官員的「理想」同步成長。

當然,教育部就是官僚反應的官腔官調,高中的教師出面打臉教育部,把為什麼數理課程大砍說得非常清楚明確─除了授課時數大減外,「數學刪除選修的代數、幾何學和微積分,物理也沒教半導體」。對照現在急著另外成立「半導體學院」,是讓人有錯亂之感。

而曾任科技部長的台大電機系教授陳良機在臉書發文說,「高中的物理、化學、生物、數學基礎不足,未來在專業路上人才培育困難重重」;教育部新課綱媚俗式的強調「快樂學習」,也被學者認為對需要全球辛苦爭取競爭力的科技企業界,「是非常嚴重的警訊」。至於早已被駡到臭頭、被認為造成高中生、老師、大學教授「三輸」的學習歷程檔案的荒謬與糟糕,就更不在話下了。

政客喜歡說,台灣的少子化是「國安問題」,但台灣「質量」俱下滑的中等教育、進而「傳染」到高教體系,恐怕才是更嚴重的國安問題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