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碳大戶很有興趣!」專訪中研院長廖俊智,從一個小玻璃瓶,看台灣減碳技術創新

2022-05-10 09:00

? 人氣

廖俊智在手拿著手指長大小的玻璃瓶,裡面的黑色粉末是從天然氣分離而出的碳。(柯承惠攝)

廖俊智在手拿著手指長大小的玻璃瓶,裡面的黑色粉末是從天然氣分離而出的碳。(柯承惠攝)

風傳媒2022趨勢論壇《零碳新經濟》5/27同步線上直播

https://events.storm.mg/campaign/2022SMCF_2/

「你們知不知道,去年你們同事來訪問我,我就把這個idea(想法)跟你們講了!」中研院院長廖俊智日前接受《風傳媒》專訪分享,口中的「想法」,就是近期在新能源議題上最熱門的關鍵字:氫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學者氣息的廖俊智不疾不徐向採訪團隊將氫能相關概念「名詞解釋」一番,聽得出來,他等不及要向全台灣的企業和民中分享這個可能改變全世界的零碳經濟學。

去年,廖俊智在該專訪中提及,要想達到淨零碳排放(net-zero carbon emission),關鍵就是碳管理技術,中研院自去年就投入碳捕捉研究,到了今年二月有了最新成果,團隊並且將這項技術冠上新名詞:去碳燃氫。延伸閱讀:重磅專訪》中研院院長親揭「台灣絕佳好機會」 廖俊智:拚減碳就像研發抗癌藥

「去碳燃氫」到底是什麼技術?它能如何為台商減碳發揮功效?廖俊智說明,由於捕捉碳會花較高成本,捕捉之後該如何應用?又是另一議題。目前國外常見的做法是:把二氧化碳灌進油田內加以封存,但台灣沒有油田,所以此法並不可行;也有人把捕捉下來的二氧化碳用綠氫、綠電還原成甲烷、甲醇、甲酸,再製成化學品,可惜這類方式去化二氧化碳量能有限,仍遠遠趕不上碳的排放速度。

中研院長廖俊智專訪,去碳燃氫。(資料來源:廖俊智)
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團隊將天然氣裂解整合,自創「去碳燃氫」製程,要為台商減碳盡一份心力。(資料來源:受訪者提供)

由此,廖俊智發想,不如在燃料被燒成二氧化碳前,就先把碳分離出來。這就是中研院目前著力最深的技術,把天然氣先分解為氫跟碳,發電時只燃燒氫;由於氫燃燒(結合氧氣)後會變成水,對環境無害,而碳被分離成相當穩定的固態粉末,可以存放,這整個流程叫做「天然氣裂解」。

廖俊智比喻,這原理等於是「在小雞還沒從蛋孵出來之前,就先把雞和蛋分開」,畢竟,等小雞生出來到處亂跑,再費勁地把他們抓回來,前者無疑更有效率

20220429-專訪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柯承惠攝)
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興奮地介紹天然氣裂解,將如何開啟減碳的新進程。(柯承惠攝)

減碳多少?清楚可計算,為台灣碳交易打開大門

經過廖俊智解釋,原本複雜的減碳過程豁然開朗。「你看,我減的碳就在這裡!」廖俊智拿出一只僅有手指長的玻璃瓶,裡面裝著黝黑色粉末,原來,這些都是從天然氣分離而出的碳。

「這個方法最大好處是,到底減碳多少數量,不僅看得到,還能秤斤秤兩!」廖俊智堅定的說。他拿出一個銅板大小的方塊,原來這也是由碳聚合而成的固體物質;廖俊智進一步解釋,只要減碳數量可以量化,將來無論要發展碳交易、碳證,甚至抽碳稅時,就能做為客觀公證的憑證,參與企業將非常有優勢。

廖俊智也解釋,天然氣的主成份是甲烷(CH4),如將天然氣分解成碳和氫,所需熱量是79千焦耳;而電解水、將之分解成氫跟氧,所需能量是572千焦耳,足足較天然氣分解多了7.5倍。因此就能源消耗的角度考量,分解天然氣遠比分解水簡單的多,也更節能。

「我們不但可以把碳跟氫分開,還有機會創造以純碳為基礎(base)的全新產業,這方面的經濟價值也不容小覷!」廖俊智雀躍地說,包括將碳用來填海造陸、或者混入水泥做工業材料、備用燃料等,甚至還可將碳當成儲備能源;畢竟,這些黑色粉末其實就是「乾淨的煤炭」,若遭遇天然氣來源不足或有緊急狀況、急需能源時,就可以啟封這些備用的碳庫存,拿來做為燃燒用。

廖俊智相當看好「去碳燃氫」的潛力,他認為,這可能是將來台灣、甚至全世界的零碳電力的來源,尤其,儲能對於台灣而言非常重要,天然氣將來會成為非常重要的能源選項 。

中研院長廖俊智專訪。(資料來源:廖俊智)
中研院長廖俊智所提綠電複利概念原理。(資料來源:廖俊智)

存一元,多2.6元的綠電複利 

裂解天然氣直接效益是減碳,此外還有儲存備用能源,以及有機會開發更大的產業鏈。此外,去碳燃氫還有機會創造「綠電複利」。廖俊智解釋,假設每度電費1塊錢,經過天然氣裂解處理,就可以把它變成一度電3.6元;等於是本金1元,利息是2.6元,產出的比你投入的多,這就是綠電複利的概念,這樣的方法,有機會解決綠電不足的問題。

對地理環境特殊、能源全賴進口的台灣而言,零碳電力無疑是一大特殊需求,十分難能可貴。「同時,綠電太少,更是全球各國普遍未被滿足的需求(unmet needs)」,廖俊智語重心長地指出,目前的研究進度都還只是剛起步,中研院雖走在學術研究最前端,仍需要和產業界充分溝通,才能創造更大的價值。廖俊智表示,目前在減碳的最大瓶頸,是全球對綠電的定義尚未標準化,像是RE100定義的綠電是一種,歐盟、美國定義的又可能是另一種。對此,廖俊智看法樂觀,從學理出發,他看好去碳燃氫將來是可被認證為真正綠電。

20220429-專訪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柯承惠攝)
中央研究院長廖俊智接受《風傳媒》專訪時,講解綠電複利效應原理。(柯承惠攝)

廖俊智另一樂觀原因,是台灣有數家排碳大戶企業已經對此技術表達濃厚興趣,甚至不少非製造業的財團,也積極想投資中研院的去碳燃氫技術。

廖俊智說,不少企業還在研究如何落實這項技術,中研院十分歡迎民間企業來合作,「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希望結合成一個產研聯盟,最終目標是希望能技術轉移給企業,進一步成立公司,讓此技術不只停留在研究,而成為實實在在帶給人類貢獻的商業機會。」廖俊智熱切的說。廖俊智看好,去碳燃氫技術的量產,估計在10年內應可小有規模,因為中研院和台灣廠商掌握大部分技術,「(落地)時程會比預期快很多」,前期規劃能如期順利落實的話,可望更擴大規模。


責任編輯/周岐原

喜歡這篇文章嗎?

周康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