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兩歲童求治無門」的教訓要重演幾次?

2022-05-16 07:20

? 人氣

第二個要問所謂的「緊急醫療應變中心」還剩下多少「調度功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第三個要警覺的是,這不是基隆第一次「漏接」患者,早前也發生中年人被拒收的案例,基隆的醫療水平到底能不能應付疫情?如果不能,有沒有備援方案?總不能老是讓重症確診者在醫院間流浪。

指揮中心沒有說的真相是:即使有床位都沒有人力,一方面太多醫護確診,很難加開病房,二方面確診患者多半中集中在急診,從一家急診轉院到另一家急診,也無法保證患者得到完整治療。直接「翻譯」成白話文的意思是:指揮中心每天報的空床數,即使是真的空床,都不代表是能用的病床。那麼指揮中心為什麼不肯面對嚴峻的實情,並把實情告訴民眾?每天報告「非實用空床數」的下場,就是民眾為求診無著而痛苦,醫護因壓力滿載而委屈。

專家認為民眾與其為每日新增確診人數緊張,更應關心全國尤其是熱區縣市,專責病床與隔離病床的量能。(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專家認為民眾與其為每日新增確診人數緊張,更應關心全國尤其是熱區縣市,專責病床與隔離病床的量能。(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醫護量能已到臨界點,還要耗費多少在PCR?

疫情尚未到最高峰,而指揮中心每天聲稱「足夠的醫療量能」顯然已經異常緊繃,僅僅是支援PCR篩檢站就已經大大吃不消,民眾眼睛看得到的是現場採檢大排長龍,沒看到的是每天上萬採檢樣本送進實驗室確認陰陽的人力,同樣吃緊;特別的是,在雙北市長卡頻頻呼籲快篩陽視同確診之際,指揮中心卻是在雙北加開九處PCR篩檢站,這個決策不能說錯,但指揮中心應該要問的是,不論PCR或快篩,其目的是要知道確診數?還是要有效治療確診者?

對民眾而言,篩檢的目的不是成為指揮中心口中的一個數字,而是萬一確診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療,不論治療是因應輕症在家自我療癒,或者中重症在醫院得到妥善的照護。那麼,對民眾而言,如果醫護人力是有限的,與其將他們耗費在篩檢站,相信會更希望他們在診間在病房。這也是為什麼雙北市長會力主快篩陽視同確診,因為醫護人力物,要回過頭來守護中重症的醫療,才能減小悲劇,降低死亡率。

COVID-19的傳染力確實驚人,不論指揮中心如何認定COVID-19多半無症狀或輕症,現實是轉中重症者不斷墊高中,致死案例每天都以兩位數成長,當「超前部署」已成昨日黃花,追著病毒的後果,就是一次又一次以悲劇換取防疫教訓,而且還學不會,「兩歲童求治無門」的教訓已經一而再,不可再而三。

本篇文章共 2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195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