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看到西方國家制裁俄羅斯,習近平更強調「自力更生」戰略

2022-05-05 11:00

? 人氣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聯社)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聯社)

歷史上,中國的當權者為了防範外部威脅曾修築了長城,如今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則在修建堡壘,讓這個國家更有能力自力更生,而俄烏戰爭讓這一使命變得越發迫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國已經為半導體生產注入數以十億美元計的資金,儲備了糧食和石油,併為其金融系統建立起國際網路連接。這些動作的根源是擔心被美國和歐盟通過嚴厲懲罰——比如對俄羅斯那樣的懲罰——擋在西方經濟體之外。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母親節限時活動★ 加入風傳媒訂閱會員,版面零廣告、閱讀更專心,前100名立贈AHC煥白保養組!會員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對於美國的制裁,中國並不陌生,如果與美國發生軍事衝突——可能是在台灣問題上,或者如果北京在俄烏戰爭期間向莫斯科提供重要援助,中國可能面臨更嚴重的制裁。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前中國部主任、現康乃爾大學貿易政策教授Eswar Prasad說,中國看得很清楚,在與莫斯科對抗方面,「西方大國以非常快速、非常團結一致的方式採取了行動」。

中國的經濟規模比俄羅斯大得多,想要切斷更加困難。儘管如此,Prasad說,「中國可能從這次事件中吸取的一個教訓是,該國仍然容易受到金融、經濟和技術制裁的影響」。

習近平主政期間,連續三屆美國政府都對中國實施了制裁,目標既包括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據稱有軍方背景的公司,也不乏美國政府認定存在侵犯人權行為的官員和實體。

美國的每次制裁似乎都加強了習近平對自力更生的追求。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天後,中共麾下《人民日報》的一篇社論稱:「獨立自主保證黨和人民事業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迅速遭到西方制裁。

更好的防禦能力

與俄羅斯疲弱的製造業和以油氣等大宗商品為主的出口基礎不同,中國的生產規模大、覆蓋範圍廣。「這是中國的優勢,」中國民族主義小報《環球時報》3月份的一篇評論文章不無得意地說道。

哈佛大學(Harvard)國際發展中心的數據顯示,全球三分之一的紡織品、超過27%的電子產品和近20%的機械設備都來自中國。中國實際上是唯一的稀土金屬出口國。稀土是製造多種產品的必需材料,包括夜視鏡、特斯拉(Tesla Inc., TSLA)等電動汽車用的電池等。

特斯拉(Tesla)(AP)
特斯拉(Tesla)(AP)

像撤離俄羅斯那樣撤離中國,對美國經濟來說絕非易事。美國全國商會(U.S. Chamber of Commerce)和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去年共同編制的一份報告估計,如果美國放棄在中國的一半投資,美國公司每年將損失250億美元利潤,其中航空、化工和醫療行業受到的打擊將尤為嚴重,除此之外,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還將損失5,000億美元。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認為,面對中國這個規模10倍於俄羅斯的經濟體,多邊協調將過於繁冗複雜、效率低下,而且中國政府會堅定對抗挑戰,就像在川普政府發起的美中貿易戰中那樣。

此外,華盛頓方面越來越意識到,美國的制裁威力正因可能存在的過度使用而削弱。超過1,000個與中國有關的實體出現在美國政府機構的制裁名單上。

美國經濟。亞利桑那州的農田與拖拉車。(美聯社)
亞利桑那州的農田與拖拉車。(美聯社)

僅美國財政部就管理著37個獨立的制裁項目。財政部去年表示,面對數位貨幣、另類支付平台和隱匿跨境交易的新方法等有可能降低美國制裁效力的技術創新,已對制裁機制進行評估。

對沖基金橋水(Bridgewater Associates)的創始人達利歐(Ray Dalio)認為,中國的崛起是以美國為代價的,他說,如果制裁俄羅斯有助於結束烏克蘭戰爭,這將增強美國的影響力。不過,達利歐在4月份寫道:「如果這些制裁舉措沒有奏效,我們將有可能看到美國失去其最獨特、最偉大的力量——對世界儲備貨幣和資本市場體系的控制,因為將有越來越多的其他國家逃脫美國的這種控制。」

歷史背景

在建國初期,美國發現自己成為了被制裁的靶子,於是美國想辦法扭轉這種情況,並藉機成長。

1812年,美國向大英帝國宣戰,爆發了1812年戰爭,部分起因是英國扣押了美國商船以阻止美國與法國進行貿易。美國歷史學家沃爾特·伯恩曼(Walter R. Borneman)說:「在此次戰爭前,美國仍有依賴歐洲的想法,但在戰爭結束後,美國出現了獨立和尋求民族認同感的思潮。」

中國有自己的歷史背景:毛澤東對自給自足的追求源於內戰後深層次的經濟困境;國共內戰結束後,中國共產黨於1949年掌權。由於自給自足策略產生了適得其反的效果,中國陷入貧困,但後來上台的中國領導人推行的策略都或多或少地有點毛澤東「內向型」願景的影子。

2022年2月,北京天安門廣場的毛澤東肖像與監視器。(美聯社)
2022年2月,北京天安門廣場的毛澤東肖像與監視器。(美聯社)

儘管如此,後毛澤東時代的中國領導人對全球貿易和投資持開放態度。作為一個強烈的民族主義者,習近平越來越多地借用毛澤東時代的術語「自力更生」來描述他的核心防禦戰略。

紐約政治諮詢公司Eurasia Group的地區分析師Neil Thomas稱:「與我們看到的改革開放之後的其他中國領導人相比,習近平倡導的自力更生肯定更注重國內生產和國內技術。」

供應線

隨著烏克蘭緊張局勢推高糧食價格,習近平要求食品生產方面也要自力更生。習近平3月在北京對政協委員語氣堅定地表示:「誰來養活中國?中國要靠自力更生,自己養活自己!」

在實踐中,自力更生對於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國而言,意味著找到進口的替代品或建立可靠的供應線。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hina Business Council)的數據顯示,去年美國10個州分別向中國出口了超過10億美元的油籽和穀物,總額接近220億美元。中國的許多水果、蔬菜和種子也依賴進口。

2022年4月30日,基輔一名女性在街邊乞討,希望能餵飽她的狗。(美聯社)
2022年4月30日,基輔一名女性在街邊乞討,希望能餵飽她的狗。(美聯社)

中國最大的進口賬單是石油,70%的需求靠海外滿足。不過,石油來源是受益於中國的發展融資和政治支持的中東和非洲的國家,以及俄羅斯。

在習近平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將大量融資資源用於幫助貧窮但資源豐富的國家修建港口和鐵路,部分原因是為了保護供應線。總部在華盛頓的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的史劍道(Derek Scissors)稱,如果美國實施非常重大的制裁,這種聯繫將為中國提供有限的保障。

例如,在戰爭情景下,美國可能制裁中國的銀行,各國將面臨一項選擇,是與北京方面保持良好關係,還是承擔切斷貿易流動所需的美元網路的後果。「形勢嚴峻的話,『一帶一路』沿線的大部分國家會選擇退出」,史劍道說。

紙面財富

歸根結底,美元是令美國制裁行之有效的殺手鐧。

從紙面實力來看,中國非常富有,沒有什麼國際債務,擁有3.2兆美元的外匯儲備。但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聯準會和其他主要央行凍結了俄羅斯6,000億美元外匯儲備的大約一半,這讓中國在與美國發生衝突期間可能動用多少外匯儲備成為了未知數。

為了提高人民幣的吸引力,中國政府降低了在中國投資股票和債券的門檻,同時採取措施發展金融網路,以便在不觸碰美元的情況下在全球各地實現資金流動。

美元、硬幣。(美聯社)
(美聯社)

中國央行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旨在與基於美元的轉賬系統Swift相競爭。中國還在與其他央行合作,以便其他國家能夠接受數字人民幣。

宣稱擁有比Visa更多用戶的中國銀聯(UnionPay)信用卡,已經成為俄羅斯銀行機構常用的網路。然而,分析人士表示,中國的平行金融系統目前未被數量足夠多的其他國家和地區使用,尚無法成為可供規避美國制裁的可行替代方案。

此外,Prasad說,中國政府在其金融市場自由化進程中正處於一個危險節點:外國機構投資者已注入大量資金,如果因失去信心而紛紛退出,就會給中國市場造成痛苦,但相對於中國政府對這些投資者以及他們本國政府擁有的較大影響力來說,這些資金又不夠多。

公司關聯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包括快餐連鎖店、汽車製造商、石油巨頭和銀行在內,數以百計的跨國公司表示要部分或全部撤出俄羅斯。很多公司在中國紮根更深。

據保爾森基金會(Paulson Institute)旗下智庫MacroPolo最近的一項聚焦電子和機械領域的研究,在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 2019年敦促美國公司探索在中國開展業務的替代方案之後,沒有發生重大轉變。

然美國此類進口設備中原產於中國的份額從2018年42%的峰值下降到2021年的32%,但該研究稱,這一變化主要反映的是中國退出附加值最低的組裝活動。

中國還強化了抵禦外國經濟壓力的法律基礎。新的阻斷法規之一是《反外國制裁法》(Anti-Foreign Sanctions Law),如果有個人或公司在響應其他國家制裁令的過程中損害了中國的國家利益,中國可依據該法進行反制。

根據華盛頓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發布的一份法規摘要,這些迄今尚未使用的措施允許中國對制裁進行「反擊」。該報告共同作者、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Mary E. Lovely表示,如果中美關係沒有出現實質性的破裂,中國出手打擊美國公司的可能性很低。

技術短板

半導體等高科技堪稱中國的頭號弱點,中國在這方面仍高度依賴美國。

據總部位於英國的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的研究員Innes McFee估計,鑑於中國大約四分之一的技術出口依賴於海外採購的零部件,切斷對中國的這類供應會讓美國和歐盟受到影響,但他表示,此舉每年對中國經濟的負面影響將是美國和歐盟的三倍。

英特爾、Intel、半導體、晶片、晶圓(圖/英特爾)
(圖/英特爾)

專注於中國的研究服務機構龍洲經訊(GaveKal Dragonomics)的技術分析師Dan Wang表示,複雜的太陽能電池板製造過程、生產電動汽車電池所需的十幾個步驟,這些對中國來說都不在話下,但在更先進的科學應用方面,比如生產噴射發動機,以及研發軟體以運行製造半導體的設備等,中國還要仰仗外國專業知識。

他說:「中國並非刀槍不入。」

決策者的最佳夥伴

立即訂閱,即刻暢讀華爾街日報全文內容

並享有更佳的閱讀體驗

訂閱 每天只要10.9元 查看訂閱方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