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美國務院網頁不再「反台獨」透露什麼訊息?

2022-05-12 07:20

? 人氣

五月美國外交重心轉向亞洲,拜登將訪亞洲宣告啟動「印太經濟框架」,而中國會是美國印太戰略瞄準的對手。(美聯社)

五月美國外交重心轉向亞洲,拜登將訪亞洲宣告啟動「印太經濟框架」,而中國會是美國印太戰略瞄準的對手。(美聯社)

過去兩個多月全球聚焦烏克蘭戰事,也是美國拜登政府的外交重心。進入五月,亞洲變成烏克蘭之外另一個美國重要戰略議題,而台灣也一夕之間成了關注焦點。
原本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排定在5月5日於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發表演說,闡明拜登政府的中國戰略,這被預期是拜登政府上任近15個月以來首度完整表述對中戰略。由於拜登要在5月12、13日與東協國家領袖舉行峰會,接著在5月20日開展上任後首趟亞洲行,訪問南韓、日本,並與日、韓、澳洲領袖舉行「四方安全對話」(Quad)峰會。外界預期拜登將藉這趟亞洲行正式宣告啟動「印太經濟框架」(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IPEF)。從東北亞、東南亞到南太平洋,拜登整個印太戰略最重要的競爭對手就是中國,因此布林肯5月5日的演說被視為美國接下來一系列印太戰略的第一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料布林肯因新冠肺炎確診而取消演說,何時再舉行還未宣布。而就在5月5日同一天,美國國務院網站描述美台關係的「事實情況」(Fact Sheet)進行大幅更新,包括不再出現「美國不支持台獨」字眼。此舉視為原本要與布林肯演說同步推出的一個對中策略,也讓台灣議成了拜登政府「5月印太月」的第一槍。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美聯社)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原訂5月5日演講談拜登政府中國戰略,但因新冠肺炎確診延後。(美聯社)

新表述突顯台灣人民主體性

舊版提到和平解決兩岸歧異,反對單邊改變現狀;新版表述則是「美國持續鼓勵台海兩岸的分歧以符合台灣人民的願望及最佳利益的方式和平解決。」突顯台灣人民的主 體性。

國務院原本台灣「事實情況」頁面是在2018年刊登的,多年未更新。新舊網頁有關台美關係的陳述有幾個重大不同:

一、新版第一段開宗明義稱「做為民主表率與科技重鎮,台灣是美國在印太區域的重要夥伴」;而舊版只說「美台維持穩健的(robust)非官方關係」。
二、舊版第一段就提到美中1979年建交公報,稱「美國承認(recognized)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國認知(acknowledging)中國的立場是,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新版中這一段被刪除,只是在第二段加上「美國長期以來的一個中國政策是以《台灣關係法》、美中聯合公報和六項保證為指引」。

美國國務院台灣事實情況更新(翻拍自國務院網站)
美國國務院官網台灣「事實情況」內容大幅更新,(翻拍自國務院網站)

三、舊版第二段開頭稱「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與台灣保持強健的非官方關係是美國的主要目標,也符合美國在亞洲追求和平穩定的期望。」新版取消這段表述,第二段增加「雖然美國與台灣沒有外交關係,但美國與台灣有牢固的非官方關係,維持台灣海峽和平穩定也是雙方的深遠利益。」
四、舊版提到和平解決兩岸歧異,反對單邊改變現狀;新版表述則是「美國持續鼓勵台海兩岸的分歧以符合台灣人民的願望及最佳利益的方式和平解決。」突顯台灣人民的主 體性。

只有在國務院另一個介紹各地區國家的網頁,仍保留建交公報那段提法,但也未提不支持台獨。

警告北京勿找藉口壓迫台灣

包道格說,看起來像是代表美國單方面改變現狀,但「我們必須看美國政府是否在更正式的政策聲明中遵循一個新的立場,例如在國務卿布林肯即將發表的演講,而不是這個網絡上的簡要敘述。」

這些改變相當明顯對台灣展現更積極的支持,也被視為美國印太戰略、對中戰略一連串新改變的一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也批評美國此舉是在搞「虛化掏空一中原則的小動作」,而在5月10日美國國務院簡報會上,台灣議題也成為記者追問焦點。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強調「事實情況」頁面本來就會與時俱進,而這個網頁已很久未更新了,他否認這是在宣布新政策。記者則質疑,對台灣問題的陳述即使更動一個逗號都會引發中國關切;若政策沒改變,為何要在此刻改變對台灣問題的陳述?普萊斯則回應:「我們並不擔心其他國家藉機生事。」他並呼籲中國「不要找藉口增加對台灣壓迫」。

到底這個網頁更動,會不會牽動中美台關係大變動?

包道格(左)曾自承無法與民進黨人溝通。(林瑞慶攝)
包道格(左)說,要判斷美國是否單方面改變對台現狀,必須看國務卿布林肯即將發表的演講中如何表述。(林瑞慶攝)

前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包道格(Douglas Paal)在接受美國之音(VOA)訪問時說,將「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文字刪除,看起來像是代表美國單方面改變現狀,但「我們必須看美國政府是否在更正式的政策聲明中遵循一個新的立場,例如在國務卿布林肯即將發表的演講,而不是這個網絡上的簡要敘述。」

原本在5月5日布林肯發表演說前,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引述多個消息來源指出,布林肯演說會強調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是延續川普政府政策,演說只會提到對中國戰略的大略方針而不會談細節。

中國問題專家、德國馬歇爾基金亞洲項目負責人葛萊儀( Bonnie Glaser)也對Politico說,她不認為會從布林肯演講中聽到以前沒說過的新東西,過去15個月大家已看到拜登政府對中國的作為,她認為現在的重點是如何與美國的合作夥伴攜手,「如何將我們的經濟方略、科技能力與外交、軍事工具整合,以達成針對中國的目標。」

跳脫雙邊關係從多邊印太架構看台灣價值

國務院更改網頁內容在強調台灣是與美國共同對抗中國的印太戰略伙伴。從在印太戰略架構中看待台灣的重要性,因而跳脫過去從美中雙邊架構看台灣問題的侷限。

綜合之前拜登、布林肯、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等人表達過的對中國略策,他們並不企圖去改變中國內部,也就是不會去影響到習近平對內的統治地位,但企圖結合印太地區盟友,形成制衡中國、與中國競爭的集體力量,而台灣則被美國納入這個印太經濟框架的一員。這也正是國務院網頁中對台灣與台美關係的定位定性。

國務院這項表述的變化,其實可從過去幾過月美中互動中看到改變的足跡。去年十一月拜習舉行線上峰會,中方新聞稿說拜登向習承諾反台獨,但白宮新聞稿根本未提這點;今年三月俄烏戰爭發生後拜習通話時,習近平希望藉拜登期許北京不要在烏克蘭議題上支持莫斯科,因此再度叫價要拜登承諾反台獨,但拜登仍未鬆口,只說美國政策並沒有改變。而美國對中國持續支持俄國已明顯不滿,國會正在審議《評估習近平干預與妨礙法案》( Assessing Xi's Interference and Subversion Act,簡稱AXIS Act,《軸心法案》)準備制裁援俄的中國。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美聯社)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呼籲中國「不要找藉口增加對台灣壓迫」。(美聯社)

這個以習近平名字命名的法案已迅速獲眾議院通過,展現出美國民意要積極對抗中俄聯手。而國務院這次更改網頁內容,應是在強調台灣是與美國共同對抗中國的印太戰略伙伴。美國從整個印太戰略的架構來論述對中國戰略,也從此架構中看待台灣的重要性,因而跳脫了過去從美中雙邊架構看台灣問題的侷限,不去強調有關一個中國的論述。當然,這不代表美國會「鼓勵」台灣獨立,而是美國不想再陷入中國一再糾纏、要求表態重申台灣到是中國一部分、逼著承諾反台獨。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說,要北京不要再找藉口、增加對台灣壓迫,這明白表達了美國在台灣問題上不想陷在中國設下的一中框架。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