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振豐觀點:我的鄰居是作家─

2022-05-22 07:10

? 人氣

筆者認為學會孤獨、自處、堅持,是寫作的關鍵。示意圖。(資料照,pixabay)

筆者認為學會孤獨、自處、堅持,是寫作的關鍵。示意圖。(資料照,pixabay)

網際網路興起,宣告全民寫作時代的來臨,人人都有機會當作家。作家並非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到了月底,未必有進帳。針對作家的比喻,變化多端,妙趣橫生,比如說乞丐、小偷、強盜、特務、明星、大師,不一而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法蘭西哲人伏爾泰(Voltaire )流亡到瑞士之後,一出手,就買下兩棟古堡,財力雄厚,令人吃驚。大名遠播,慷慨健談,訪客絡繹不絕。晚年他寫信給身在法國的經紀人,提到:「幸好你幫我理財,否則筆耕的日子簡直形同乞丐。」 伏爾泰著作等身,靈感一來,每每以口述讓秘書記錄。但著作權尚未問世,時時遭到盜版,版稅掛蛋。他年輕時跟好友大舉購買彩券,財運亨通,口袋越來越深之後,轉而放高利貸給貴族。

20220519-伏爾泰流亡瑞士所居住的城堡(作者辜振豐提供)
伏爾泰流亡瑞士所居住的城堡(作者辜振豐提供)

作家前來加持

超現實作家布勒東(André Breton )客居紐約時,常常到處閒逛 ,路過街角,總是看到一位墨鏡哥正在行乞,脖子上掛著一小片牌子寫著:「我眼睛看不見」。 他前方有個讓人施捨的鋁碗,路人幾乎不聞不問,碗裡只有幾個零星的銅板。 有一天布列勒問起墨鏡哥說:「能不能修改牌子上的文字?」他說:「大哥請便。」

此後,銅板起落聲,不絕於耳,他甚至聽到路人噓寒問暖。幾天後乞丐問起布勒東:「大哥你寫的什麼?」 原來牌子改為:

「春天就要來了,我卻看不見綠意風光!」

這段佳話傳達作家需要吸金妙筆,即使寥寥數字。乞丐需要貴人加持,作家也要有人捧場,比如說讀者、評審、文化機構、編輯等。有位離島作家,抱怨新書賣不到1000本。每次有關單位邀約演講,一趟下來,包含吃住只有區區3200元,根本不划算,他只好婉拒。得知之後,於心不忍,更為他捏一把冷汗。

但人總有好奇心,於是向谷歌大神查詢,得知「國家文藝基金會」補助他六十萬。建議這位大哥完稿後,不妨悠哉悠哉,吃香魚喝辣酒。坦白說,這也要歸功於「溫良恭儉讓」的評審以及政府的愛心,如文化部「中書外譯計劃」,他舊作也翻成日文。如此優渥待遇,跟年輕作家借貸無門相比,可謂天壤之別。足見大腦運作適合故事模式,畢竟人類習慣把矛盾以及尷尬的橋段省略,好讓故事聽來感人肺腑。

中國作家楊絳將「創作」跟「偷竊」混作一談。她提到,作家轉業當評審,如同倒楣的竊賊,改行當捕快;酒壞掉了,則變成醋。如此妙喻,十分貼切,而且適合台灣,如同他先生錢鍾書提到:「君家門前水,我家門前流。」

德意志作家伯爾

二戰之後,德國作家伯爾 ( Heinrich Böll ) 面對納粹留下的僵化語言,無法創作之餘,只好親自翻譯英語世界作品,以尋找新語彙。但他依然不能滿足,於是邁入寫作世界,展開一場生死的冒險。某日,他帶了兩篇稿子去見一家雜誌社主編。這位主編面對無名小子,當然愛理不理,而且語帶嘲諷說,第1篇好像宗教訓誡文,而第2篇還不錯,請他解釋一番,但他不回應。

20220519-德國作家伯爾(Heinrich Böll)(作者辜振豐提供)
德國作家伯爾(Heinrich Böll)(作者辜振豐提供)

於是他寫了一篇隨筆來探討專業作家是何物?他提到搶匪苦心設計搶案,夜深人靜,獨自一人,戰戰兢兢,打開保險箱,可能發現珠光寶氣,現鈔滿滿,也可能空空如也。但也可能警鈴一響,遭到逮捕,押上20年監禁、流放、和勞改作為賭注。與此相同,小說家和詩人,每當動筆寫新作時,實際上都是在冒前功盡棄的風險。

一旦進入專業,不可能是「有點」懷孕,或當個「半個藝術家」。他總結作家跟藝術家一樣,不會因為寫了劣作而喪失了身分,而是開始害怕承擔一切風險的那一刻,就不再擁有作家的資格。

伯爾將專業作家比成銀行搶匪,確是妙喻,但也證明其人氣魄非凡。即使有時候靈感不來,寫不出作品,也要咬緊牙關,如同日本人的說法——武士空著肚子,也要咬緊牙籤。他一不做二不休,一路堅持到底,後來得到諾貝爾文學獎。

英倫兼職作家安東尼 · 特洛普

19世紀英國維多利亞時代,人才輩出。安東尼 · 特洛普 (Anthony Trollope )本身是郵局幹部,但清晨即起,喝完咖啡之後,5時30分開始動筆創作,等8時30分才去備上班。他即使到澳洲出差,也預備一塊板子,好讓自己也可以在船上創作。一生推出40、50部小說,便是擅於利用獨處。村上春樹在《我是職業小說家》中,對於特洛普十分推崇,強調寫作,就是要管理時間,善用孤獨。

20220519-英倫作家安東尼 · 特洛普(作者辜振豐提供)
英倫作家安東尼 · 特洛普(作者辜振豐提供)

捷克國寶卡夫卡

19世紀末,奧匈帝國百花齊放,活力十足。首都維也納,孕育許多文人雅士,如褚威格、克林姆特、馬勒、佛洛伊德。至於轄下的波西米亞王國也不遑多讓,因為首府布拉格誕生了一位震撼兩世紀的作家——法蘭茲 · 卡夫卡(Franz Kafka)。Kafka 的捷克文,意指「暗黑小玻璃」。

卡夫卡一派型男架勢,黑髮罩頂,褐色臉龐時時亮出灰溜溜雙眼,沉默時,微笑皺眉尖嘴依然能傳達內心的喜怒哀樂。日出東方,離家之前,一身西裝,頂著禮帽,行走時刻,想必心情苦悶,畢竟作家氣質,當起上班族,確實有違和感。

20220519-捷克小說家卡夫卡(作者辜振豐提供)
20220519-捷克小說家卡夫卡(作者辜振豐提供)

卡夫卡終其一生,無法悶聲發大財。主修法律,一度到法律事務所見習。1906年,他進入布拉格商學院,選修工傷保險課程,接著便進入工傷保險公司上班。這家保險單位,是官民合辦。奧匈帝國財務吃緊,為了節省公帑,採用兩班制。卡夫卡屬於早班,8時報到,下午2時下班,幫忙家裡整理大小物件,瓶瓶罐罐,因為他父親是「赫曼 · 卡夫卡高級精品店」的老闆。一旦夜幕低垂時,則埋首寫作。

世紀轉折之際,從手工業到機器代替人工,勞動階級一時無法適應,操作機器時每每弄傷手腳皮膚,身為書記官的卡夫卡要出差到各地調查。卡夫卡也傾心於機械產品,如電話、錄音機、飛機、自行車、打字機,熱心蒐集各種大小操作手冊。

他工作頗有效率,堪稱楷模代表,但苦悶焦慮是他上班心情的寫照。如此一來,家庭生活跟寫作便發揮療愈的力量。 

世紀末登場,尼采和佛洛伊德的著作揚威歐洲,苦讀好學的卡夫卡也沉溺其中。他向初戀情人塞爾瑪講述閱讀體驗。29歲之際,他認識任職於錄音機製造公司的菲利絲,5年之間,雙方通了不少信件。卡夫卡是位道道地地的「信件跟踪魔」,一天寫了2、3封是家常便飯,有時高達4封。

他跟這位柏林小姐兩度訂婚,但兩度破棄婚約。1918年3月,菲利絲嫁給一位德國商人,納粹崛起時,逃到美國後,保存這些信件,長達20年,日後《給菲利絲的手紙》,竟厚達700多頁,是研究卡夫卡不可或缺的資料。

英國學者澤爾丁指出,卡夫卡將文學視為自己的親生兄弟,透過文學將一直折磨自己的荒謬感和噩夢以文學形式表達、釋放,「是寫作激勵我繼續活下去」,「寫作意味著盡情宣洩」,否則它便淪為形式上的祈禱。

作家必須忍受貧困和世人的冷漠,也得應付隨機變異。作品的銷路有賴於喜怒無常的讀者,編輯時時催稿,有時候被國稅局盯上,有時候陌生人要求解憂。但只要心中萌生激情或百思,一旦寫成白紙黑字,轉化成故事主題,或隨筆花絮,便徹底忘卻,他是惟一的自由人。

*作者為作家,著有《日趣》、《時尚考》、《布爾喬亞》,譯作有波特萊爾《惡之華》、《巴黎的憂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