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豈能無居高思危之憂?升息2碼後的大漲

2022-05-06 07:10

? 人氣

美國升息2碼,美股大漲回應;華爾街是否能一直無居高思危之憂慮呢?(資料照片,美聯社)

美國升息2碼,美股大漲回應;華爾街是否能一直無居高思危之憂慮呢?(資料照片,美聯社)

美國聯準會本周升息2碼、下月起加速「縮表」幅度,結果美股大漲回應,這既凸顯市場的「善變」,又看出聯準會將面對的尷尬與為難,對實體經濟世界的風險,市場豈能持續無「居高思危」之憂?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聯準會在本周二、三召開利率會議,決議的一次升息2碼,算是近22年來首次、「最鷹派」的作為,再加上縮表速度提高到每個月475億美元、3個月後每月縮表上限倍增至950億美元,整體而言緊縮幅度堪稱近20多年來最強烈,正常情況下,市場當以下跌回應。不過,在官員早早就向外界明示下,,市場早已作足心理準備,因此一如原先預期的升息2碼,並不會讓市場太「驚擾」而過份反應。

不過美股一口氣大漲932點,就不僅是所謂利空出盡的因素而已了,而是聯準會主席鮑威爾釋出被市場認為非常「鴿派」的訊息─他說未來2次會議各升息2碼是有可能的,但並沒有積極考慮單次升息3碼的可能性─前者是外界原本就知道、也預期是如此,甚至認為一直到年底都要每次會議升息2碼;但後者(單次升息3碼)則是市場擔心會發生的事,而鮑威爾算是明白告訴外界,單次升息3碼尚不在考量之列。

市場的反應大致可看出多頭仍盛及市場善變。如果在外界原本預期升息1碼情況下,結果卻是升息2碼,股市必然以大跌回應;但在外界已有預期情況下升息2碼,再放話說不考慮單次升息3碼,反而迎來股市大漲。

某個角度而言,市場反應確實不算理性,因為對美國經濟而言,當前最嚴重的問題就在通膨上揚;如果不能儘快壓制住,高通膨如致癌般會讓經濟生病甚至窒息,其負面影響從消費到投資、再到民眾的生活、薪資等都受打擊。市場反而應多考量的是反而是升息2碼是否足以對抗通膨。

再以對市場的影響而言,最後還是要視利率提高幅度而定,連續2次升息2碼,與先升息3碼再升1碼,對市場的緊縮程度是一樣,但以壓制通膨而言,則是後者優於前者,壓制通膨講究的是「事前防備,超前部署」。

對這波通膨,聯準會算是判斷錯誤、早已失去先機,更尷尬的是,即使開始緊縮貨幣,市場仍以「鴿派」視之,從防制通膨的立場來看,在聯準會「有所作為」之後股市大漲,可不是對聯準會的讚美,隱約之間看到的是存在超過30年、所謂的「葛林斯潘賣權」仍堅實的存在,這對鞏固外界對聯準會壓制通膨的信心與決心,可不是什麼好事。

當然,最重要的是聯準會後續行動與其影響。依照鮑威爾會後的說法,至少未來2次會議,仍維持每次升息2碼,應該是接近確實的事,至於是否能因應壓住通膨,則充滿變數,原因是導致這次通膨的因素與過去不同。

教科書上教授最傳統的通膨,都是說起因於「過多的貨幣追逐過少的貨品」,或是政府發出過多的貨幣,或是整體需求過熱,因此可以藉著升息、減少貨幣流量等緊縮貨幣政策,讓經濟降溫、通膨下降。

但這次的通膨再起的原因則更為複雜又「多元」,拜登政府上台後的「大撒幣」(包括發放疫情紓困金給家庭、大幅擴大政府支出的財政政策),確實會助長通膨─去年初在辯論通膨是否會再起時,力主通膨將再現的前美國財長桑默斯,就是認為拜登政府的財政政策是太過火了,所以會點燃通膨。

不過,讓今年歐美的通膨一發不可收拾的原因,其實是來自其它因素:從減碳引發的「綠色通膨」、油氣能源價格高漲、到疫情打亂的供應鏈與船運大堵塞、晶片荒、各國生產三不五時就要被疫情中斷,其中又夾雜著中美貿易戰與科技戰為生產與供應鏈帶來的傷害,最後又來一個俄烏戰爭讓能源與食物價格飆漲更厲。

在這些因素都解決前,即使升息對抗通膨,通膨也不會消失;當然,只要不進一步惡化,未來在比較基期較高情況下,通膨數字會緩和,但實際上價格都早已墊高,且很可能是長期甚至永遠不回落。目前看來,俄烏戰爭帶來對物價的影響仍持續發酵中,想下半年通膨下跌的期待未必能實現。

因此,聯準會現在的尷尬與為難就在:即使知道升息未必能很快看到讓通膨回落的效果,且看到經濟成長難保、已低於原先預期,還是不能不儘快升息;即使其它單位釋出考慮取消或降低對中國產品的加徵關稅,藉此對抗通膨,但這項政策未必能落實,即使落實對降低物價的效果恐怕是讓人無感。

對金融市場而言,雖然美股以大漲回應這次的升息,但在貨幣政策緊縮、廉價資本不再、經濟成長下降甚至可能衰退下,仍居3萬多點的美股,終究要反應實體世界吧,豈能無「居高思危」之憂?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