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在樸觀點:Covd-19控管「清零」與「共存」政策之辯

2022-05-20 06:50

? 人氣

彼得聖吉的系統思考基模《捨本逐末》

許多西方學者認為清零政策是捨本逐末,「事到最後既不可能真正清零,還砸掉悠關國計民生的經濟發展」。真是這樣嗎?請看彼得聖吉對他的《第五項修煉》中的《捨本逐末》基模是怎樣解釋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彼得聖吉認為管理者通常並不明了,一旦問題出現究竟什麼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解」。管理者容易被《捨本逐末》的模式套牢。《捨本逐末》基模共有三個因果反饋環,如下。

資料來源:陶在樸 《超圖解系統思考》。(陶在樸提供)1
資料來源:陶在樸 《超圖解系統思考》。(陶在樸提供)

圖的左側說明《捨本逐末》的三個因果反饋環的構成,最上方是B1環,與之連接的B2環,以及將此二者連接的第三個R3環。B1和B2是調節型的反饋環,表征發展過程是收斂的,R3是增強型反饋環,表征發展過程是發散的兩極發展。

我們先來看B1環的運作過程,第一步以「症狀解」為起點,按照箭頭指引與「問題症狀」連接,連接間為負號,意思是如果一個變量變大另一個變量並不隨之變大,相反而往變小的方向發展,故具有「調節」系統變化的作用。第二步從「問題症狀」出發,跟著箭頭連接到「症狀解」,其間的連接為正號,意思是如果一個變量變大另一個變量隨之變大,故而具有「增強」系統變化的作用。這兩步合在一起,一共有奇數個負號,因而整體上構成的B1環是調節型的因果反饋關係。例如「問題症狀」是頭痛,「症狀解」是阿司匹林,二者組成的反饋環具有調節的關係,阿司匹林吃得多,通常頭痛的症狀也會隨之減輕。

接著我們看與B1環鄰接的B2環,按照相同的步驟,第一步以「問題症狀」為起點按箭頭方向連接到「根本解」,二者間用正號連接,意思是此二變量變化方向相同,一個變大另一個也變大,二者是增強型的反饋。第二步以「根本解」為起點連接到「問題症狀」,二者用負號連接,意思是一個變量增大而另一個變量減少,是為調節型的反饋關係。這兩步合在一起,一共有奇數個負號,因而整體上B2環也是調節型的因果反饋關係,說明只考慮問題症狀最後根本解出現的可能性越來越少。

B1環和B2環共生說明了「捨本逐末」模式的尷尬,一方面頭痛醫頭雖能暫時緩解症狀,但也失掉根本解出現的機會,如果考慮到「副作用」的出現那就是R3增強環的情況。當「症狀解」引起的「副作用」越來越強時,乃至完全削弱了

「根本解」出現的機會。例如頭痛醫頭的阿司匹林症狀解,當長期服用後將引起胃腸道出血或其他過敏反應的副作用。「捨本逐末」變量間的動態關係請見圖的右側,共有三條曲線表明三個變量的演化軌跡:問題症狀在不斷起伏中扶搖直上;解決表面問題的症狀解藥數不勝數;根本解的方案越來越少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