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振豐觀點:時尚的慰藉

2022-05-15 07:00

? 人氣

時尚不只是穿著,而是身體與記憶、文化、社會互動的符號。示意圖。(資料照,出版社提供)

時尚不只是穿著,而是身體與記憶、文化、社會互動的符號。示意圖。(資料照,出版社提供)

童年是作家的提款簿。

——葛拉罕 · 葛林(Henry Graham Greene)

打開衣櫃,每每回想自身跟服飾的互動歷程。記得世紀末到香港旅遊,湊巧走到了一家服飾店,正在打折清倉,口袋有足夠的預算,砸下3萬元敗了一件Burberry 大衣。一套上去,挺拔厚重,兼而有之,大英帝國的雄風,果然名不虛傳,一戰關鍵時刻,英軍依靠這款溝壕大衣,才得以抵擋寒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220512-英式大衣(作者辜振豐提供)
英式大衣(作者辜振豐提供)

身體是人的第2層皮膚,透過衣飾跟配件,再由鏡子反射,彷彿為自己呈現一幅「自畫像」。有些人身材未必高䠷,但色彩線條一亮相,則刷亮觀者雙眼。成長過程中,轉大人的秘訣,除了品味中藥之外,也包含迴避父母的眼光,從而為自己挑選行頭。

訂製服的年代

南部老家,左鄰右舍,舉目盡是西裝店、裁縫店、布料店,興致一來,更可以步入舶來品店,瀏覽進口服飾。記得1970年代末期,到嘉義國華街的舶來品店,敗了一件日本棉質Polo 衫,竟然花費3500元,這價格折合台北1個月房租。大學畢業後,前往基隆一遊,順便逛到委託行,買了一件英國 John Smedly 毛衣,老闆索價4000元,如今回想起來,覺得超划算的,因為可以穿上半輩子。

西裝社承襲日本的摩登風格,製作西服,但也有師傅傳承上海跟福州。過去兩岸文化交流頻繁,中國國台辦主任陳雲林訪台期間,曾到台北博愛路的湯姆西服號訂做西裝,同時為總書記胡錦濤訂做2套。足見台灣師傅的功力非但揚威對岸,而且獲得兩岸領導人的青睞。

裁縫店則為女顧客量身製作衣服。早年未婚女性大多拜師學習裁縫,是未婚女性的「成人儀式」,因為婚後要為兒女做衣服。早年裁縫書都由日本進口,價格昂貴,學生只能向老師借閱,內容是教讀者如何打版、剪裁。

當時,顧客只要花上小錢,即可為自身打扮一番。每當開學或逢年過節,我通常去選購布料,找師傅訂做衣服和褲子。西裝社、裁縫店相繼沒落,代之而起的是成衣和外銷成衣大舉亮相,而名牌店也相繼亮相。目前,平價時尚更妝點大家的身體。有時候,覺得自己異常幸運,能夠目睹台灣服飾的種種變化。

東京時尚

記得大學剛剛畢業,準備到英國進修,湊巧認識一位從倫敦歸國的學長,得知論文是探討18世紀英國服飾。一聽之下,覺得如此題目真是旁門左道,背離文學正統。如今回想起來,自己如同井底之蛙,只會坐井觀天。

1990年代,開始接觸日本文化,寫作教學之餘,樂於當起漫遊者,到處淘書敗衣。進入日文世界,樣樣都學,除了圖文書、理論書、文學作品,也包含雜誌。《現代思想》和《Eureka》( 新發現),每月必讀。 有一期《Eureka》刊登吉本隆明和山本耀司對談流行時尚,大為震撼,心想文人竟然可以談時尚,真是有趣。

後來閱讀日文版《美麗佳人》,發現哲學教授鷲田清一,本來專精現象學,但得到主編安原顯的鼓勵,開始在雜誌撰寫有關時尚的專欄。處女作《時尚的迷宮》正式上市,好評連連。後來《衣的現象學》、《古怪的身體》也相繼亮相,中國簡體版譯本20年後跟著上市。

20220512-《古怪的身體》作者鷲田清一教授(作者辜振豐提供)
《古怪的身體》作者鷲田清一教授(作者辜振豐提供)

我推斷鷲田教授,開始親炙時尚,必然活力十足。後來 HNK 更邀請他在「空中大學」開課,其中一堂介紹川久保玲是在表參道旗艦店上課。他一亮相,身上行頭就是 Comme des Garçons 獵裝,另一堂論述三宅一生的作品當然就在對面旗艦店。

鷲田教授名聞遐邇,越寫越多,也越寫越爽,爽到榮陞大阪大學校長。他是日本的學術明星。其他如蓮實重彥一度接任東京大學校長,而人類學家山口昌男則官拜東北大學校長。看來,大學為了招收更多學生,學術明星的加持是有必要的。

閱讀日文書刊,好處多多,尤其雜誌。記得開始研究時尚之際,每月訂購《High Fashion》和《MR》,前者介紹女裝,後者是男裝。這些雜誌除了介紹當季新裝,也論述電影、美術、音樂、劇場、新書,回顧那段時期的操練,獲益良多,彷彿進入時尚研究所當起學生。

1990年代,遠企四樓有一家來自香港的服飾店,名叫 Joyce,內部供應不少名牌,除了日本外,也有比利時品牌 Dries Van Noton 和馬丁 · 馬吉拉 ( Martin Margiela )。有時候,逛一逛也可以吸取不少見聞和知識。有一次,剛好經理舉辦勤前教育,我也站在後面,聆聽一番。他說:「DKNY西裝,穿久了會變形,但山本耀司跟川久保玲設計的,不會有問題。但妳們不要跟顧客講。」聽完之後,只能發出會心的微笑。

時尚是綜合藝術

流行時尚所散發的美,無所不包。「美」未必是上流美、優雅美、色情美,更涵蓋了頹廢美、塗鴉美、愛欲美、洛麗塔美,真是族繁不及備載。

電影也跟時尚扯上關係。早年勞伯 · 瑞福主演《大亨小傳》,是由拉夫 · 羅蘭設計;李查 · 吉爾成名作《美國舞男》則由亞曼尼操刀;《廚師、大盜、情人》則出自高蒂耶的巧手。觀賞這三部電影之後,大致能了解設計師的風格。

時尚跟小說有沒有關連?當然有。比如說19世紀法蘭西三本名作,巴爾札克《高老頭》、福樓拜《包法利夫人》、左拉《婦女樂園》。你看完《高老頭》,會覺得巴爾札克擅長描述筆下角色的穿著。又如《包法利夫人》敘述女主經由巴黎時尚雜誌的洗腦,開始大量消費,最後債台高築而自殺,包法利夫人活在當代社會無疑是重度卡奴,背後因素是敗了一車的名牌商品。

時尚跟音樂、劇場也脫離不了關係。設計師每年兩季新作發表會,模特兒走秀也需要音樂助興。像三宅一生的發表會,最有劇場感,上個世紀常常跟法蘭克福芭蕾舞團合作,旗下舞者當起模特兒,邊舞邊秀,動感十足。可見流行時尚是個跨領域的科目,值得繼續探索、論述、甚至出版專書。

三宅一生的「病氣力」

1945年8月,美軍在廣島投下原子彈,三宅一生跟他老媽雙雙受到波及。長大之後,後遺症一直困擾不已,直到動了脊椎骨手術,才得以緩解,但他走路有點跛來跛去。

20220512-三宅一生為千禧年設計服飾(作者辜振豐提供)
三宅一生為千禧年設計服飾(作者辜振豐提供)

雖然如此,但從他作品綻放的五彩繽紛,人生反而展現「病氣力」,結果是陽氣滿滿。

1990年代初期,有一天逛到師大路巷弄的亞典書店。一進門,瞧見攝影師歐文 · 潘(Irving Penn)為三宅一生掌鏡的作品集《 ISSEY MIYAKE》。這本集子蒐羅三宅一生早期的作品,其中有日本歐巴桑走秀,也有黑道大哥大秀刺青。 當下二話不說,立馬付錢帶書回家。

從小喜歡觀察色彩,逛街敗衣,出門行頭搭配,一定講究色彩。見到朋友,也會打量對方服飾的色彩。我覺得,要強化自身的色彩力,不妨細加觀察三宅一生所呈現的色彩。 

累積了淘書敗衣的體驗,便開始在報章雜誌撰寫流行時尚的稿子,賺點稿費。櫃子裡囤積太多衣服飾品,教人想到冷戰時代的軍備競賽,最後難免要斷捨離。但我覺得,要是將這些體驗轉化成文章,並將一篇篇結集成書,也算是良性循環。

*作者為作家,著有《日趣》、《時尚考》、《布爾喬亞》,譯作有波特萊爾《惡之華》、《巴黎的憂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