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銘專欄:真正的創業家是反脆弱的

2018-05-04 05:50

? 人氣

在後者的世界中通常會產生兩類人,一類是我們所熟悉的公共政策經濟學家以及政治家,他們對於無法預測的系統感到不安,因此企圖設計一個能夠「熨平」不確定性的系統,認為這樣可以為人類帶來福祉。另一類則是憤世忌俗的天縱英才,他們多半進入量化交易的避險基金工作,透過他們(自認)對於隨機亂數的理解和掌握,(企圖)為(客戶和)自己賺進大把的鈔票。對塔雷伯來說,這些人是「堅強」的,但並不是「反脆弱」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要進一步了解「反脆弱」,我們可以思考我們生活中都會遇到的三類職業。

第一類是企業員工,他們是「脆弱」的,在企業中工作似乎可以享有固定薪水,但是他們因此產生錯覺,以為穩定的收入是必然的,在下一波的裁員中才意外發現自己的收入可能在某一天會突然歸零,他們承受不了這樣的衝擊。

第二類是專業人士,例如牙醫和律師。雖然他們的收入不是固定的,但他們的專業技能讓他們享有較高的收入,他們是「堅強」的,能夠承受一定程度的黑天鵝事件,儘管這些事件並不會改變他們的職業生涯。

第三類是完全靠自己的技能維生的,例如計程車司機、工匠以及妓女。他們的收入非常不穩定,有些日子會突然有大筆收入,運氣不好的日子可能會掛零,但他們是「反脆弱」的,正因為他們每天面對浮動不定的收入,長期下來他們演化出對抗隨機亂數的生存技能,不管是不斷精進自己的開車技術、手藝以及(佛曰不可說),或者機動性地轉戰別的山頭。他們在不穩定的環境下變得對於應激非常敏感,因此在黑天鵝事件來襲時,比第一類裡的企業員工更能應變,更能存活。

在閱讀《反脆弱》一書的過程中,我深深感覺到,區分好的創業家和「只是開了間公司」的創業家的關鍵正在於反脆弱性,因為創業這條路本身就是充滿不確定性的,產品開發時程不確定,市場接受度不確定,員工招募不確定,募資更是天大的不確定。

圖示
 

我曾經談過不少創業團隊有部分創辦人是還在學校當教授,或者還沒辭掉手上的大企業工作的,這些投資機會我多半在第一次談完後就會婉拒,不管他們手上的科技多麼先進多麼具有顛覆潛力。會藕斷絲連著既有職位和薪水的創業者是脆弱的,他們無法想像每個月沒有現金進帳的日子,因此我也無法想像他們未來面臨每個月營收掛零的日子。這樣的團隊也常常會出現雞生蛋蛋生雞的狀況:因為募不到錢,因此還有在領薪水的成員不願意辭職,這也是得團隊更加募不到錢,該成員就更加不願意辭職,因此和其他在燒自己銀行存款的成員產生嫌隙,最後分道揚鑣,連朋友都做不成⋯⋯

另外還有一類團隊是從大公司一起出來首次創業的人,他們在大公司工作時看到一些很吸引人的商業機會公司不願意做,他們評估一下覺得可以自己做,就跳出來開了公司。這樣的團隊比起前面那樣的團隊來說是堅強的,他們有專業在身,而且認為新公司的成功關鍵在於自己的專業。他們通常也不是好的風險資本投資對象,因為他們多半只是把應該在大公司裡面做的生意搬出來外面做,團隊成員對於既有產業的慣例也很難放棄,整體來說很難看到「顛覆」的潛力。而且我自己的經驗中,這類團隊通常在決定第一筆募資的金額時,並不是評估需要多少錢才能夠驗證假說、完成原型以及測試市場,而是以團隊成員原本在大公司的薪水乘上一年或者兩年,以及過去在大公司開發類似產品所編列的計畫預算等,加總一下就丟出來給風險資本家看,儘管這樣跟新創精神根本南轅北轍。

喜歡這篇文章嗎?

楊建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