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之家:中國新冠嚴苛封城,審查員壓制異議與民憤,連優秀醫師也被噤聲

2022-05-21 09:10

? 人氣

2022年5月,中國上海因新冠疫情持續封城(AP)

2022年5月,中國上海因新冠疫情持續封城(AP)

隨著上海進入新冠封鎖的第七週,中國的審查人員毫無懈怠地試圖遏制公眾憤怒的爆發,並履行領導層對於公開辯論或重新考慮其疫情控制策略的呼籲所下達的禁令。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審查和網路抗議行動的高峰在中國往往週期性地出現,尤其是在危機時刻。與以往政權進入極端敏感的時期一樣,最近幾週出現大量「審查過度」的例子,包括對一個隸屬於中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微信帳號、「生日快樂 」等看似無害的短語、帶有中國國歌第一句的社群標籤以及任何引述好萊塢電影《樂來越愛你》的內容限制。

然而,目前這波線上打壓在兩個方面很突出:一些被噤聲的用戶知名度很高,以及,儘管官方對審查工作十分猖狂,仍有大量的批評內容在網路上得以留存。

知名人士被噤聲

上海的長期封鎖和在其他城市的額外疫情管控限制促使更多公民針對政府的「新冠清零」政策的人力和經濟成本提出反對意見,其中一些人呼籲他們的領導人考慮不那麼僵化、但可能仍能順利使許多人免於一死的替代方案。因試圖參與這樣的理性討論而面臨審查的群眾,其知名度、多元性和數量都很可觀。

如同新冠大流行病開始以來的常態,醫務人員始終是審查人員的主要針對目標。事實上,正可能是因為2019年底和2020年初對公衛專家的言論壓制使中國和世界失去了控制病毒傳播的機會。然而,這種做法仍在繼續。 4月初,該國頂尖的呼吸道疾病專家鍾南山在《國家科學評論》上發表了一篇英文文章,就中國如何在未來幾個月內 「有序、有效地」解封提出了建議。雖然這篇文章承認迄今為止政策的有效性,但也同時警告說,嚴格的 「動態清零 」方法 「長遠來看,是不可能實現的。」這篇文章的中文版本很快就被審查,在4月20至21日的晚上,百度搜尋引擎的結果中充斥著官方媒體對鍾南山言論的片段擷取,內容表示對現有疫情管控策略的支持,且淡化了他關於中國需要逐步解封的論點。

更多的基層醫療工作者也被噤聲了。 4月初,退休的感染病專家繆曉輝博士試圖計算在上海封鎖期間有多少糖尿病患者可能因缺乏藥物和治療而死亡,估計數字為2,141人。這篇概述了他的估算結果和針對疫情防控的建議(例如,政策應更加專注於對疫苗接種的宣導和居家隔離)的部落格文章被刪除。

除了醫學界,金融分析師們也被捲進了扼殺辯論的企圖中。香港的行銷策略師洪灝在社交媒體平台上發表了一系列評論,預測了中國經濟的黯淡發展軌跡,之後他遭到了審查。 4月30日,他擁有300萬粉絲的微博帳號被關閉、微信帳戶也被暫停。幾天之內,他以 「個人因素」為由離開了一家大型金融公司的職位。近期內至少還有三名首席經濟學家和基金經理的微博帳號因 「違反法律法規」被暫停。這次明顯的整肅符合一個長期的模式,意即儘管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中國經濟在下滑,但對相關問題的警告卻被掩蓋。

知名網紅和名人也因為呼應了許多普通上海市民的情緒而面臨審查和其他壓力。億萬富翁王健林的兒子王思聰的微博帳號(4000萬追蹤者)在4月底被關閉,因為他質疑經由國家批准的中藥治療方法的成效,並宣布他將拒絕接受強制的測試;有未經證實的報導稱,他還因 「尋釁滋事罪」被拘留,這種刑事指控通常用於懲罰言論自由。同時,說唱歌手方略刪除了他的歌曲「新奴隸」的YouTube影片,該歌曲於3月底發布,因其前瞻性地描述了上海許多居民的挫折和痛苦而廣受歡迎。

在習近平主席於5月5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上肯定了 「動態清零」政策,並明確表示他不會容忍任何重新考慮或調整疫情防控政策的要求後,審查人員似乎更加倍嚴陣以待。會議的宣讀說明指出,黨必須「堅決同一切歪曲、懷疑、否定我國防疫方針政策的言行作鬥爭。」不久之後,上海的一位法學教授童之偉在網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認為當局採取極端措施,如強迫感染者的未感染鄰居進行集體隔離,是非法的行為。他經過驗證的微博帳號隨後被禁止發文,一個有他名字的社群標籤也遭到審查。 5月10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阿達諾姆.蓋布雷耶蘇斯說,面對病毒容易傳播的Omicron變種,中國的清零應對策略 「難以持續」。隨著該評論的片段和參考資料在網上流傳,審查人員幾乎在第一時間立刻對他的言論進行了審查,壓制了他的照片、姓名、相關社群標籤,甚至是聯合國在微博和微信上的附屬帳號。

網友們的反擊

特別是在上海封鎖期間,中國的普通網路用戶不遺餘力地規避審查制度,試圖在網路上保留批評內容,並尋找更自由的表達途徑。

富有創意的解決方案包括利用官方認可的社群標籤搭便車。 4月13日晚,數以萬計充斥著怒氣的評論被發佈到一個批評美國人權的「#美國就是全球最大的人權赤字國」社群標籤上;該標籤經由人為操作,被微博平台洗到了熱門話題的排行第二位。用戶利用這個社群標籤來強調中國缺乏人權保護,並表達對中國政府的不滿。許多發文獲得了數以百計的喜歡和分享,但到了凌晨4點,審查人員已經採取行動將其刪除。不少Podcast也成為一個較少被審查的空間,特別是女性透過這平台分享了她們在封城期間的日常艱辛。

另一個痛苦的集體宣洩是以六分鐘的影片形式出現的,該短片彙編了上海封鎖期間的主要事件,名為 「四月之聲」。這段影片遍佈在各個微信群,並不斷被轉發和分享,即使審查人員試圖刪除它。人們製作了無數例如將其顛倒過來、嵌入漫畫中,或用繪畫的靜態圖像設計成的新版本,以逃避演算法的審查機制。

也有各種透過使被刪除的內容留存在中國國家防火牆之外,以對抗中國網路內部審查制度的嘗試。區塊鏈數據庫平台Airtable上公佈了200個因封鎖本身、而非新冠而死亡的案例,死因如被拒絕提供醫療服務、飢餓或自殺。中國數字時代(CDT)或What's on Weibo等海外雙語網站,以及個別記者和研究人員的推特帳號,已經捕捉、備份和翻譯了上述許多貼文。 CDT還公佈了一份被外洩的審查指令,內容要求 「全面清理與『四月之聲』有關的影片、截圖和其他資訊。」

長期影響

無論新冠大流行和政府的公衛政策如何發展,封城、審查制度和群眾反應都可能產生長期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例如,一些最受歡迎的內容涉及來自醫療機構或居民委員會的當地官員直白地對抱怨的居民表達自己的同情和無力,顯示了那些被要求執行政府僵化(且往往殘酷)政策的人,在一定程度上的失望和異議。審查員當中也可能存在拖延現象,如「#美國就是全球最大的人權赤字國」的社群標籤或一篇題為「上海人的忍耐已經到了極點」的部落格文章在被刪除前已獲得了2000萬次的瀏覽數,顯露了針對這些審查執行存在的一些時間差距或延遲執行。

時政觀察員和上海居民發表的反思也強調了對中國官方媒體明顯缺乏報導的失望,以及圍繞著線下互助和網上集體憤怒爆發所產生的團結和集體意識。正如一位網友在回應「#美國就是全球最大的人權赤字國」標籤劫持事件時所說: 「這麼多帖子已經讚不過來了。這才是真正的人民的聲音。紀念一下今晚....,也許明天過後又是一片歌舞昇平,但至少我知道我們還是清醒的。」

數據平台的使用習慣可能在封城的情況下發生變化。據報導,一些用戶已經放棄了中國的電子商務平台甚至是微信,因為他們厭倦了等待時間以及猖獗的審查制度,並轉而使用現實生活中的鄰里關係或Telegram等國際應用程式。

隨著上海和中國其他地區正逐步擺脫疫情管控限制,更多關於官方政策的代價以及政府專斷地拒絕承認錯誤、接受獨立建議或根據不斷變化的疫情進行調整的資訊可能會浮出水面。更嚴厲的審查制度或許還會到來,但似乎已很清楚的是,數百萬人生活中這一充滿歷史性與悲劇性的插曲,不會輕易被遺忘,即使許多數位證據被匆忙掩蓋。

薩拉 • 庫克是《自由之家》中國、香港和台灣小組的研究主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